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化周口 | 致力于红色传承的民间力量

日期: 来源:周口日报收集编辑:周口日报

王锦春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元史》有云:一人兴善,万人可激;《三国志》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人,可以让一万个人受到他的激励。我们崇尚英雄,纪念英雄,仰慕先贤的文化,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里。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经历千秋万代凛然存在。

◎毛泽东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对革命英烈的最高褒奖,也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

在多次的红色记忆采访中,我常常被一些人或事所感动。革命英烈舍生取义,他们的故事惊天动地,永续流传。在民间、基层,普通的人流中,总有一些人钟情红色传承,高唱英雄赞歌。相较于前者,后者常常不为人所知,甚至不为人理解,但他们是红色传承的民间力量,也同样值得关注与称颂。

扶沟县烈士陵园,有一座小何庄战斗烈士墓,简短的碑文介绍了小何庄战斗的大致情况。扶沟解放前夕的这场战斗,牺牲了多少位同志?他们是谁?战斗的前后有哪些难忘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和事就被逐渐淡忘了。这是很可怕的,直到有一位老人站出来去解答这些问题。从2003年秋开始,已经退休的扶沟县原文联主席唐贵知,自觉、自愿、自费踏上了调查小何庄战斗的艰苦历程。两年时间,他到太康、扶沟两县十多个乡镇50多个村庄,先后采访300多人次,录制28盘原始录音带,拍摄300多张照片。退而不休、心甘情愿调查烈士的事迹,有时候并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有人说他自费去干这事,骑着自行车满世界跑得一身灰、一身汗,图的啥啊?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唐贵知厘清了小何庄战斗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节,撰写了《小何庄壮烈战歌》一书。唐贵知执着坚守,将流传于民间的一场惨烈悲壮的战斗,变成了可以传播久远的红色记忆。

2010年的清明节,我们到商水县大武乡堂里庙村采访。村头有多座无名烈士墓,解放战争时期我军100多位战士牺牲后集体葬在这里。村民李油锤义务看护烈士墓十多年,没有向村里要过一分钱。李油锤的二儿子在部队服役时,为救一名落入机井的村民,英勇献身。他成为烈属后,常常想起村头的那些无名烈士。他想为无名烈士建一座陵园,不停地写修建烈士陵园的设想,不停地向上级写信。他打印材料,写挂号信,靠的就是每月二三百元的烈士抚恤金。李油锤越想越多,近乎痴迷。有人说他是神经病,他也不管这些,“只要能建好烈士陵园,谁想说啥谁说啥”。

十多年过去了,李油锤这位朴实农民的形象,时常萦绕在我脑海里。那时,凭一己之力,想修建烈士陵园,不知道有多难,更何况他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从这点看,他是一个悲情式的人物。几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为褒扬革命烈士精神,党和政府制订了更为完善的措施,分散的烈士遗骨集中安葬,一个个烈士陵墓、纪念碑等,或修复或兴建。现在看来,又不得不佩服李油锤这位农民,他执意的事正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正在做的。

太康县三官庙村村民王锦敬,感念祖父辈中有几位参加抗战,有的成为烈士,四处收集革命文物或纪念品,在村头的三官庙旧址自费办起红色展览。虽然困难重重,他始终没有放弃,在困境中前行。如今三官庙革命纪念馆在当地有了名气,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传承中的民间力量还有许多。金训华为抢救国家物资牺牲,陈健默默为战友守墓36年。广西桂北湘江两岸农民收养掉队红军战士,保护红军坟墓。位于四川的建川博物馆里,3万多件文物“讲述”抗战故事,闻名全国。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元史》有云:一人兴善,万人可激;《三国志》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人,可以让一万个人受到他的激励。我们崇尚英雄,纪念英雄,仰慕先贤的文化,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里。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经历千秋万代凛然存在。三国英豪、岳家军、杨家将……5000年的文明史,英雄人物灿若星辰,从崇尚英雄、成就英雄,到英雄辈出,闪耀在英雄身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鲜明标识。

为了新中国成立,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千千万万个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28年的奋斗历程,就有两千多万人献身,绝大多数是无名烈士,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我党高度重视红色传承在发掘典型、激励先进、引领社会风气方面的重要作用。毛泽东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对革命英烈的最高褒奖,也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先后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日,举行具有典礼性的纪念活动,构筑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中华民族素有感恩之心。当共产党人为民族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时,人民就把他们看得比天高、比山重,以特有的方式感恩、感谢、崇尚英雄。其实,无论我们是否关注,民间力量传承红色文化一直在行动。一个人、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小团队,毫不起眼。力量不大,要么力所能及,要么负重前行。自愿、自觉,其间多少苦与泪,多少付出与误解,默默承受,凭着良心,凭着感情,坚守承诺,两年三年,八年十年,甚至一辈子。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行动,守护烈士墓、收集英烈事迹、照料英烈后人、讲述英烈故事……他们在传承的同时,以自身行动不知不觉地树立了榜样,让更多人看到真善美,从而见贤思齐、争做先锋。涓涓细流般的民间力量,汇聚成全民全社会参与的强大传承洪流,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时代需要更多的英雄,需要更好地发挥英雄典型引领作用。在这场伟大精神的传承中,民间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

(原载于《周口晚报》2023年8月10日A5版)


相关阅读

  • 烈士黄吉利,您在哪里?我们在找您!

  • “堂姐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说:‘兄弟,你可得帮俺找到俺爹。我一辈子没找到俺爹,感觉对不起俺娘,也对不起爷爷奶奶。’”8月3日,说起堂姐的嘱托,黄玉新忍不住潸然泪下。  黄玉新老
  • 东邵村的乡亲:请记住这张英俊的面孔!

  • 7月30日,保定市大雨倾盆……在与易县东邵村同学闲聊中,我知道了孔祥仁这个名字,也知道了这么多年来,东邵村的乡亲们一直对这个名字念念不忘!孔祥仁烈士遗照他曾经在东邵村边的军
  • “他永远是我的好班长”

  • 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供图哀乐低回,挽联低垂,青松欲泪,山河同悲。8月4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冯振烈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上午9时,遗体告别仪式正
  • 情暖烈属 结对认亲

  •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月28日,延吉市老兵之家开展了“情暖烈属 结对认亲”活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营造对烈士家属关心关爱的良好氛围。活动中,延吉市老兵之家服
  • 以最高礼遇,送别烈士冯振!

  • 庄严肃穆,寄托哀思。8月6日上午,烈士冯振的安葬仪式在济宁市汶上县烈士陵园举行。8月4日,在强降雨抢险救灾中壮烈牺牲的冯振回到了他的家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道别声中,他将长眠于
  • 送英雄最后一程 冯振烈士安葬汶上县烈士陵园

  •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 青山埋忠骨,翠柏勉英魂。今天,冯振烈士安葬仪式在汶上县烈士陵园举行。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草木葱茏。上午9时30分许,灵车行至烈士陵园门口,四名
  • 官方通报:禁言、永久禁言!

  • 近日,京津冀遭遇强降水,多地居民因雨情汛情遭遇生活困难,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甚至有奋战在防汛一线的救援队员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应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关头,却仍有人违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文化周口 | 致力于红色传承的民间力量

  • 王锦春◎《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元史》有云:一人兴善,万人可激;《三国志》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人,可以让一万个人受到他的激励。我们崇尚英雄,纪念英雄,仰慕先
  • 打造“鲁影”品牌,影视剧带火山东旅游目的地

  • 今年火爆的影视暑期档,不少热映影片带有满满的山东元素。随着影片热映,片中的取景地也“火”了。正值暑假,许多家庭选择到拍摄地旅游,走进镜头中的场景,品味片中的风景、风景中的
  • 同舟共济|水榭花城社区赴保定满城捐送物资

  • 8月4日,满载着爱心物资的货车来到了满城区刘家台乡龙居村,“居民家里食物短缺,感谢你们及时送来的这些物资啊!”村干部拉着竞秀区新市场街道水榭花城社区姜书记的手连声感谢。受
  • 义乌:十年治水路迢迢,一朝问鼎立潮头!

  • 8月8日,记者从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美丽浙江建设推进会了解到,义乌市2022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被授予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金鼎,这也是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