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2023年高考作文出炉,湖南语文名师谈如何写

日期: 来源:湖南日报收集编辑: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6月7日是2023年高考首日。没有悬念,作文题目一经公布,便快速成为今年高考的第一个热搜。

答好这道题,考生要有整体观,文章要有思辨性

2023年湖南高考作文题内容具体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记者采访了多位资深语文教师,不少老师们认为,试题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最后一句话“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的主旨。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

“考题审题的难度几乎为零,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湖南师大附中语文名师欧阳荐枫认为,考题极具开放性,包含了独特的个人体验情境,广阔的社会生活情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和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来立意,既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讲述故事如何发挥力量;也可以自行设计情境,讲述故事所带给人的力量,带给社会的能量,或带给时代的影响。

“要真正写好这篇文章,考生要有整体观,文章要有思辨性。”欧阳荐枫认为,什么样的故事是有力量的?考生需有自己的思考,如果是写自己的故事,既要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更要观照到社会到国家,做出自己的解答。

“借‘故事’考素养,以‘力量’促成长。”长沙市一中语文名师周玉龙认为,作文题以“好的故事”为基础情境,以“触动”“启迪”“改变”等为基本内核,以“有力量”为具体指令,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周玉龙说,具体说来,“好的故事”要求考生热爱生活、关注时代,“故事是有力量的”则考查了考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既有关涉人际交往的“表达与沟通”,也有涉及审美感悟的“触动心灵”,又有促进青年成长的“启迪智慧”,还有培育家国情怀与民族自信的“民族的形象”。整体上看,这是一道融合思维能力与核心价值的好题。

历年高考作文,都希望学生成长为“擅观察、擅思辨、擅表达、擅应用”的人才

高考作文被年年热议,其意义和魅力已不在试题本身。新时代新青年,如何用自己的笔,去注视时代、观照现实、关注社会、着眼未来?

透过近年高考作文题目,我们能发现国家选拔、培养人才的趋势和目标。

直面现实关切。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更加直面现实关切,引导学生关注火热的时代和国家的最新发展。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紧扣全球抗疫重大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危机应对之道,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北京卷作文“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这一重大事件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年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将青年的成长与未来发展置于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北京作文“论生逢其时”引导考生响应时代召唤、肩负时代使命;天津作文“纪念日”以富有意义的时间点为切口,让考生体味岁月的厚重、初心的可贵,激扬奋斗精神。

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题材料展示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于2008年、2022年在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方面的异同,希望考生分析出14年间“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说说自己对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思考。

注重文化浸润。以古观今、传统文化的主题近年来在高考作文命题中频繁出现,作文试题取材古代文化典籍,旨在让考生体味、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经典的独特魅力。

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材料中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2021年全国甲卷的材料来自《红楼梦》,这些都旨在让考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2021年新高考Ⅱ卷作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为载体,以书法描红写“人”隐含人生做人、行事立人等方面的内涵,引导考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的作文材料是以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展开,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激发青年奋进潜力,深入思考中华文明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考核多维思辨。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请考生“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永恒的哲学问题——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另一个表达,引导考生审视自我,眺望前路。

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立足“体育之效”,“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启发考生思考体育“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价值。

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题材料展示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于2008年、2022年在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方面的异同,希望考生分析出14年间“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说说自己对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思考。

从每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看,归根结底考核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希望学生成长为“擅观察、擅思辨、擅表达、擅应用”的人才。高考作文印刻时代记忆、承载个人体验,既是每一位考生对题目中时代价值的掂量,也是一场直面社会人生的自我启迪,更隐约折射着未来中国对他们的期待。

责编:夏鸿 寻梓葳(实习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相关阅读

  • 呼叫警号“K00985”,你成了考生“吉祥物”!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7日讯(记者 周俊 通讯员 段卓君)6月6日下午,娄底市第三中学,娄底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辅警肖辉和同事一起为考生熟悉考场护航。护航过程中,有眼尖的考生发
  • 又是一年高考季,这份高考防骗指南请收好!

  • 寒窗苦读数十载,秉读诗书千万册,只为今朝提名时。但,苦读十年功,诈骗一场空!请考生及家长们务必收下这份防骗宝典!高考前骗术解密01售卖高考答案骗局犯罪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息、互联
  • 贵州贵定:高考首日1800名考生奔赴考场

  •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贵定县1800名考生心怀梦想、奔赴考场,社会各界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高考加油站”志愿服务。 “加油加油,祝你们金榜题名!”考生领取爱心早餐上
  • 考点准备就绪 高考拉开帷幕

  • 平度融媒讯 6月7日,2023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平度高三学子迎来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大考,我市共有6958名考生走进考场,接受考验。连日来,为了给广大考生提供最舒适、最安心的考试环境,
  • 高考来了 乌鲁木齐经开区这些护考措施真暖心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孙芳婷报道)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如约而至,为全力保障2023年高考顺利进行,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城管局多措并举,为高考保驾护航。  近日持续
  • 直击东营高考首日现场:少年,加油!

  •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7日讯 6月7日是夏季高考的第一天,和考生们一样“赴考”的,还有等在考场外的家长们。为了给孩子们最好的鼓励,让他们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家长们也“开动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2023年高考作文出炉,湖南语文名师谈如何写

  •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6月7日是2023年高考首日。没有悬念,作文题目一经公布,便快速成为今年高考的第一个热搜。答好这道题,考生要有整体观,文章要有思辨性2023年湖南高考作文
  • 自愈与治愈到底该咋选?医生给答案

  • 生活中有个头疼脑热,您是选择让身体自愈还是就医治愈?几天前,70多岁的李济(化名)因为选择错误,命悬一线。在这之前,他一直坚信“小病小痛身体可自愈,不用老往医院跑”,结果皮肤感染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