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大凉山运来1300斤草莓 献给泸州白衣天使们

日期: 来源:泸州新闻网收集编辑:泸州新闻网

 今年1月16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全力激战“奥密克戎”。突然,一箱箱娇艳欲滴的草莓被搬进各个科室,医护人员又惊又喜:“哪里来的草莓啊?”

当时仍是天寒地冻的时节,泸州本地并没有草莓上市。原来,这草莓是从千里外的大凉山运来的。

草莓的甜蜜、千里的情谊,至今仍在泸州与凉山州普格县两地之间传颂。

采洛洛博村党支部活动过集体生日

一个新使命 告别泸州赴凉山

送出草莓的几天前,凉山州普格县阳光灿烂,五道菁镇采洛洛博村村支书乃古你初正带领村民采摘草莓,同时向村民宣布:“我和贾书记已经商量好,将今年试验田里收获的第一批1300斤草莓全部运往泸州,送给白衣天使们。”

这位彝族村支书口中的“贾书记”名叫贾云鹏,来自西南医大附院应急办,如今担任采洛洛博村第一书记。

2021年7月的一天,贾云鹏接到新任务:去普格县五道菁镇采洛洛博村担任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是头等大事,身为党员的贾云鹏只问了一句:“什么时候动身?”

初进凉山,茫茫高原,空气干燥,贾云鹏天天流鼻血。早晚温差如过山车,不知多少个夜晚难以入眠,一个疑问始终藏在他心里:采洛洛博村的振兴之路究竟在哪里?

为此,贾云鹏背上水壶和干粮,卷起裤腿翻山越岭、过河入林,踏遍采洛洛博村的每一寸土地,走访了每一户村民。

经过几个月的早出晚归,贾云鹏终于找到一条适合当地的发展之路:将草莓种植与旅游融合发展。他三番五次向村委会宣传、一一登门动员村民,小山村开始行动。

贾云鹏利用人脉关系,带领组织村干部奔赴老家辽宁丹东,学习考察大型草莓基地的种植和管理。从丹东归来后,贾云鹏带领村干部,率先开辟8亩试验田种植草莓。

一颗事业心 深山斗室绘蓝图

当一颗颗饱满的草莓果实开始泛红,村民纷纷到草莓园务工。此时,由政府投资的草莓大棚种植面积已达到150余亩,预计年收入超过300万元,一举成为全村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这是一个破天荒的成绩,贾云鹏立下头功,当地人送给他一个彝族名字:吉布有虎。按照彝语,“吉布”即姓“贾”;贾云鹏是东北人,身材魁梧,“有虎”就是像东北虎一样威武。从此,只要贾云鹏出门,一路上“虎哥”喊声不断,有白发的“阿婆”(彝语老奶奶)、有年幼的“阿依”(彝语小孩),亲切得如同一家人……

村里的彝族大姐吉木莫阿乃,一儿一女年幼,一家人生活全靠丈夫在外打工维持,日子过得十分紧巴。贾云鹏便聘请她到草莓园工作,每月收入2500元,实现带娃挣钱两不误。

高三学生扬念英,父亲因疾病去世,不久后母亲改嫁。贾云鹏了解情况后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反映,帮其申请到每年7200元的助学金。去年,扬念英考上成都理工大学,特意写了一封给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感谢信。在采洛洛博村,一共有11位困难学子获得了助学金。

除此之外,贾云鹏还组织开展义诊活动及专家教授上门诊疗活动,安排村医到帮扶单位参加医疗技术培训。驻村至今,多次邀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儿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等专家为村民诊疗……

村委会办公室里,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便是贾云鹏的家。“这里的生活比较枯燥,我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教当地小学生们打篮球。”身居斗室,贾云鹏以苦为乐,心里始终装着采洛洛博村的发展蓝图。

声声“卡莎莎” 留下续写彝乡情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大凉山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

一眨眼已近两年时间,贾云鹏即将卸任的消息传遍了采洛洛博村。村民们着急了,每当在路上相遇,总会向贾云鹏打听:“贾书记,你真的要走啊?”村民们一次次拉着贾云鹏的手说:“卡莎莎(彝语“谢谢”),我们舍不得你离开啊!”

夫妻天各一方,孩子才4岁,贾云鹏怎能不想回到泸州。但当面对着村里刚上路的发展前景,以及彝族乡亲恋恋不舍的眼神,贾云鹏毅然决定:“我不走了,留下来把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进行到底!”

一场新打拼启动,贾云鹏同村两委班子携手,建设一个“森野寻趣”农场,将打造百亩甜荞农业景观、亲子研学、网红墙绘、水果采摘、星空主题营地等项目。这个农场是以草莓、甜荞为主要经济支撑,依托彝族文化,打造成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

短短几个月,项目已推进了一半,“投入运营后,将提供50个固定工作岗位,村集体经济收益从几万元提升至60万元。”这是贾云鹏的“野心”,也是整个采洛洛博村的“野心”。

今年初,试验田里首批草莓即将上市,红彤彤、水灵灵、鲜嫩嫩,村支书乃古你初正想到,如果没有西南医大附院派贾云鹏驻村,哪来今天的巨大变化?于是,他带领村民上山采摘,将农场第一批草莓,送给白衣天使们尝鲜。“这是我们彝族兄弟姐妹的一片心意啊!”

当西南医大附院的医护人员,品尝着从千里之外运来的高山珍果,感动之余,不禁在心里暗暗呼唤:贾云鹏,继续加油!

黄黎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

相关阅读

  • “悬崖村”里产业旺 农旅融合促振兴

  • 古路村航拍游客体验古路村骡马道  位于汉源县大渡河峡谷入口绝壁上的古路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天梯上的彝寨”,曾是全市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2022年,全
  • 小小草莓苗变身“摇钱树”

  • 延吉市三道湾镇支边村深入实施党旗领航乡村振兴“五项工程”,建设草莓育苗产业园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小小草莓苗变身“摇钱树”,带动村民增收致富。4月5日,支边村草莓育苗
  • 【川酒】李后强:世界显学——“老窖学”

  • 世界显学——“老窖学”李后强一般而言,“显学”是指盛行于世且影响较大的学科、学说、学派,最早见于《韩非子》:“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不同的时
  • 小小草莓苗变身“摇钱树”

  • 延吉市三道湾镇支边村深入实施党旗领航乡村振兴“五项工程”,建设草莓育苗产业园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小小草莓苗变身“摇钱树”,带动村民增收致富。4月5日,支边村草莓育苗
  •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四川泸州成功举办

  • 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重点支持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于4月13日至16日在四川泸州成功举办。本届酒博会叠加酒博会永久
  • 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护航军官培训食品安全

  • 近日,四川省军区的军官干部汇聚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组织开展四川省军区(上校以上)军官理论培训。为切实做好培训期间食品安全保障,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联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大凉山运来1300斤草莓 献给泸州白衣天使们

  • 今年1月16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全力激战“奥密克戎”。突然,一箱箱娇艳欲滴的草莓被搬进各个科室,医护人员又惊又喜:“哪里来的草莓啊?”当时仍是天寒地冻的时节,泸州本地并
  • “悬崖村”里产业旺 农旅融合促振兴

  • 古路村航拍游客体验古路村骡马道  位于汉源县大渡河峡谷入口绝壁上的古路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天梯上的彝寨”,曾是全市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2022年,全
  • 莱阳市大力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 (通讯员 周楠 姜淑霞)天气转暖,各类传染病即将进入流行高发季节。为了让莱阳市群众了解和掌握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干预力度,4月18日,莱阳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
  • “让”是法,“礼”是情,“礼”尚往来更文明

  • “9分+600元”!市民贾女士最近很郁闷——一天之内,因为礼让斑马线问题,她驾车被拍了3次。她很疑惑,“明明行人过去了我才走的。”“他们在路中间,离我还有一段距离呀。”……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