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智慧城市”科普创新基地落地绍兴市快阁苑小学: 小创客启航智能未来

日期: 来源:蓝媒教育收集编辑:蓝媒教育

近年来,绍兴市越城区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以实现现代化、智慧化的城市发展目标。为了培养能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青少年,“智慧城市”科普创新基地在绍兴市快阁苑小学教学楼一楼大厅左侧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个创新基地将成为培养未来小创客的摇篮,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编程、准备竞赛,开启智能之旅。

校园里的“智慧城市”:培养未来创客的摇篮

据了解,“智慧城市”科普创新基地由三大功能区块组成,分别是人工智能创客教学区、智慧城市创意体验区、智慧作品交流发布区,面积216平方米,由“快阁精灵”创客空间升级拓展建设而成。基地设施设备齐全,配备足量的一体电脑、平板电脑、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低段人工智能教育套装、高段人工智能教育套装、“未来城市”教育设备、乐高机器人、VEX IQ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科普设施设备,体验内容有效覆盖小学全年龄段科技教育,能同时为初学者和进阶者的学习提供科技支撑。

该校校长蒋东华表示:“科技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我们通过创新科技类课程的推进,形成各学科之间的有机相融,让孩子的成长空间更广阔。”蒋校长说,或许第一眼看来,“智慧城市”只是由3间教室相连而成,可对创客教育来说,这里可别有洞天:3间教室分别代表着创客教育的前段、中端和后端。前端人工智能创客教学区是进行乐高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创客学习的地方,即普及性质的学习。这里承担了两个功能——一项是机器人的普及,还有一项是人工智能创客的学习;中端智慧城市创意体验区是学校的创客竞赛团队进行实践的场所,这里代表的是创造,代表着想法落地成实践;后端智慧作品交流发布区是成果分享区,孩子们在这里进行答辩,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台下的老师和学生。

跟随蒋校长的介绍,记者也了解到如今创客教育“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每个年级感兴趣的学生都有机会来“智慧城市”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再选拔出突出的人才加入竞赛团队参与各个比赛,实现在普惠的基础上进行梯队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参加这一课程的费用均由学校承担。“我们与越城区科学技术协会达成了合作。同时,我们也把自己开发的创客课程通过‘互联网+’教育分享到新疆阿瓦提的结对学校,希望那边的孩子能和我们共同进步。”

受重视的创客教育:启迪数智人才的开端

 如何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接受到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身处更加未来的教学环境?蒋东华校长在早些年便积极投身于“未来校园”的打造。他深知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对于推动社会进步至关重要,而培养这一能力需要学生从小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创客教育的核心。

“现在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家长的呵护过于无微不至了,这会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形成很大的损害。”蒋校长告诉记者。在快阁苑小学学习创客课程的孩子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发现并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有孩子们以亲身经历告诉老师:“我和爸爸妈妈出门的时候,车子停在停车场,回来找不到停车的位置了。”针对这一问题,他们设计了智能停车场,车辆入场后就可以被记录在数据中。车主返回时通过操作,就可以找到自己车辆的位置。

创客教育融合了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等各个学科,对授课教师要求极高。为此,蒋校长自己在创客教育一线教授孩子们知识的同时,也致力于孵化、培养下一代教师。蒋校长说:“我把竞赛的名额都给年轻教师们。在科技课程中,我辅导学生40%的内容,校内其他指导老师辅导40%,还有外聘老师辅导20%。年轻教师们需要更多机会,获得更高的自由度。”

曾几何时,孩子们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在快阁苑小学,学生成为了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把自己的成就,都拍摄成照片陈设在教室中,“智慧城市”里一张张真挚的笑脸便是对这一教学最好的评价。

据统计,基地试运行半年来,已经为该校及周边学校提供了12000人次以上的人工智能创客“双减”学习服务,并且为学校科技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将成为全区小学学生科技素养培育的良好平台。该基地的落成,能为越城中小学生提供人工智能创客学习服务,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和素养。

记者:潘洋阳


相关阅读

  • 迈入5G时代,传统码头如何转型成“智慧”港?

  • 无人作业的岸桥长臂挥舞,无人驾驶的集卡往来穿梭……迈入5G时代,传统码头如何转型成“智慧”港?《行进大湾区·同心筑梦》11月4日(周六)21:15广东卫视、21:55大湾区卫视播出第六
  • AI西湖,底气何在?

  • 摩天高楼林立、绿地和湖泊点缀在城市间,大屏上呈现的是充满现代化、科技感的西湖区。11月2日,在西湖区举办的“AI西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一段名叫《全球人眼里的西
  • “云”栖处看“风”起 大模型有何大魔力

  • 潮新闻 记者 张彧 丁珊 通讯员 谢雯艳 任路瑶作为科技圈的风向标,凡是到过2023杭州·云栖大会现场的人,几乎都能感觉到今年的“云”起处,“格外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感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方山县“两个医疗项目”揭牌启动

  • 围绕“下移下沉”,努力造福于民——方山县“两个医疗项目”揭牌启动揭牌启动仪式现场。狄森、周小云、蒋毅、崔云生分别为“行走的医院”暨健康180指挥中心项目和脊柱微创暨
  • 荆州籍企业家携爱心团回馈家乡教育事业

  •   传递爱心,点亮未来!11月2日,公安县梅园初级中学东山图书馆捐赠仪式暨学校办学40周年发展大会在梅园初级中学的操场举行。荆州籍企业家携40多名爱心人士组成的爱心团,返回他
  • 百年胶济:风雨沧桑向复兴

  • 坊子火车站(资料图片) 巩建国 摄  1904年6月1日,初夏刺眼的阳光里,山东省境内的第一条铁路——胶济铁路正式全线通车。  胶济铁路由西向东自青州入潍坊,由高密市芝尔庄站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