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合肥市:量质并重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日期: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收集编辑: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作者:饶东平 曹洁铭

近年来,合肥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根本,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截至2023年底,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3.1万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6000家左右,实现粮油、果蔬、畜禽、水产、茶叶、苗木等主导产业全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7300个,年服务面积超过500万亩次,其中全程托管农户近10万户、面积超过 70万亩。

一、经验做法

1.立足高位建立推进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工作,将其先后纳入《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市委“一号文件”的重点工作加以部署和落实。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抓总,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形成推动合力。

2.强化支持建立促进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一是“财政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合肥市促进“两强一增”行动若干政策》《合肥市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补助范围,与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等财政扶持有效衔接。二是“金融促”。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置于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之中,2023年,合肥市各家金融机构走访对接农业主体2.29万户,授信金额83.27亿元,贷款金额35.92亿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销售、数字农业等方面提供源头“活水”。三是“风险保”。增加政策性保险补贴资金,缓解和化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灾风险。2023年,合肥市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保费补贴4.02亿元,其中市本级4700万元,分别较2022年增长11.7%、55%。

3.集成建设夯实经营体系的要素支撑基础。突出“地、技、人”等要素支撑。一是解决农田“底子薄”问题。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21万亩,2024年将以各类模式、建设主体、投融资渠道完成不少于4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二是解决服务“支撑弱”问题。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农事服务”等综合建设,分别建设水稻育秧中心97个、粮食烘干中心228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58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4%。三是解决人才“供给少”问题。开展引领型、服务型、实用型农民培训,2023年培训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及高素质农民3000人以上,培育产业带头人1500人,组建58个农业行业首席专家工作室,全市科技特派员达1330名,实现村级全覆盖,组建31个科技特派团,实现农业行业全覆盖。

4.示范引领提升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发挥支持政策的集成效应,推进“大户”转“场”、“农场”转“社”、“规模”促“示范”的梯度发展机制。一是鼓励引导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小农户稳步发展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推行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应用“随手记”记账软件。二是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建立健全规范管理制度,提升运行质量,清理“空壳社”,在肥东县实施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三是推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三级示范”体系创建,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社32家、84家、250家,省级、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02个、718个。

二、取得成效

1.在“稳粮保供”上,促进了粮食种植。目前,合肥市种粮家庭农场约1.8万个、种粮合作社约2000家,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55%。通过政府支持、市场运作,贯通联农带农“产业链”“服务链”,促进了粮食生产“种满、种足、种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促进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和推广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2.在“产业优化”上,促进了延链补链。合肥市约9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从事种养业,并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约2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以“组合服务”“个性服务”等,实现服务环节从原有耕种防收向农资供应、集中育秧、烘干仓储冷藏等全产业链延伸。其中,长丰县《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引领“小草莓”做成大产业》案例,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庐江县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标准化服务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在全国、全省推广。

3.在“绿色生产”上,促进了品牌建设。对标农业生产质量安全和生态绿色生产,通过绿色种植,有效降低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既保障了水稻和小麦等作物产品的质量安全,又有效促进了耕地地力养护。根据部分样本测算,2023年种植投入的化肥和农药,分别年亩均减施20~28公斤、2~8公斤(配水)。截至2023年,全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打造“两品一标”215个,占全市总数的43.79%。

4.在“多元收入”上,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规模经营主体集约经营和社会化服务集成配套,有效解决了农户(场、社)生产成本高、与现代农业技术衔接“落差”等实际问题,降低了农户和经营主体的物化成本和劳动强度,实现了降成本、提产量、减损耗、提品质、增收入。据测算,合肥市接受社会化服务的小麦亩均成本550.7元,与农户自种相比节约45.2元,亩均产量809.3斤,与农户自种相比增加66.6斤。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的农民,通过务工和经商等,户均可增加年收入2万元左右。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农业农村局)


相关阅读

  • 合肥市人民政府通告

  • 关于2024年高考、中考期间增加无人驾驶航空器临时管制空域的通告为维护2024年高考、中考期间我市各考点及其周边区域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无人驾
  • 东平县接山镇:观摩评比 共谋提质增效新篇章

  • 为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规范化管理,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东平县接山镇常态化开展设施农业现场观摩评比活动。活动实现村村到、棚棚看,通过实地观摩和评比,寻找差距,查找不足,促进
  • 兰陵县:巩固脱贫基础 推动乡村振兴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既要守住底线,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又要聚焦产业发展,不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实践证明,出实招、务实功、抓落实,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就能凝聚起推动
  • 蒲城县政协委员为产业转型建言献策

  • □ 实习记者 韩璋 通讯员 刘海强  记者 樊星  “产业要发展,不仅要重质量,还要重品牌。为此,我申请了‘盼丰’商标,相信借助品牌的力量,会赢得更多市场。”5月30日,蒲城县政协
  • 芒种时节农事忙,消防安全要牢记

  •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合肥市:量质并重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作者:饶东平 曹洁铭近年来,合肥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根本,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保障
  • 深挖传统文化价值 打造端午节日消费盛宴

  • 今年的端午节分外热闹,各地纷纷举办赛龙舟、品粽子、插艾草等活动。特别是四川还开展了“龙舟乐夏”促销月活动,活动聚焦零售、餐饮、文旅等重点领域,通过端午文化主题活动,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