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以“蓉欧+”开放式现代农业为引领,做优做靓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日期: 来源:西南商报收集编辑:西南商报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乡村振兴特色亮点工作纪实

3月31日,在成都市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一批成都市星级现代农业(林业)园区、2022年度成都市乡村振兴先进等名单公布,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榜上有名,获评“2022年度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先进镇”。

近年来,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的所在地,以及中欧班列(成都)的始发地,城厢镇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互补互促,做优做靓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主动融入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努力探索彰显“一带一路”现代农业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城厢镇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首批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四川省卫生乡镇等殊荣,拥有省级“四好村”9个、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

完善规划编制  绘制振兴蓝图

结合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城厢镇推进发展规划、乡村规划和产业规划深度调整,构建产城人相互融合的规划体系。

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展进出口贸易等产业,围绕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冷链物流、仓储分拨等产业,结合城厢天府文化古镇、临港综合配套服务区等重点项目,打造承载城市居住及文化体验的功能区。

完善城镇和乡村规划体系,以战略发展规划、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为指导,编制城厢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十五里、壁峰片区村庄规划,实现规划体系100%全覆盖。

聚焦乡村振兴产业规划短板,按照镇域总体空间发展规划,聘请国内知名策划单位,编制《城厢镇临港开放农业片区发展规划》《蓉欧国际物流园发展规划》等产业规划,布局形成唐巴路以北农业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片。

整合自然资源  筑牢产业基础

聚焦乡村振兴关键环节,城厢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深度梳理土地资源,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原则,全面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先后实施土地整理项目4个,建成37万余平方米的农民新型社区,完成1万人的新居安置,为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同时,推动全镇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化流转和集中连片发展,做好基础设施要素保障,实现村村水电气、光纤、硬化道路等覆盖率100%。

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老毛家河玉龙路段约1公里河道开展生态修复。建设污水处理厂2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8座,建成提灌站26座、灌溉主渠70余公里,分类垃圾房200余座、垃圾压缩站1座,完成同十路、杨万路、小城清路等道路黑化50余公里。

坚持打造一支懂农村、懂农业的农业人才队伍,实施“农村人才回引工程”“农村人才壮大工程”等计划,建成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园5个,近4年引进大学生50余名、培养新型农业人才10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村小组占比达到100%。

夯实产业本底  发展现代农业

厚植绿色农业、精品农业等产业基础,城厢镇稳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重点工程,深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发展食用菌、柑橘等农产品加工,创新“总部+基地”模式,推进杨氏花塘橙香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依托宜家食品、康祖食品等13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城厢食用菌加工基地,年产值8亿余元,为当地村民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村民年收入平均增长5000余元。

引进蓝城春风里、金河农业科技园、贵和川剧文化园等总投资15亿元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发展集标准化种植、乡村民宿、观光旅游、康养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投资5000余万元,打造向家柑子园、上河湾林盘、邹家斑竹林、春风十五里等4个精品林盘和锡盟精品民宿1家,带动年消费额1亿余元,2022年启动实施十八湾林盘、金河林盘保护修复项目。

布局1.7万亩余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成立村民合作社37家、家庭农场110家,集中连片打造以四川穗穗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种业,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深耕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种植现代化、规模化。

搭建贸易平台  深化对外合作

依托“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亚蓉欧国家馆等对外开放平台,城厢镇凭借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境肉类、粮食指定口岸和综合保税区等口岸平台,推动建设农产品国际交流贸易重点项目,加快推动柑橘、食用菌等名、优、特农产品搭乘“中欧班列”实现“走出去”,推动农产品“买全川、卖全球”。

充分利用口岸优势,打通国内、国外农业对外开放双通道,打造集国际农产品物流集散、冷链配送、保税仓储服务和供应链管理于一体的国际农产品智慧物流港,引进四川吉选柴门、盒马鲜生、银犁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冷链物流中心等总投资140余亿重大项目20余个,实现全国前50强2/3冷链物流企业成功落户。

加快融禾现代国际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集农业种植、休闲观光、一三融合等一体的国际化农业示范基地。推进青白江区“一带一路”粮经种植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建设,开展设施装备、融合发展、科技支撑、主体培育、社会化服务等建设。

国际粮食、肉类进出口岸:加快建设国际粮食、肉类进出口岸,助力“一带一路”农副产品供应链中心建设,搭建国际农产品交流贸易平台。

银犁冷链农产品交易中心:围绕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依托银犁冷链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大型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基地,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

贵和高科农业公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推行种、养、加、农、科、教、贸、农等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园区。

城厢古城:城厢古城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强遗存古迹保护、开发和利用,挖掘名人先贤事迹,厚植城厢古镇非遗文化、丝路文化、县治文化、清白文化,利用优势资源培育文商旅融合特色产业,完美呈现中国古县治活态读本。

金河农业公园:依托李子、车厘子等优质农产品产业基础,厚植川西林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金河农业公园推动绿色农业、休闲农业、文创农业、康养农业稳步发展。

上河湾AAA级林盘景区:上河湾林盘位于茶花社区,依托良好的林盘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该景区以川剧为文创和文旅结合的核心要素和主题,打造了川剧艺术长廊、川剧艺术培训中心、川剧艺术演艺中心和川剧名家工作室四大板块,再加上已有的养生汤泉、特色餐饮和精品民宿,构建出川西林盘消费新场景。

萤光十八湾:打造乡村生态田园文创与旅游度假相结合、农业种植,生态养殖观光、度假休闲、会议接待、亲子教育等为一体的复合化田野康养基地。

贵和川剧文化产业园:成立陈智林川剧大师工作室,打造集川剧赏析、互动体验、教育培训、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多功能川剧文化基地、川剧艺术展示展演空间,建设对外川剧艺术推广传播中心。

记者 肖朝德 李国华(图由城厢镇提供)


相关阅读

  • 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广带队来校访问

  •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3月24日上午,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广带队来校访问,交流后勤保障、基本建设、安全保卫等工作。副校长钱学军、党委副书记王勇出席座谈。李广对中国
  • 西安市临潼区区委书记黄可一行来校交流座谈

  •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3月24日上午,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区委书记黄可一行来校交流座谈并签署合作协议。副校长田见晖出席会议。田见晖对黄可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中
  • 国家级名单公示!达州一地上榜

  • 4月4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公示公告》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
  • 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 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公示公告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3〕5号)要求,农业农村部
  • 碳中和目标的5种方法,如何成就低碳农业?

  • 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大约为510亿吨,碳中和的目标是要把这个数字逐步降为0。碳排放源于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生产和制造、电力生产与存储、种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消防培训驶入“快车道” 职工实战学灭火

  • 为切实做好春季消防安全工作,提升收费站火灾防范能力,增强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及处置初期火灾能力。4月7日,科左后旗消防救援大队宣传人员走进辖区高速收费站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 全国试点!武汉两工作室入选

  • 近日,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和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公布交通工匠工作室试点单位名单,武汉两家工作室入选。此次有12家单位入选交通工匠工作室,涉及公交、城市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