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春节里,年画,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传统物品。五彩的颜料在画师的笔下,流淌着人们最朴素的愿望,洋溢着生活的富足与吉祥。
在胶莱街道五里堠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传统年画“守艺人”隋桂芳正在案头上专心致志的进行着传统年画的创作。从事绘画创作已30多年的隋桂芳,六七岁时就对家里墙上贴的年画十分感兴趣,多少年的学习打磨与沉淀使她的绘画技艺日趋成熟,所描绘的年画形象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胶州传统年画传承人隋桂芳说:“从小喜欢画画,小时候对家里墙上张贴的年画有兴趣,会拿纸笔照着画。有时候到别的村里走亲戚,看到人家有画家堂,灶王像的,就站在边上,看人家画,看着迷了叫都叫不走的。回到家自己也会凭着记忆,尝试着去画那些人物什么的。那个时候可能也就六七岁吧。长大后发现自己对于这种传统年画的喜爱依然很执着,拜了梁光绪老师为师傅,老师看我的确是真心喜欢,就把一些重要的技法一点一点的教我,老师说我有这个天赋,也算是鼓励我吧。”
传统年画,线条、花纹、色彩等相对比较简单。而隋桂芳的绘画,在保留了传统年画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国画元素,增强了传统年画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效果。
胶州传统年画传承人隋桂芳说:“对我来说有三点,第一就是构思初稿,需要不断的改,反复的调整,要花费好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其次就是人物的面部五官的处理,别的画的再好,脸没有画好都是白搭,看人先看脸嘛。最后就是直线,有些画面,尤其是有建筑一类的,会有很多的直线,这个因为你毛笔它是软的,不能说直接比在尺子上画,需要借助一个支点,一个硬的笔杆或是什么来画这个直线,所以就不好把控,一条线画歪了,那么整张画也就毁了,这个也是非常考验功底的。”
隋桂芳介绍,在过去人们通常会一进腊月门就开始着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年画更是家家必不可少的物品,每个房间贴上几张,瞬间那个年味就有了。最早的年画是门神,古代用来避邪镇宅的,后来随着发展慢慢演化,大部分是以吉祥,纳福为主题,表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现在有好多小孩子对于年画了解很少,甚至完全陌生的。所以为了不让他从人们的记忆里变淡,消失,想着有机会的话让咱们这个胶莱年画走进校园,在幼儿园,或是学校开展一下这个课题,让小朋友了解年画,从而喜欢咱们的年画,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胶州传统年画传承人 隋桂芳说。
记者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