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南湖区:城乡共美共融 圆都市田园梦

日期: 来源:抽屉视频收集编辑:抽屉视频

胥山遗址公园

有人向往城市的热闹繁华,有人喜欢乡村的宁静悠然,而嘉兴市南湖区,却充分发挥作为嘉兴市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坚持城乡共融推进“千万工程”建设,使左手诗意、右手繁华的生活在这里成为现实。

以嘉兴市区为圆心,以20公里为半径,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可抵达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联丰村、省级未来乡村永红村、胥山遗址公园所在地胥山村等美丽乡村,感受红色文化、清廉文化、吴越文化,体验“一米菜园”、田园烧烤、农事生活。这里是嘉兴市民休闲度假的优选之地,也是长三角都市圈里的“后花园”。

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南湖区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具有南湖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城镇化率达8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2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1.45,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地区之一。

推进“一十百千”

重塑乡村生态

在万物繁盛的夏日,行走在南湖区新丰镇镇北村,满目绿荫掩映着白墙黛瓦,盆景花圃点缀着乡间道路,移步换景,风光无限,令人赏心悦目。

从“城美”到“村美”,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反哺乡村”,南湖区村容村貌变化背后折射出的是理念之变、发展之变。

“城与乡是一个整体,城市发展起来了也不应该忽视乡村。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对乡村的重视与投入。”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长久以来,乡村的人口、资源大力输入城市,造成了乡村卫生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落后于城市。

“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就是补上乡村的短板,让城乡共享美好生活。为此,南湖区坚持城乡共融推进“千万工程”建设,不断推进美丽乡村迭代升级,加快绘就“使命传承 诗画江南”的和美乡村全景画卷。

在政策机制层面,制定《南湖区农村人居环境全域美丽工作激励奖补(试行)方案(2022—2025年)》,建立“每日做、周周查、月月赛”、村级交叉互查、红黑榜、“两两PK”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自查自纠行动。同时,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瞄准重难点环境顽疾,攻坚克难,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实现由绿起来到美起来的大幅跃升。

目前,南湖区已实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全覆盖,建设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1条,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7个、3A级景区村庄10个、市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线7条、区级示范点60个,7个村列入省级未来乡村创建村。

成绩属于过去。以“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为起点,接下来,南湖区将继续深化“千万工程”,重点推进 “一十百千”(每年创一个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十个和美乡村示范村落、百个和美乡村示范网格、千户和美庭院示范户)行动,着力描绘“城乡和美、全域共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凤桥镇桃花盛开,游人如织。

做深“产业融合”

激活乡村业态

眼下随着气温的升高,时令水果进入采摘期,南湖区美丽乡村的人流量也迅速上升。在联丰村王祥里,农家乐民宿一房难求,新开业的“村口咖啡馆”“音乐茶吧”人气爆棚,周末日均人流量超2000人次。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美丽风景只有转化为美丽经济,乡村才更有生命力。

南湖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坚持农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引入新业态、新模式,通过打造特色乡村IP,将“姿色”巧变“资本”,将乡村打造成景区,有效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精神传承·使命永恒”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中凤桥镇串联三星村三星窑、乐淘馆、梅花洲,联丰村王祥里,永红村嘉新·尚生活馆、神润斋等节点,将三星村的桃“IP”、永红村的鲜花产业、联丰村的新业态融合起来,展现了南湖党建引领村民致富的精气神。

“美好‘姜’来幸福路”美丽乡村精品线中新丰镇围绕当地生姜、槜李特色产业,结合村民创业奋斗历程,将镇北村玉米迷宫、民丰村清园农庄、竹林村学稼公社、高以永史料陈列馆、净相村礼风社、槜李园等业态串联成线,打造一条以创业奋斗获得幸福生活的甜蜜之路。

此外,还有大桥镇“文明之源·时代之光”线路融入云东村的蔬菜和花卉产业,“新时尚研学之窗”线路串联凤桥镇的鲜切花和大桥镇的小龙虾产业……通过产业融入、业态激活,2022年南湖区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9190万元。

目前,南湖区已建设田间自然学校、梅花洲等14家劳动实践基地、4家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形成了“凤鸣学堂”“清风竹韵高以永”“生姜企划日”“农事体验家”等特色乡村研学课程。今年一季度,接待中小学生研学近1万人次。

“南湖区作为嘉兴的主城区,乡村具有位于城郊的区域优势。正与专业院校积极合作,联合文旅、教体等部门谋划未来乡村运营,发展‘泛研学、全龄研学’业务,进一步挖掘乡村的价值,全力打造‘缤纷南湖 研梦田园’乡村研学特色品牌。”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王祥里“音乐茶吧”

周末美丽乡村亲子游

打造“和美小院”

重现乡村活态

一个小院就是一方天地。走进大桥镇云东村方家浜,干净整洁的村道、清澈见底的村河,以及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都让人眼前一亮。

云东村每家每户庭院都挂着一个人居环境信息牌,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就可以得知该农户的庭院信息。作为省级未来乡村,云东村还以花果蔬菜特色产业和“云数字+”为切入点,打造了“云上花园”和各具特色的、可供挑选的优美庭院“样板间”,整个乡村已经成了可看可学可复制的优美庭院样板片区。

云东村只是南湖区扮美扮靓“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以乡村环境“微改造、精提升”推动城乡面貌全域升级的缩影。南湖区大力推广“三小园”模式,鼓励村民参与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整治。截至目前,全区成功创建优美庭院18353户,推选区级最美家庭100户、绿色家庭100户。

如今,在重塑乡村生态肌理的基础上,南湖区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深化践行乡村振兴,结合家庭农场、农户特点,村党组织带领村民,探索发展“院落经济”,赋予和美乡村建设,创新“和美小院+”多业态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小院子 大精神”,使南湖畔的“红”不仅“红火”在村民的院子里,还“火红”到村民的心坎上。

通过打造一个个“和美小院”,提升一批标杆性的“家庭农场”,乐居乐活乐享的南湖将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在水乡的南湖小院,品小院“村”茶,配南湖小食……届时,每一个南湖小院都是一扇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窗口。

(图片由南湖区农水局提供)

浙江日报 黄丽丽 孔 燕


相关阅读

  • 【画刊】 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忻州美好图景

  •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忻州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近年来,忻州市出台了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在全市深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休
  • 虎形山社区:凝聚安全合力 助力安全生产

  • 湖滨街道虎形山社区联合辖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岳阳晚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许杏 特约记者 黄亚文)今年6月是全国第22个安全生产月,为增强虎形山社区辖区内企业消
  • 柯桥:重估新乡村,再造新价值

  • 鉴湖里绍兴市柯桥区紧扣全省“两个先行”总体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加快乡村振兴和推进共同富裕中成绩显著,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涌现了很多
  • 皇镇街道:建设宜居宜业新乡村

  • 通讯员 郜玉华 郭继生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记者日前从牡丹区皇镇街道获悉,近年来已筹措资金900余万元对辖区村庄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打造精致小微景观40余个,新修道路7公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南湖区:城乡共美共融 圆都市田园梦

  • 胥山遗址公园有人向往城市的热闹繁华,有人喜欢乡村的宁静悠然,而嘉兴市南湖区,却充分发挥作为嘉兴市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坚持城乡共融推进“千万工程”建设,使左手诗意、右手繁华
  • “擎天柱”来了! 深汕有个汽车科普教育基地

  • 6月16日,2023第二十七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汽车博览会在深圳开幕。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而以科技
  • 区科协开展“电子食安封签”科普宣传活动

  •   日前,区科协联合小山小水科普(滨海新区)志愿服务队和天津市吾联万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生态城万达广场开展“电子食安封签”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科技志愿者通过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