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祝贺!10个!西工大2023年研究生导学团队集体亮相!

日期: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收集编辑:西北工业大学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

在西工大,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由研究生导师组及其所指导的研究生组成,他们是学校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就是研究生导学团队!

近日,学校开展了2022-2023学年模范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工作,由各单位推荐的25个候选导学团队展开激烈角逐,答辩评审会上,师生同台展示团队的育人理念、奋进故事和丰硕成果。最终,10个研究生导学团队脱颖而出获此殊荣。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风采!

模范研究生导学团队

航空学院:飞行器结构设计团队

指导教师:赵美英、万小朋、李冰等

航空学院飞行器结构设计团队共有指导教师6名,学生42名,团队专注于航空航天结构的轻量化、功能化和智能化设计与适航验证。三十年坚守,三代人传承,沉淀“总师育人文化”,团队培养出多名军机、民机、航天领域的杰出总师人才。硕博毕业生共计150余人,95%以上投身于航空、航天等国防重点领域。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建的科研实验室获批西安市重点实验室。2022-2023学年,5名同学同时荣获国家奖学金,获奖人数占航空学院国奖总名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学生获得各项竞赛奖励超50人次。形成了一支“科研有力度、育人有温度、思想有深度”的模范导学团队!

航天学院:空间智能操控导学团队

指导教师:岳晓奎 代洪华等

团队拥有教师骨干及研究生50名,主要开展航天飞行动力学与空间智能操控技术研究。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69篇、专利41项、专著2本。团队秉承“坚定航天报国信念,提升科技强国能力”的育人理念,形成“硕博一体”的传帮带导学模式,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全国一等奖、“互联网+”国赛银奖等各类荣誉30余项。团队近5年培养学生担任型号总师/副总师5名,88%以上毕业生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各大重要科研单位工作。

航海学院:智能声学与临境通信研究中心

指导教师:陈景东、陈捷

“有教无类,寓学于乐”,智能声学与临境通信研究中心团队现有硕、博士研究生78人,在阵列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三维声场重构、分布式信号处理、高光谱图像处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理论及技术成就。团队曾连续四次获“先进导学团队”等校级荣誉称号多项。团队在参评学年共产出高水平学术论文53篇,在各级别学科竞赛中共计获奖17人次,团队发挥国际交流优势,共完成国际交流共21人次。团队参评学年承办了多次国际国内会议,包括IEEE MLSP、ICSPC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度会议等,获得了国内外学者一致好评。

材料学院:碳/碳复合材料团队

指导教师:李贺军、贾瑜军

碳/碳复合材料团队168人在李贺军院士带领下,秉持“扎根西北,奉献国防,薪火相传、以枝带叶”宗旨,师生协力互促共进。2022年以来,团队荣获国家级荣誉或奖励6次、省部级5次、校院级20次,所在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共培养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4名,发表论文140篇,授权专利48件,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1项,开展校企共建活动12次,科研育人活动10次,培养材料学科前沿和国之重器研发的领军人才。

机电学院:空天结构制造技术团队

指导教师:张卫红、万敏、邱克鹏等

空天结构制造技术团队始终肩负空天事业传承,献身军工国防。团队隶属于空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负责人张卫红院士、制造团队带头人万敏教授等人指导下,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称号多项。参评学年团队成员发表论文26篇,申请专利18项,学科竞赛方面,共计获奖8人次,获评各类奖学金11次。团队成员平均志愿时长达8小时。团队座右铭:为航空航天高性能加工制造努力奋斗!

自动化学院:“碳”为观止团队

指导教师:李伟林、姚文利、齐扬等

以“德”为先、以“育”为本。“碳”为观止导学团队由自动化学院的18位硕、博士组成。团队依托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电推进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深耕新能源发电、输电、配电及航空应用领域,产出丰硕的学术成果。团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员累计参与国家级纵向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20余项,致力于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团队参评学年累计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15篇EI会议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件;斩获10余项国家级,20余项省部级科技竞赛奖项;荣获3项省部级6项校级体育赛事奖励。

计算机学院:医学影像智能计算团队

指导教师:夏勇、崔恒飞、陈耿、潘永生

医学影像智能计算团队依托于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旨在培养下一代具有国际最高水平的研究带头人。团队共4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在读硕博士生45名。团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全民健康重大需求,开展医学影像智能计算相关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领域人才培养改革,力求培养德才兼备人才。团队科研氛围浓厚,参评学年共发表高水平期刊、会议论文57篇,获6项国际级和2项省级竞赛奖项

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与复杂性科学研究团队

指导教师:许勇

团队秉承“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修己敬人、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德国际联合实验室,教书育人,甘为人梯,培养卓越人才。团队获批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生获洪堡学者、JSPS学者、国家奖学金、省优博、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一等奖30余项荣誉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上花开”研究生导学团队

指导教师:杨云霞

"云上花开"研究生导学团队依托陕西省教学名师(杨云霞)工作室组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杨云霞教授领衔,现已形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专业特长互补、梯队结构合理的导学团队,构建"科研先行、实践锤炼、教学提升"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截至目前,团队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48项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110余篇,荣获陕西省哲社成果奖一等奖2项。过去一学年内,团队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成员获评陕西高校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级荣誉奖项30余项,所开展的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理论宣讲累计覆盖3000余人次。

10 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飞行器先进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

指导教师:白俊强、邱亚松、昌敏等

飞行器先进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聚焦飞行器总体气动设计、先进优化设计方法、高精度流动数值模拟和新概念无人飞行器等方向。团队现有指导教师11名,博士生16名,硕士生56名。团队以“进大平台、学大本领、立大志向、成大总师”为人才培养理念,在科研育人方面具有成熟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团队承担大型运输机C919等重点型号项目,支撑了学生科研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团队2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2人获评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90%以上毕业生工作于国防企事业单位,并涌现出了6名重点型号总师。

出品丨党委宣传部

来源丨党委学生工作部

整理丨施薇 翟淑萌 王庆 蒋国荣

编辑丨杨夏傲 蒋国荣

审核丨马俊 马西平


相关阅读

  • 免费乘坐!淄博市新开通一条定制公交专线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王玉华12月1日,记者从淄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了解到,为进一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淄博公交周村分公司于12月2日开通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
  • 金野教授执棒,强强联手奏响《被遗忘的杰作》

  • 12月1日,吉林省交响乐团纪念拉罗诞辰200周年交响音乐会《被遗忘的杰作》在吉林省图书馆音乐厅奏响。吉林省交响乐团2023-2024音乐季自8月份启幕以来,已经开展了7场经典演出,涵
  • 新突破!大工金奖项目,守护食品安全!

  • 近日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经过激烈角逐 我校生物工程学院王丽丽副教授项目——“噬菌体替代抗生素防控家禽沙门菌感染并保障食品安全”获得大赛金奖实
  • 羡慕!西工大这个宿舍,四兄弟全部保研!

  • 在西工大有这样一个宿舍他们全员保研获得过国家级荣誉奖励9项省部级荣誉奖励13项校级荣誉奖励24项累计获得奖学金8万……他们就是西工大航空学院2020级本科生来自7号楼227
  • 胡立强受骋湖南警察学院摄影客座教授

  • 湖南法治报讯(马志军 李顺萍)11月30日下午,湖南警察学院举行宣传思想队伍培训,会上,学院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蒋有为受院党委书记王周委托,代表学院为省民俗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少年中国说”2023狮王邀请赛在新会京梅村开赛

  • 金鼓齐鸣,雄狮欢跃。今天,“少年中国说”2023狮王邀请赛在新会崖门京梅村拉开序幕,来自国外和大湾区共12支高桩醒狮队、20支传统桩醒狮队一展醒狮技艺,争夺狮王宝座!江门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