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日期: 来源:日照日报收集编辑:日照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时序轮替,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防范社会矛盾风险、夯实平安建设基础的关键之举。围绕矛盾纠纷排查不彻底、化解不到位、机制不畅通、责任压不实的通病应如何破题?

  对此,日照探索建立“排包推化调攻疏”七字解纷链,做细做实排查、包联、推送、化解、调处、攻坚、疏导7个环节,实现矛盾纠纷“排得出、化得掉、控得好”。

  数字最有说服力。2022年,全市到市以上信访总量、民商事诉讼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5.34%、6.9%,接报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1%,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问题处理满意率94.29%,人民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二。今年,全市排查矛盾纠纷苗头性问题9.7万余项,化解率98.5%。

  “排”即排查,把底子托清

  “去年,我在网格内巡查600多次,这个网格有点风吹草动,我都一清二楚,我还阻止了一起涉案金额达10万元的电信诈骗案件。”莒县夏庄镇旺疃村网格员张绍芬说。

  引起矛盾发生的原因各种各样,如何做到摸清“底数”?对此,日照树立起“主动找”的理念,多渠道、多方式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围绕“9+13+11”排查任务清单,包括涉法涉诉、医患、劳资、征地拆迁等9大重点领域,婚恋纠纷、家庭暴力、邻里纠纷等13类重点纠纷,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重点利益群体、信访老户等11类重点人员,突出抓好三线排查。

  网格全面排,全市优化设置4410个网格,配备网格员4519名,通过网格员日常巡查、实地走访、网格议事会,党员楼长、单元长、街长、店长、微网格常态化巡查,利用物业公司及物管员、楼宇管家、各类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力量走访排查,全面掌握网格内纠纷事项。

  行业靶向排,行业主管部门分条线组织常态化纠纷问题大排查,让30个行业部门排查事项落地网格,深入基层一线全面排查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关联纠纷,做到条块结合、信息共享,确保苗头早发现、早介入。

  中心精准排,由各级社会治理中心牵头,会同公、检、法、司、信及行业主管部门、12345热线等,完善矛盾纠纷分析“六大指标”,定期对“一网三号两平台”(即:“网上信访”,12345热线、法律服务热线、重点行业部门举报热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网格化智能管理平台)数据以及“解纷码”“民意通”信息研判会商,动态排查发现突出矛盾纠纷,并与网格和行业排查上报的情况进行比对,客观准确评估矛盾纠纷排查的实际效果。

  比如,莒县夏庄镇开发“莒县夏庄镇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小程序,页面简洁明了、操作方便、老少皆宜,设置了反映诉求、进度查询、信息公开三个模块。群众既可以反映问题诉求、查询办理进度,也可以查看镇领导公开接访安排和中层干部联系电话。

  “包”即包联,把责任压实

  底数摸清后,日照还积极落实矛盾纠纷包联责任制,推动属地、属事单位主动做好化解稳定工作。通过实施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包联制度,按矛盾纠纷程度落实四级包联措施。

  对于基本事实清楚的简易纠纷,按照属地原则,由所属网格员直接介入处理,事后登记备案;由网格员负责联系包联,并明确楼栋长或居民小组长定期回访当事人,确保矛盾纠纷彻底消除。

  对于难以快速处置的一般纠纷,由网格员联系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员了解具体情况,并引导当事人到所在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调解组织参加调解;由村居(社区)书记、“两委成员”落实包联责任,跟进化解措施。

  对于冲突争议较大的复杂纠纷,由网格员推送上报、村居(社区)做好疏导,并第一时间反馈给乡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由乡镇(街道)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协商研究,联合调处。根据复杂程度,该类纠纷要明确分别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领域分管负责同志、站所长或包联村(社区)干部落实包联责任。

  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纠纷,以及重点信访案件或跨行业跨区域的案件,在属地包联的基础上,逐级推送到区县、市级层面,由相关领导、部门负责同志、部门“双报到”人员进行包联,主动下沉服务、跟踪化解。

  “推”即推送,把归口找准

  落实矛盾纠纷归口办理要求,推动事项由有相应职权的层级及部门来解决。依托社区网格化和镇级、县级、市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立“网呼村应、村呼镇应、镇呼县应、县呼市应”的“四呼四应”推送机制。

  针对超出本级职责权限或能力范围需要上级协调帮助解决的事项,即时通过网格化智能管理平台推送给上级,上级收到“呼叫”后及时作出“响应”;

  对推送事项进行分析研判,协调落实相关责任单位限时解决或启动专班攻坚机制推动化解,并通过网格化智能管理平台予以反馈。为避免出现下级上推责任或过于依赖上级的问题,规定网格、村(社区)、乡镇、区县向上一级推送矛盾纠纷分别不超过本级矛盾纠纷总量的70%、30%、10%、5%,以增强本级及时就地化解的主观能动性。

  今年以来,各级呼叫推送协调解决事项1300余件,其中市级协助调处183件。

  “化”即化解,把办法用足

  在莒县,专门成立了由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医患、交通事故、劳资、保险及家事5个专业化调委会,聘用20名懂政策、懂法律、懂专业、会做群众工作的退休老同志担任专职调解员,为当事人提供免费调解服务。至今,已化解纠纷5078起,涉案金额达3.2亿元。

  日常工作中,日照各地坚持多措并举,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程度,有针对性地单独或综合采取办法措施,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

  解决合理诉求,立足“事要解决”,对群众诉求合理、符合政策规定的事项督促推动责任单位落实到位,现有解决条件不成熟的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在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方面不留“欠账”。

  加强教育转化,对诉求无理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项,通过政策法规宣传、谈心谈话等方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对思想偏执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时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促使当事人“事心双解”。

  搞好帮扶救助,针对生活困难的群众,协调属地做好上门走访和关爱帮扶救助等工作,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从而感化群众实现矛盾化解。

  严格依法打击,对在表达诉求过程中行为明显违法,破坏社会秩序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以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

  抓好重点稳控,针对诉求无理而反复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的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综合采取教育稳控等相关措施,防范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调”即抓调处,把资源配强

  将“调解优先”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环节和第一原则,实现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

  建立多调对接机制,出台《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化解矛盾纠纷的实施办法》,完善诉调、访调、警司联调等9大领域调解对接责任主体、对接程序、机制措施,实现金融、物业、住建、劳动人事争议等行业“调解优先”原则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通过调解对接方式参与调解矛盾纠纷30440件,调处成功率86.17%。

  搭建调解实体中心,在市、县、乡三级建设“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公、检、法、司、信、纪检等8部门常驻,行业主管部门和调解组织应驻尽驻,实现群众诉求事项的全科式“把脉”“一站式”调处。

  构筑调解力量体系,市、县选聘255名专职专业调解员派驻市、县行专调解组织,每个乡镇(街道)招聘2—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544个村居法律顾问入驻指导调处。

  “攻”即攻坚,把专班用好

  每年农忙时节,不少村民会因为车辆碾压粮食而发生纠纷。在莒县夏庄镇尹家湖村,村民刘某与邻居尹某两家常年因碾压粮食、安装摄像头侵犯对方隐私等问题产生纠纷。为了化解这个积案,镇信访办会同法庭、司法等多方力量,反复上门对两家进行政策宣传、释法明理,最终两家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实际工作中,不仅有日常纠纷要调解,还有诸多重大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需要通过制定方案得到最优解。对此,日照专门统筹专业力量进行重大矛盾的攻坚化解。

  实行专班包案,市县分级建立攻坚化解专班,落实“一案一专班”攻坚机制,专班由相关包联干部和专家组成,对案件化解工作负责,做到问题不解决、专班不撤,一包到底。今年以来,全市启动攻坚化解专班187次,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23件。

  组织专家会诊,建立多部门协同、多专家参与的专班会商机制,及时召开分析研判会议会商,对矛盾问题把脉会诊,推动问题精准化解。市、县两级建立专家库,市级层面聚焦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等17个重点行业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选取211名行业专家、29名轮值律师组建专家库,随时对重点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和调度指导,开展专业化调解、案件评查和听证监督。

  强化专业指导,根据案件办理需要和基层需求,市县攻坚化解专班和专家库力量常态化下沉基层,指导帮助基层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市级专班和专家共下访基层200余人次,指导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60件。

  “疏”即疏导,把出口打开

  工作中,日照始终坚持法治兜底原则,畅通法治渠道,对穷尽非诉调解措施仍然化解不了的矛盾纠纷,有序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复议等法治化途径解决,实现能通过调解和法律方式解决的决不通过信访渠道解决。

  全面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市、县、乡在社会治理中心建立“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直接面向群众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并建设“法律书房”,打造公、检、法、司自助终端服务区,确保群众一键查、一键通,实现群众就近“找律师、找公证、找法援、找复议、找鉴定、找咨询、找调解”,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鲜明导向,减少群众采取“打官司”、缠访、闹访、越级上访或其他过激方式表达诉求的情况。

  为保障以上措施落实,市委、市政府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在全省率先依托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责任制。

  与此同时,政法委会同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强化联合督查,对发生重大矛盾纠纷案(事)件的采取约谈、挂牌督办和“一案双查”等措施,加大问责力度。三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关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一整套制度机制,全面规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在线上线下高效办理,努力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多方联动共治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践中,为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日照还逐级建立诉讼率、警情率、信访率、诉求率、與情率、调成率“六率”清单,每季度研判分析和通报“六率”指标情况,层层传导压力,以此增强各级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实现矛盾纠纷得到最快化解。

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韩美成

相关阅读

  • 法徽耀夕阳 满意在行动(篇一 “三进三守”)

  • “法官,这是我攒了一辈子的钱,你们要帮我追回来啊!”“法官,我忍了半辈子,就算到八十岁我也要把婚离了!”“法官,我几个儿子都不想养我,我要告他们!”每每听到这样的诉求,盘州市人民法
  • 黄垓镇:强基础补短板 促进党建规范提升

  • 黄垓镇以全县组织工作暨“基层党建规范提升年”动员会议为契机,带领全镇党员干部以奋发有 为的精神状态、高质高效的工作水平、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 强基础、补短板,凝心聚力,真
  • “绣”出人民满意岭上林都

  • 仲夏时节文明之风吹遍林都处处“颜值”刷新幸福底色也越擦越亮围绕群众关切,下足“绣花功夫”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精准施策,多方聚力向着精细化、长效化方向持续发展城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时序轮替,抓
  • 莆田仙游:两岸青年同耕一亩田

  • 近日,仙游县钟山镇南兴村举行“我在南兴有福田两岸共享一亩园”插秧实践活动,8名台湾青年和2名福建青年共同在认购的一亩稻田里插下秧苗。去年4月,该村推出“共享稻田”活动,对
  • 清凉沂水邀你“嗨玩”暑期

  • 琅琊新闻网讯 清风伴蝉鸣,青山夏令长。阳光润色的季节,万物始茂迎夏而立。临沂沂水的夏天,总是伴随着18℃的清凉,进溶洞,看彩虹,逛冰宫,品美食,沂水给你重新定义暑期的滋味。  在
  • 阿里宣布!考虑回购蚂蚁股份

  • 7月9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集团正在考虑是否参与蚂蚁集团拟议的股份回购。蚂蚁方面同时透露,基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承诺和信心,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东已自愿放弃参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