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南充 :“碳”索未来 推进“天府粮仓”高质量发展

日期: 来源:民生关注收集编辑:民生关注

9月11日,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富碳农业首席科学家袁东来教授应邀出席由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充县人民政府、国际有机农业亚洲联盟等有关单位承办的2023西充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并以“有机农业起源于中国”为题发表学术演讲。

袁东来教授指出,质量是发展之基、利民之举、强国之策。金秋九月,为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部署,深入推动全民质量行动,促进质量强国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5个部委(部门、单位)共同主办的202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正在神州大地有序开展。南充市人民政府在全国“质量月”活动期间举办2023西充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既是贯彻落实全国“质量月”活动的安排,也是围绕有机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增强有机产业质量意识、推进“天府粮仓”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大会,实施有机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有机品牌建设、增强质量基础设施效能、提高全民质量素养,切实营造人人重视“有机质量”、人人参与“有机质量”的良好氛围,共同加快推进建设质量强国。

在大会中,袁东来教授以“有机农业起源于中国”为主题发表了主旨学术演讲,并就下述相关观点和与会代表进行了分享。

社会的命脉是经济,自然生态的命脉则是碳。我们的地球被称为碳星球,因为地球所有的生命体中,碳是基础元素,由碳为框架形成的有机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 碳是生命之本,自然万物的生长和繁衍,实际上是碳循环的不同表现形式。

土壤有机质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与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土壤有机质一般主要是指有机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有机质本身就是养分的储藏库,同时深刻地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土壤有机质也深刻影响着土壤的质地和结构。丰富的有机质下,土壤可以形成稳定的大量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不仅抗土壤侵蚀,也为根系提供理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最主要的是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大大小小生物的碳源和能源,丰富的有机质下,土壤中自然形成庞大的食物网,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是土壤活力的来源,从养分转化直到病虫害控制,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袁东来教授特别指出,有机农业起源于中国。虽然近代有机农业是从发达国家兴起的,他们走过了工业化的弯路,对天然有机食品寄予了厚望。然而,西方人提出有机农业是借鉴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早在1909年,当时美国农业土地管理局长King考察了中国的农业,总结出中国数千年可持续农业的经验,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国农业兴盛不衰的关键在于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节俭,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和农场废弃物堆积沤制成肥料等还田培养地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有机农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运动,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有机食品生产条例》。欧盟委员会于1991年通过 了欧盟有机农业法案(EU209291),1993年成为欧盟法律,在欧盟15个国家统一实施。北美、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有机产品生产国,相继颁布和实施了有机农业法规。1999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共同制定了《有机农业产品生产、加工、标识和销售准则》。2005年4月,中国出台了第一个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2005),对有机生产、加工、标志和销售以及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明 确的规定。

当前,很多从事有机农业的专家学者乃至认证机构,都忘记了西方人是从中国人的传统智慧中得到启发,发明了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的正宗源头其实在中国。事实上是在40年前中国农产品基本上都是有机食品。

对于当今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这个话题,袁东来教授指出:有机食品在生产阶段,没有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质的污染,避免了转基因农作物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基因库的破坏,不让生长激素、农药、转基因生物、抗生素及其他化学品来污染食品,为人类提供高营均衡、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次生代谢产物的食物,增强人类的抗病能力而少吃药少跑医院。也许有人认为不依靠化肥农药的有机农业会减产,其实不然,如果利用好富碳农业的技术,不但不会减产,而是能够增产。通过富碳农业的理论和方法论将全国各地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后运用到青山绿水,比如树木、粮食、茶叶、花卉、瓜果蔬菜、中药材等,通过光合作用固碳,产生出几倍的干物质,造福当地人民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摸索出一条工业排碳用农业来固碳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达到阴阳平衡,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摸索出一条宝贵经验。最关键的是,有机农业还可增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

袁东来教授在演讲中还提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引领是一个国家步入高质量发展、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标志。中国有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要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并推进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强化国家、行业和团体、地方标准的配套衔接。南充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更要充分发挥“有机质量”标准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健全“有机质量”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构建协同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有机质量”强国、整体提升农业有机产业标准化水平。

袁东来教授最后特别指出,2023西充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要以标准创新推动国内外农业有机产业标准互联互通,交流中国农业有机产业标准化经验,贡献中国有机产业标准化方案,以标准化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实践工作中,要进一步发挥标准化技术组织作用,支持有机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标准体系研究,特别要着力开展乡村振兴领域有机产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有机产业标准验证点、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的建设,搭建高水平标准创新研发平台,逐步形成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乡村振兴有机产业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

袁东来教授还在大会中呼吁,中国有机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要从地域背书向质量背书转变。绿色有机是农业的底色,富碳是农业的底盘,富碳农业把中国有机产业创新标准向更高层次跃升,既重数量、更重质量,既重产量、更重产能,既重生产、更重生态,全社会通过推进富碳农业生产方式加快中国有机产业全面绿色转型和标准化建设,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坚实基础,为提振全球有机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共同繁荣、保护人民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研究中心、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委人才办)、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和中共南充市委组织部、南充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充市农业农村局、西充县人民政府、国际有机农业亚洲联盟、食品农产品跨境服务统采平台与南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充市乡村振兴局、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南充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的代表同有关专家、部分驻华使领馆、国际机构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毛伟)

相关阅读

  • 黄赞高成功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 日前,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黄赞高正式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成功晋级为国家级会员。成为中国文联所属专业性文学艺术协会的一名来自河南三门峡市灵宝的文学艺术家。
  • 2023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隆重开杆

  • 大象新闻记者 朱力严 通讯员 朱奕婷9月11日晚,焕然一新的上海体育馆群星荟萃,2023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在此隆重开幕。世界职业比利与斯诺克协会主席福泽盛,上海市体育局局长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康

  • 9月9日至10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康。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1家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深入社区、企业、
  • 房宁:潍坊: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希望之地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齐鲁大地古来便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海岱农耕闻名华夏。然而,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仍然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并且由于种种原因那时的中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消防宣传进农村 秋季防火助农忙

  • 为深入推进秋季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提高抵御农村火灾的能力,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9月12日,科左后旗消防救援大队组织消防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消防宣传活动,面对面向村民传授
  • 红河镇绘就美丽河湖新画卷

  • 为深入推进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工作目标。连日来,红河镇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河湖长、志愿者共同参与建设美丽幸福河湖,持续开展美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