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开平市赤坎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全力争创省级示范中心镇

日期: 来源:江门发布收集编辑:江门发布

赤坎镇以赤坎新区为载体,对圩镇道路、街区建筑进行了改造提升,建成赤坎侨小馆等一批“网红打卡点”,推动圩镇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蝶变。图为赤坎侨小馆。

发展定位  

赤坎镇积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赤坎华侨古镇为核心,实施“一核一区一带”规划布局,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中心镇建设,用3-5年时间,创建成为文旅产业繁荣发展、人口集聚能力有效增强的省级示范中心镇和江门市级美丽圩镇示范样板。

数看赤坎

赤坎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一期)累计完成投资约59亿元,于今年1月开门迎客,累计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目前,已完成古镇周边35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和干净整洁村;聘请何镜堂院士领衔主持设计8个特色文化建筑,启动赤坎新区文化建筑群项目建设。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淑珩

走进开平市乡村振兴示范带赤坎段,目之所及是一幢幢颇具侨乡特色的商业建筑,昔日冷清的小镇街区,变身为充满烟火气息的现代商业示范街;修旧如旧的赤坎华侨古镇里游人如织,人们徜徉在河畔连片中西合璧的骑楼巷道间,感受侨乡文化的魅力……一直以来,开平市赤坎镇充分发挥华侨文化资源禀赋优势,以赤坎华侨古镇为重点推进文旅产业加快发展,以赤坎新区为载体加强美丽圩镇建设,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把美丽资源转化成美丽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今已颇具成效。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赤坎镇制定了“狠抓落实年”实施方案,梳理形成工作任务清单,由镇党委书记带头抓落实,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中心镇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强镇。

一核:高水平建设运营赤坎华侨古镇

“咚咚锵……”鼓锣声从早到晚在赤坎华侨古镇回荡,弥漫着浓浓的中华文化味道;每逢周六日的粤剧表演让戏迷们拍手称赞,粤剧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赤坎华侨古镇焕发新的生机……近日,赤坎华侨古镇掀起一股“国潮风”,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传统文化重新‘活起来’并融入日常生活,是赤坎华侨古镇为之努力的目标。”赤坎华侨古镇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持续创新,正是赤坎镇高水平建设运营赤坎华侨古镇的一大体现。近年来,该镇对赤坎华侨古镇历史街区进行整体保护修缮,最大限度保存古镇空间格局和街巷肌理,通过引入新经济、新业态等方式进行活化利用,打响具有侨乡风情的文旅品牌,打造了历史街区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赤坎样板”。2023年8月,赤坎镇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集体。

宝剑锋从磨砺出。今年1月,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一期)启动试运营,重现了百年商埠繁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目前,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一期)构建了文保展示、非遗作坊、文化演艺等复合型业态,旨在打造集岭南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文化、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展示平台,打造广东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和典型范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载体。2022年,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入选首批10个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文旅融合背景下基层治理创新的“赤坎实践”入选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今年元宵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口泮村灯会民俗在赤坎华侨古镇演出,活动在央视新闻新媒体端全平台进行直播,总观看量达1667.3万人次;5月17日,赤坎华侨古镇成功承办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活动;7月4日晚,2023年“中国侨都·红线女粤剧艺术周”新编粤剧《碉楼》巡演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上演,吸引众多粤剧爱好者沉浸式看“大戏”……赤坎华侨古镇正积极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一区:高标准建设赤坎新区

随着今年1月赤坎华侨古镇的启动试运营,作为未来赤坎发展核心区域的赤坎新区进入建设加速期,正在高标准推进美丽圩镇建设。

从上空俯瞰,赤坎新区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完成安置房一期和二期、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赤坎镇中心卫生院、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古镇大道、学院路等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心市场、安置房三期、新区崇文路、新区尚义路等项目建设,原居民居住生活、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交通出行条件大大改善。“如今赤坎镇正高标准规划建设赤坎新区,全力推进省级示范中心镇建设,打造富有侨乡特色的智慧小镇、绿色小镇和人文小镇。”赤坎镇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赤坎镇还以赤坎新区为载体,对圩镇道路、街区建筑进行改造提升,建成“一建筑一特色”华侨华人文化走廊、赤坎侨小馆等一批网红地、打卡点,推动圩镇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蝶变。2022年,赤坎镇高分通过江门市美丽圩镇建设市级评价验收,达到省“示范圩镇标准”。

为进一步推动赤坎新区与赤坎华侨古镇业态融合互补,今年3月启动赤坎新区文化建筑群项目建设,聘请何镜堂院士领衔主持设计8个特色文化建筑,打造集“文化、商业、旅游、建筑艺术”价值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设计,今年8月,8组设计方案亮相,赤坎新区的发展蓝图更为清晰,值得期待。

一带: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走进赤坎镇永坚村,各村小组富有特色的外立面映入眼帘,青色的砖墙,配上富有岭南特色的瓷砖画,充满侨乡特色。“我的房子外立面进行了风貌提升,很漂亮,颇有古韵。”近日,赤坎镇永坚村委会松咀村小组的村民司徒永竖起大拇指为自然村升级改造点赞,他坦言这一举措可切实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赤坎华侨古镇周边,像松咀村小组一样经过升级改造实现蜕变,把美丽资源转化成美丽经济的村小组还有很多。近年来,“邑美侨乡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赤坎段)已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基本完成古镇周边35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和干净整洁村。

美一片景,兴一带业,富一方人。“现在,每到假期,游客很多。我们都期待乡村集市早点开张。”司徒永向记者讲述村庄的喜人变化和自己对乡村集市的期待。如今,永坚村以横东、松咀2个村小组为载体,乘文旅产业发展东风,全力打造集村民休闲、文化娱乐、商品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集市示范点,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赤坎镇还整合农村优质资源,积极引进民宿经济、特色餐饮、农旅观光等项目,助推全域更快更好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已成立新建村委会强村富民公司,正在组建古镇周边永坚、石溪、红溪、树溪等4个村委会的强村富民公司,努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声音

努力把赤坎 打造成为县域副中心

赤坎镇党委书记、赤坎古镇党工委副书记梁杰钊:

赤坎镇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赤坎华侨古镇、赤坎新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带三大载体带动作用,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中心镇建设,争创省级示范中心镇和江门市级美丽圩镇示范样板,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努力把赤坎打造成为县域副中心,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力和县域发展的支撑力。

相关阅读

  • 邵阳一村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全国共256个村入围,湖南12个乡村上榜,其中邵阳市邵阳县五峰铺镇新田村在列。邵阳县五峰铺镇新田村新田村位于邵阳县五峰铺镇西
  • 当“元宇宙”遇到乡村

  • 近日,在全国文明村——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的古槐路上,“元宇宙画展”开展。一边是古老的农耕文化,一边是全新的数字技术,这两种元素“混搭”在一起,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一这场元
  • 湖北赤壁:齐心协力优环境 数字赋能护家园

  • “这以前呀,路没有路,墙没有墙,荆棘遍野,杂树成片。”赤壁市柳山湖镇腊里山村村民魏伍生说起该村3组以前的状况时记忆犹新。美好环境,人人向往;幸福生活,人人追求。如今,走进柳山湖
  • 衡阳县梅花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全国共256个村入围,我市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上榜。建设美丽休闲乡村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农
  • 临淄区:聚力三个“攻坚” 推动“五大振兴”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李倩9月18日,“强品牌 庆丰收 促和美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村村有好戏”集中采访活动走进临淄区,记者通过实地采访,了解临淄区乡村振兴工
  • 红山窑镇:同心携手志愿 共促乡村振兴

  • 红山窑镇:同心携手志愿 共促乡村振兴近年来,红山窑镇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重要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助推志愿服务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已进入高发期!山东疾控紧急提醒!

  • 别人眼红是嫉妒你的眼红可能是“病”……开学这段时间,“红眼病”高发多地发出提醒一个学生感染全班都有可能中招山东疾控提醒大家:学校、幼托机构和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
  • 中国铁路:不可能给第三方平台“优先购票权”

  •   9月20日,铁路部门开始发售10月3日火车票,各个方向余票充足。9月28日至10月2日,仍有余票。9月27日及其以前预售期内的车票,各个方向余票充足。根据客流需求,铁路部门将于假期
  • 漳州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

  •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刘婧 通讯员 翁思惠)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43个城市开展为期4年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4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