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抗生素、消炎药,到底有什么区别?

日期: 来源:蓬莱城市管理收集编辑:蓬莱城市管理

 流言

日常生活中的家庭常备药,像阿莫西林、头孢、红霉素等药物,其实都属于抗生素。还有许多人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混着吃也没关系。两者究竟有何不同?

分析

什么是炎症?

炎症,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实际上,炎症是身体受到某种刺激所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表现,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也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反应。

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炎症发生,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原因)是炎症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但炎症也可以不是因感染而起。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免疫反应性因素等。物理性因素如外伤、烫伤、紫外线灼伤等。化学性因素包括外源性强酸、强碱、内源性毒性物质等。免疫反应性因素包括超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所以,感染和炎症有时存在因果关系,但是炎症并不等于感染。

什么是消炎药?

在医学上,消除炎症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抗炎药物之一,具有消炎、镇痛、退热等多种作用;所以它们可用于治疗关节炎、痛风、疼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等,此类抗炎药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是可引起机体炎症、疼痛和发热的内源性化学物质。

由于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是非处方药,尤其注意别过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有不良反应,包括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等。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使用相关。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用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以上时,再增加用药剂量并不能增强其效果,可是药物毒性反应将明显增加。

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具有消炎、抗过敏、抗休克和退热等多种作用。因此,它们被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无镇痛作用,主要包括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合成、抑制炎症细胞迁移与增强抗炎细胞因子合成等机制抑制炎症反应。

这类药物由于是激素类药物,有一些副作用,还可能掩盖一些症状,影响对疾病的判断,所以也不能乱用,要遵医嘱谨慎使用。

什么是抗生素?

只有感染引起的炎症,才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以前称为抗菌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可能都服用过阿莫西林、头孢之类的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只能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完全无效。一般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此外,抗生素也没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如何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被误称为“消炎药”是我国抗生素被过度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促进产生超级耐药菌,从而导致免疫力低下患者发生难以治疗的感染。那么,如何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其一,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出现炎症反应,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明确为细菌性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若为病毒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炎症,贸然使用抗生素,不仅起不到作用,甚至会延误病情,还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其二,明确细菌性感染,在服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感觉好转后不应贸然停药。需按医师开具处方完成治疗疗程,不足疗程的抗生素使用会诱导耐药菌的产生与繁殖。有的患者会觉得吃了两天抗生素,症状好转了,那就不用服药自己慢慢就好了,实际上很容易病情反复,并且出现耐药现象。

其三,不应贸然使用高级别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生素。不了解感染领域的患者会觉得贵的、高级别的抗生素效果好;还有一类患者是想早点好,那就几种抗生素一起吃,实际上对病情恢复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会诱导细菌产生对高级别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耐药。

其四,不应交替服用抗生素。有的患者家里囤了多种抗生素,但所剩都不多了,他会认为反正都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那么就今天服用一种抗生素,明天又服用另一种抗生素,实际上更容易诱导耐药菌的产生,以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结论

抗生素和消炎药的药理机制迥然不同。细菌感染时会引起机体发生炎症反应,而抗生素是用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当致病菌被清除后,其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自然也会逐步消失。因此,会让人们产生错觉,抗生素即为消炎药。然而,抗生素并不针对炎症本身,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致病菌,是间接起到了消炎作用,不能将其称为消炎药。尤其当“发炎”不是细菌感染(如真菌、病毒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起到消炎作用,反而会发生不良反应。

来源|淄川融媒、新华网

传稿|张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 幽门螺杆菌治疗不到一年又复发,怎么办?

  •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实习生 张璐受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其中成年人感染率为32.7%、儿童感染率为11.4%;成人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近40%,儿童为23.3%……近日,江苏
  • 【世界肺炎日】预防肺炎 守护健康

  • 2023年11月12日是第15个世界肺炎日,主题为“认识肺炎 重视肺炎 预防肺炎”。2009年11月2日全球近百个组织和机构组成的联盟——“全球消灭儿童肺炎联盟”就发起并确定每年的1
  • 别让哮喘要了命!

  • 哮喘,全称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哮喘的发病机制依然没有完全明确,仅知道它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哮喘患者气道的炎症反应会造成气道的阻塞,从而
  • 认识炎症性肠病

  •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里急后
  • 如何应对妇科感染和炎症

  • 妇科感染和炎症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它们可以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腹痛等,并且可能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这些感染和炎症可以通过保持良好
  • 脸上长痘痘的原因

  • 大家常说的痘痘,也就是痤疮,是一种多发病,主要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在皮脂溢出的位置(面部、胸背、T区)。 什么是痤疮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痤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抗生素、消炎药,到底有什么区别?

  • 流言日常生活中的家庭常备药,像阿莫西林、头孢、红霉素等药物,其实都属于抗生素。还有许多人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混着吃也没关系。两者究竟有何不同?分析什么是炎症?炎症,就是
  • 山西晋城出台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近日,晋城市出台《晋城市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围绕三位一体交旅网、功能融合运输网、数字平台出游网、联合监管网“四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