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潮声丨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功入轨!中国民营火箭因何上天?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执笔 曾杨希

一枚中国民营运载火箭创造了历史。  

7月12日上午9时00分,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产于浙江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

夏日的中国西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潮新闻记者见证了难忘一幕:随着火箭腾空,观礼台上,观礼嘉宾和试验队员、工作人员们凝神屏息,目随箭动。一会儿过后,火箭入轨的消息传来,人们瞬间卸下紧张的神情,笑脸舒张开来 。大家欢呼雀跃、击掌相庆,沉浸在来之不易的成功的喜悦之中。

2022年12月,朱雀二号遥一火箭首飞,因发动机二级管路异常遗憾未能入轨。半年之后,朱雀二号再次腾空,顺利入轨,这是中国商业航天的应变能力,也是新兴行业发展的向上之势。

不光是蓝箭航天,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涌现出多家专注于火箭研制的民营企业。它们不断探索,各具特色,怀揣着中国商业航天奔向太空的梦想与执着。

朱雀二号遥二火箭资料图 蓝箭航天 供图

从0到1:商业航天这条路有多难?

民营运载火箭要上天,比想象中难。

业界公认,这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领域。因为运载火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结构设计、生产工艺、燃料注入、发射入场、脱离时机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容易导致整个任务失败。

典型的知名案例是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美国SpaceX。其研制的首枚火箭猎鹰1号在第四次发射才成功入轨;猎鹰9号在实现可回收重复利用前,也失败了多次;备受关注的星舰,目标将人类送上火星,首飞数度推迟后,今年4月20日在奔向太空的途中爆炸。

再看国内,以蓝箭航天为例,早在2018年夏天,朱雀二号就首次对外揭开神秘面纱。潮新闻记者在北京见证过那一刻,凭借“以液氧甲烷为动力燃料”及当时“在研运力最大”等标签,它吸引了广泛关注。

动力系统犹如心脏,是火箭的核心。蓝箭航天CEO张昌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有动力系统是自己的,火箭才是自己的。

蓝箭航天从一开始就自己造动力系统,把液氧甲烷作为燃料。这种方案不仅成本低、易获取、效率高,而且环保性强,是民营火箭的理想选择。然而,此前关于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业界并无成功经验。这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企业自力摸索。

为此,蓝箭航天在浙江建了火箭组装测试车间,还在山坳里修了试车场,让自主研制的发动机“天鹊”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点火试车。

商业航天之路,想要成功没有捷径。2022年底,蓝箭航天发射了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一火箭,然而因二级游机故障,遗憾未能入轨。

即使失败的风险始终伴随,也要坚定不移走下去,才有望看见胜利的曙光。

“谁将成为首枚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一直以来,这是商业航天备受备注的业界之问。如今,朱雀二号遥二火箭直上云霄,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中国答案。

张昌武把这看做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他说,这个历程成功验证了产品方案,证明了蓝箭航天具备批量化交付的能力,是一家值得被支持的企业。

朱雀二号遥二火箭资料图 蓝箭航天 供图

十年筑梦:中国民营火箭因何而生?

近十年来,中国民营航天异军突起。其中,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深蓝航天……许多专注以火箭发动机及整箭研制的企业诞生。它们因何而生?

这要从我们所处的现实说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空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

比如,“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6G网络建设需要卫星组网;在基础设施测绘、环境监测等领域,需要卫星来遥感;海陆空交通运输、精准农业、智慧城市等建设需要卫星来导航……这些实际需求背后,离不开火箭将各式卫星送上太空。

同时,赛迪顾问的研究数据显示,近地轨道最多可容纳大约6万颗卫星。但国际上,轨道资源向来遵循先到先得原则。因此,许多国家在积极部署发射卫星,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占座位”。在这方面,民营火箭可以为运力提升贡献力量。

再比如,人类都渴望奔向太空,太空旅行、深空探索等也需要火箭作为运载工具。

此外,航天中藏着技术进步的巨大宝藏。可能你早就听说过,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家里的吸尘器、脚上穿的跑鞋,都源自于航天领域技术的突破。业界公认,全球约80%的工业材料来源于航天科技。但即使如此,航天领域依然后还有许多技术未能移植到其他工业领域。因此,“国家队”之外,“民营队”还可以为航天技术转化能力提供补给。

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发布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民营企业正式涉足火箭研制与发射。

十年筑梦,中国民营火箭不断取得突破。例如,此次,朱雀二号遥二火箭发射,实现了液氧甲烷火箭首次入轨,为中国民营火箭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截至目前,星际荣耀的四级小型固体商业运载火箭双曲线一号进行了7次发射,虽然也经历过失败,但今年4月的发射中,火箭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星河动力旗下的小型固体商业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共进行发射5次,共将19颗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一位业界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商业航天处在“政策放开,资本流入”的黄金时期,且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从成长性来看,火箭发射服务发展空间大,在2030年内将实现快速增长。

朱雀二号遥二火箭资料图 蓝箭航天 供图

期待未来: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在民营航天领域,SpaceX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2002年成立以来,它创造了诸多民营火箭的历史——将美国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完成了火箭的回首再利用、完成过一箭发射143颗卫星……

但世界上仅有SpaceX是不够的。未来的航天,需要更多民营力量的参与。这其中,中国民营火箭的表现值得期待。

想要在商业航天领域做得更好,提升运力和降低成本是两个重要业界共识。张昌武表示,这也是蓝箭航天努力的方向。未来5年,蓝箭航天将把朱雀二号和正在研制的可复用火箭打造成运力足够大、成本足够低的精品火箭。

潮新闻记者还了解到,在朱雀二号遥二奔向太空之时,朱雀二号遥三火箭正在位于浙江的基地进行总装,公司计划以首批次的三发火箭去验证整体设计和性能。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星河动力除了谷神星一号,正在突破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目前,其研制的智神星一号已经总装下线,预计明年下半年进行首飞。

天兵科技也正在研制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天龙三号,预计明年五月试飞。

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二号是一款小型液体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 1.9吨。它以液氧甲烷为燃料,刚刚过去的7月5日完成了火箭动力系统试车。

2022年5月,深蓝航天的星云-M1号试验箭完成了公里级垂直回收飞行试验 。之后,企业对外公布,未来将采用与入轨火箭相同的全尺寸试验箭进行高空回收试验,并计划在2024年底前实现中国可回收运载火箭的商业化运行。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国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张昌武表示,从客观现实来讲,中国不管是国家队航天还是商业航天,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都要支撑好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建设,“不管从能力上还是客观现实上,我们都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扮演好这个角色,做好这个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北京时间2023年7月12日9时00分,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第2次飞行。 (
  • 四川上半年民营经济税电指数高于全省面上水平

  • 7月10日,2023年上半年“民营经济税电指数”首次对外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民营经济税电指数均高于全省面上水平。“民营经济税电指数”是四川税务部门充分利用税电大数据“快
  • 2023年上半年四川省民营经济税电指数发布

  • 7月10日,四川省税务局联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工商联、国网四川电力公司首次对外发布2023年上半年“民营经济税电指数”。“民营经济税电指数”是四川税务部门充分利用
  • 请“上天”的导师指导论文,有几种方法?

  • 前不久,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桂海潮的研究生们来到了《开讲啦》的演播现场,向桂老师隔空喊话:即使老师“上天”了,课题组的同学们都有在积极地推进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请老师放心
  • 鄂尔多斯:发挥职能作用打造规范和谐营商环境

  • 鄂尔多斯市司法局以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共有73家律师事
  • 提升“两个健康”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本报济宁讯(记者王粲)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介绍我市提升“两个健康”水平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近年来,市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青岛:多彩活动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

  • 暑期已至连日来青岛市各级各部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渠道拓宽未成年人暑期生活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健康、文明、安全的暑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