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如何上好本科课程?他们这样说

日期: 来源:复旦大学收集编辑:复旦大学

 

什么是好的课程?

好的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可以应用哪些教学方法?

自学校启动复旦大学本科优质课程推荐评选工作以来,经过各单位推荐、学生提名与专家评议,已认定第一批、第二批本科优质课程205门。

不久前,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复旦大学本科教学论坛,邀请了7位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类别的优质课程入选教师,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效等方面,就“如何上好本科课程”分享经验,交流感悟。

两期论坛共吸引了700余位校内外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

今天不能用昨天的教学方法

培养出面向明天的学生

“当钱塘江退潮后,看到滩涂上呈现出的与树枝、血管纹路类似的枝杈分明的‘潮汐森林’图案时,我们会思考这些看上去不那么关联的现象为何会表现出如此相似的变化式样?”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继主讲的通识课程“生命进化论”,立足从广义进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洞悉宇宙、自然、生命和社会的复杂性与关联性,以跨界思维作为抓手,把控通识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常被误认为是一种科普教育,但杨继却不这样想,“通识课程并不是聚焦具体知识的普及,而是着眼于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引领;是以具体知识点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感悟,培养思辨和创新意识。”

如今,“短平快”的信息传播方式能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碎片化知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内隐感知的过程将碎片化知识串联起来,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智慧。”

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倒逼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教学技能提升,“今天我们不可能用昨天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面向明天的学生。”

从IC电话、2G到如今的5G、全球卫星通信网络,过去几十年,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如何与时俱进,培养国际一流的电子信息通信领域复合型高端人才,也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宇的思考。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基础理论和实际技术应用结合得最好的学科之一。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关键课程,他所开设的专业核心课“通信原理”,是学生迈向如“光通信”、“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等进阶课的必经之路。

“课程既要从实际技术应用的角度来梳理和讲授基础理论知识,也要面向未来更专业化的课程承接”,朱宇如此把握这门课在培养体系里的定位。

▲ 便携软件定义无线电学习模块

基于MATLAB的课堂实践、口袋实验、硬件实验、竞赛训练、科创项目,利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在夯实理论知识基础上,朱宇更强调专业的实验和实践,让学生动手设计和开发自己的通信系统,做到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以期满足面向未来具备自主研发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需求,和面向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复合交叉人才需求。

把你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去听一门课,

你会怎么做?

面对一门内容难、选课人数多的论文写作必修课,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真正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郑咏滟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之而来的,是摆在面前的第二道难题:如何真正做到线上线下两个空间既“混”又“融”?

“所有的教学改革都在应对学生的需求”,经过近七轮迭代更新,在已经教授“论文写作”有十二个年头的郑咏滟看来,线上线下真正要做得好,是共存、共融和共识。

同伴互评是这门课的一大特色,但期间也经历了根据学生需求,从匿名互评到实名互评再到课堂讨论的三次转变,这种模仿国际论文投稿方式的互评方法,让同学感受到尊重的同时,对论文的不足和可深入的方向也会更清晰。

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签到、投票、随堂测试的功能,帮助同学理解学习要点。不会区分论点、论据?在分析好文章时,郑咏滟利用线上文档实时编写功能,以不同颜色区分,形成“文本针织毯”,解决学生的难题。

▲ 学生通过线上文档形成“文本针织毯”

对课程的实践和思考,郑咏滟也将其发表在《外语电化教学》上,“要将教学和科研连接起来,从科研中汲取最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要打磨数据论点。”

直言课程很“难”的,还有“政治学原理”的授课教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周旺。

一方面,选课的大一新生对政治的认识仅停留在中学的政治常识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政治现象所形成的种种观感;另一方面,政治学既有知识框架中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论,学生很难接受,更无法跟日常政治生活建立联系。

如何破解?教学团队将原来注重思辨和说理的教授转变为知识化的传授,从经验出发,和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实践,培养他们分析基本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前是从国家上层建筑讲起,现在则从大家身边的权力说开。”

这种自下而上的启发式教学,在陈周旺看来是一种换位思考,“把你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去听一门课,你会怎么去做。”

▲ 政治学大纲

不同于线性教学体系,“这门课更像是一块块砖头砌起来的拼图”,因此,价值讲透、概念厘清、理论自洽就是课程的三个基本要求。

比起花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愿意在领域里做进一步的研究,这就是这门课所要发挥的铺路石作用。”

通过教学要给学生们带来“增加值”

接力陈思和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段怀清承担起“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这门已经开设十多年,且深受学生欢迎的通识课的教学任务。

作为一门走出中文系的专业教育语境,进入到“超中文”的通识教育语境的课程,面向来自全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如何有效地开展文学教育?即通过文本阅读、分析及讨论,完成审美训练、人文体验与文化传承等课程目标是段怀清一直以来的思考。

▲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线上板块

“如同通识教育,文学教育也应是贯穿一个学习者一生的教育内容。”以现代经典文本为中心、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中心、以学生自由表达为中心、以学生对于文本的更具有开放性与探索性的自我体验为中心,段怀清通过夯实“阅读-讨论-反馈-写作”诸环节,积极鼓励师生之间探讨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培养他们对于文学文本阅读的自觉意识与个人习惯。

“这门课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知道怎样读一个文学文本”,学生评教时说。在段怀清看来,对于非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恰恰是他们与文学阅读建立起持久联系的基础或起点。

“我希望通过教学,能让学生觉得‘有点儿用’”,经济学院教授兰小欢开设的“经济学原理”是面向全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和段怀清一样,他也想通过课程,给学生们带来“增加值”。

课程中有很多西方化概念,如何让同学更好的理解,兰小欢尽量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此外,他还将重点放在了这些概念的中国化过程,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为导向,组织概念及理论的讲解,用中国正在发生的商业宏观经济新闻,让学生去分析。

房价、物价、货币政策......“经济学原理最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这些能够帮助大家去理解社会热点。”

涉及重要概念讲解时,兰小欢还有一个教学体会是,要同样注重相关经济学家的介绍。在他看来,学生不仅是学理论,他们更希望这些经济学家是有血有肉,可以激励他们的,“我希望学生能从这当中找到自己的‘英雄’。”

培养学生系统观,并不靠一门课程“单打独斗”

同样是从基础课转向进阶课所必经的专业课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亮开设的“操作系统”课像是纽带,贯通学生对于系统能力的培养。

在很多人看来,这门课是内容包罗万象的原则堆砌。张亮并不这样认为,机制、策略、最佳实践原则......课程涉面广泛,力求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在系统观的指导下熟练运用到各项活动中。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原理,从而建立系统观?他以“5W”为抓手,让学生通过What知晓研究对象,通过Why了解其来龙去脉,掌握How的核心机制,并研讨When/Where按照实际情况知其适用场景,运用相应的策略。

以阅读经典文献引导学生思辨;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重研讨、勤动手、传帮带,课程还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系统能力大赛,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系统能力,绝不是靠一门课‘单打独斗’”,作为计算机系统类课程群的召集人,张亮提出荣誉课程带动传统课程的“王”字课程群建设模式,即荣誉课开展教学新方法尝试,实践结果推广到同样课程平行班课任课教师研讨、举办跨课程的联席会议,衔接课程间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考虑和解决问题。

“我们在一起做一件事情

——让复旦的本科教学质量共同提升”

“怎样调动学生更多的主动性和热情?”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技术?”

“如何巧妙地讲解新工科中的‘硬知识’”

“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

论坛上,既有青年教师对有经验的教师求教,也有教师们就各自的教学改革方法的深入讨论。

“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平台,能让更多不同专业方向、学科领域的老师,就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探讨。我们在一起做一件事情——让复旦的本科教学质量共同提升”,教务处处长林伟说。

组稿 | 校融媒体中心

文字 | 赵天润

图片 | 戚心茹、受访者提供

责编 | 赵天润

编辑 | 徐佳徽

相关阅读

  • 茅箭区实验学校教联体 携手共筑教育梦

  • 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利用茅箭区实验学校、区文锦学校、区大川学校的优势资源,三校融合,进一步发挥各校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三校课程改革
  • 立德树人守初心 养成教育绽芳华

  • —— 太原市杏花岭教育局德育“六化”之养成教育精细化现场会1月3日,太原市杏花岭教育局在五一路小学召开德育“六化”之“养成教育精细化”现场展示会。五一路大学区八所学
  • 首都儿科研究所规范化培训网络开放课程新探索

  • 开放网络课程自2014年被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后,因其具有共享式、灵活性的特点,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积极打造医疗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探索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网络化成为
  • 教育部发布通知:美育素养纳入教师资格考试

  • 昨天,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将美育素养有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学校将美育课程纳入师范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中小学依据课程标准组织实施全员艺术素质测评。教育部明确,学校
  • 安徽一高校推出一分钱“早餐五件套”

  • 一分钱几乎买不了任何东西,但在安庆师范大学的学生食堂,却能买到一份“五件套”的早餐——鸡蛋、玉米、红薯和包子各1个,再加上一杯牛奶。原来,从2023年12月27日至2024年1月7日,
  • 从“象牙塔”向“烟火气”的青春奔赴

  • 先后有26000余人次大学生向171个社区报到从“象牙塔”向“烟火气”的青春奔赴□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董晴晴 2023年12月22日,冬至,在张店区房镇镇积家村“儿童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如何上好本科课程?他们这样说

  • 什么是好的课程?好的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应用哪些教学方法?自学校启动复旦大学本科优质课程推荐评选工作以来,经过各单位推荐、学生提名与专家评议,已认定第一批、第二
  • 2023年新疆外销出疆生猪同比大幅增长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马帛宇报道)1月5日,记者从自治区畜牧兽医局获悉:2023年,新疆全年外销出疆生猪、猪肉及副产品折合生猪358万头,同比增长22.3%,猪产业链主企业总产值同比
  • 新疆“迷你”足球赛来袭,球员又萌又飒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张新军报道)1月5日,“奔跑吧·少年”2023年自治区幼儿足球趣味赛在新疆体育中心进行,来自乌鲁木齐市的16个代表队、320名3至6岁的小选手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