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市民参事丨掌握“离线休息权”,到底有多难?

日期: 来源:济南日报收集编辑:济南日报

 

  下班以后回复钉钉、微信消息,已经成为很多“打工人”的常态。这算不算加班?

  近日,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对“隐形加班”的判决案例,这是全国首例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的案例。虽然赔付劳动者的金额并不多,但却能写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原因就在于它背后的问题普遍存在——所谓的“加班文化”和“隐形加班”问题,是很多“打工人”难以逃避的现实,也是心中难言的痛点。

  下班后的“离线休息权”,还握在你的手里吗?

  离开办公室≠下班

  “打工人”周末照样忙碌

  每年岁末年初,都是“打工人”小高最焦虑的时候。小高在一家私企担任设计师工作,负责企业产品宣传册、产品包装、各类海报的设计工作,每年12月还要设计新一年的台历、挂历。虽说是本职工作,但每到这个时间点,小高就会被不分白天黑夜的电话狂轰滥炸。

  “设计稿需要好多领导审核把关,往往是我一早交稿,有些领导半夜才给审核意见。好不容易定稿,还要催促各部门统计印刷数量,有人半夜12点给我发消息问东问西。终于到了印刷环节,印刷厂还要一遍遍发信息、打电话核对颜色尺寸,大周末还要我去拿样品……”看似在工作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设计工作,其实给小高带来了无数烦恼,甚至对手机产生了焦虑,生怕响起铃声,“在公司领导眼里,我只是设计了一份日历,其他‘隐形工作’却是我自己默默承担的,想要加班费都张不开嘴。”

  从事金融行业的陈先生也被“隐形加班”折磨。

  “我们的工作需要对接很多部门和客户,大家的时间凑不到一起,只能利用下班时间沟通,本来我离开办公室就得晚上8点左右,每天回家路上都要回电话、回微信。”陈先生说,现在自己每个周六上午开电话会已经成为常态,电话会里布置的任务在周一到来前就得完成,这种高压状态让他喘不过气。最近,陈先生因陪护生病的母亲,休了入职五年来第一次年休假,却不得不徘徊在医院的走廊里继续电话里的加班。

  “隐形加班”已经是很多上班族的生活常态。“最讨厌非工作时间发微信来布置工作,又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回个电话是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但是会破坏一整个周末的好心情。”“24小时为工作待命,却从来没人提过加班费的事儿。”社交平台上,各种吐槽刷了屏。

  “加班文化”潜移默化

  远程加班成常态

  你觉得哪些现象可以被称作“隐形加班”?

  近日,济南日报记者发出了关于该话题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工作沟通或协作、在非工作时间处理工作邮件或文件、在非工作时间接待客户或开展业务活动、在非工作时间参加公司会议或培训等,都是大家认为的“隐形加班”。认为自己经常“隐形加班”的受访者占62.9%。

  为什么“隐形加班”成了上班族的集体“痛点”?源于“加班文化”的潜移默化和办公方式的改变。

  “我觉得造成‘隐形加班’成为常态的原因,首先是‘加班文化’盛行,‘大厂’曾经宣扬的‘996’‘007’还有‘大小周’,其实影响了很多企业和单位领导层的思维,总认为加班就能提高效率,‘卷’过同行。”陈先生说,自己所在的金融机构就曾有一段时间,各部门之间互“卷”加班时间,某部门每到周六全员到岗,其他部门就会担心领导觉得自己不如他们努力,于是出现了“晚上9点才能离开办公室”“元旦假期统一加班”“周末轮流到岗值班”等各种风气,甚至为了等合同里的一个数据,都要全部门整整齐齐。

  小高则认为,是互联网时代办公模式的改变,让加班入侵了生活。“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很多工作都可以线上沟通,大家人手一台电脑,甚至找不到不加班的理由。”小高说,为了让她在家里也能出设计稿,公司还给她配了一台打印机放在家里,看似福利,其实是枷锁。“钉钉、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办公软件的兴起,让‘打工人’在休息时间失去了自由,不论在逛街、吃饭还是陪伴家人、短途出游,一则会议通知就能让你和领导面对面。”小高无奈地表示,这种形式的加班,既没有实际的工作成果又没有上班打卡记录,自然也就没有补偿。

  全国首例“隐形加班”案件

  保护“离线休息权”

  就在很多人对“隐形加班”无计可施,甚至担心维权会“得不偿失”的时候,一则案例给“隐形加班”划了红线——

  今年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一起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工作牵出的“隐形加班”案件。该案是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问题的案件。这起案件的原告是劳动者李某,他起诉公司向其支付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12月11日的加班费。李某所主张的加班内容系其下班后,在微信或者钉钉等软件中与客户或者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付出的劳动。但被告的公司却认为,这不属于加班。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在部分工作日下班时间及休息日利用社交媒体工作,已经超出了简单沟通的范畴,该工作内容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体现了用人单位管理用工的特点,应当认定构成加班,据此判决某公司向李某支付加班费3万元。

  该案判决创造性地提出“提供工作实质性”原则和“占用时间明显性”原则作为对“隐形加班”问题的认定标准,顺应了数字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趋势,切实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候选案例。

  这则案例让“下班后回微信算不算加班”再次挂上了热搜榜,“此处有掌声”“‘阳间’新闻”等点赞刷了屏。有人说,针对网络时代“隐形加班”现象,法院将下班后利用微信付出实质性劳动依法认定为加班,保障了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也有人称当事人李某为“孤勇者”,因为一般劳动者并不敢于冒着与企业撕破脸的风险去维权。

  你认为“隐形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隐形加班”也是加班,需要支付劳动所得。

  维权依旧存在困难

  企业该为员工多想一点儿

  遭遇“隐形加班”想维权,会一帆风顺吗?

  山东乾谷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丽娇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应当及时通知员工并经员工同意。可见,下班后劳动者依法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即便有打卡记录,往往也由用人单位掌握,所以劳动者主张‘隐形加班’补偿时,往往存在举证困难。如果企业采用钉钉打卡的方式,建议劳动者截图保留记录,维护自我权益。”赵丽娇直言。

  “干老师这一行,根本不可能主张加班费”“看来医院是‘法外之地’”“我可不想丢工作,忍了”等相关话题下的评论区,很多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工作性质、生活压力等原因,让他们只能接受“24小时待机”的现状。

  “我认为企业应该多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对加班制度、加班酬劳等有更明确的规定。其实很多时候劳动者不是不能接受加班,而是不能接受无休止的压榨,只要规定合理、不亏待员工,为了绩效、晋升,大家还是愿意适当加班的。”一位受访者表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最重要的除了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遵守双方的契约,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军心”,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被无数网友称为“神仙公司”的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曾进行演讲,并怒斥“加班文化”,“在胖东来,加班就是不行。加班是在剥夺别人的时间,占用他人的成长机会。这是不道德的。加班是对人格的剥削之一。”劳动者并不奢望“遍地胖东来”,但也渴望被更真诚地对待。

  街  采

  受访者 许女士

  我觉得现在“隐形加班”的情况挺多的,比如非工作时间回复客户的信息,或者突然的工作安排,劳动者往往担心得罪公司,敢怒不敢言。我认为应该有相关的条例明文规定“隐形加班”的概念,保护劳动者权益。

  受访者 王先生

  “隐形加班”之所以很难维权,跟加班怎么界定、怎么补偿没有写进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合同中有很大的关系,即便劳动者想维权也没有依据。我觉得这一点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管,避免合同漏洞损害劳动者权益。

  受访者 陈先生

  现在远程办公非常普及,有些企业也采用居家办公的模式,所以上下班的时间逐渐模糊了,“隐形加班”的现象就会更多。不过我认为这个概念也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岗位特点进行细致的划分。

  微观点

  劳动者有权对“隐形加班”说不

  光明网

  无独有偶,最近上海也公布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一家公司因频繁要求员工晚上下班时间参加策划会、周末去外地参加培训,被员工起诉。法院审理后,判决公司支付员工平时延时、休息日加班工资1.2万余元。

  这两起案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让无数打工人点赞,不仅是因为大家苦“隐形加班”久矣,更因为对于强制性的“隐形加班”,哪怕员工清晰地知道它有违劳动法,也不敢去公然反抗,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再者,下班后的线上工作很难量化,占用多少时间才算加班,劳动者心里可能也没有底。而经由这些案例的判决,“隐形加班”的相关分歧得以明确,劳动者的合法权利被捍卫,给广大打工人依法维权提供了强大的底气。

  所以,要减少“隐形加班”,不仅要明确它的法律性质,明确加班时长的计算规则,减少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更得不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比如,要畅通投诉举报机制,让劳动者在面对不合理的无偿加班要求时,能够有畅通的维权渠道;再比如,要加大劳动监察执法的力度,对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的违法违规企业,加大惩戒处罚力度,倒逼它们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当然,这两起案例对广大劳动者也是一个提醒。下班后回复工作消息,如果成为一种工作常态且占用了大量时间,那就不要忌惮,要果断依法主张权利。劳动者敢对不合理的加班说不,用人单位才不敢乱来。

  企业不能滥用强势地位

  钱江晚报

  近年来,因为在网络软件上办公算不算工作的事,屡屡引发纠纷,引起社会关注。无论从员工权益保护的角度看,还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劳动形态变化、化解纠纷角度出发,都需要及时将其纳入合法合规的通道。

  北京将“隐形加班”写入法院工作报告,并在司法实践上的探索有所突破,对员工而言自然是好事,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维权有了依据。这也会提醒企业注重管理边界,尊重员工的私人生活,谨慎打扰。有些企业规定员工24小时不停机,需要随时回复;有些企业把团队建设活动安排在周末,美其名曰培训……这些偷梁换柱的做法其实也是“隐形加班”的一种。

  员工需要理解企业的难处,企业也需要看到员工的付出。尊重是双向的,企业不能滥用强势地位,不能不分场合时间,都要求员工无条件服从。如果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外付出劳动,企业也需支付相应的加班费用。司法上的破题其实也是在为企业提前排雷,避免劳动争议,为规范化铺路。只要依法办事,企业完全可以从中受益。

  神回复

       网友@祎只小困橘:老师就没有不加班的,除非直接把手机关机。

  网友@快乐网友小匙:能不能管管不双休还有没五险一金的公司?

  网友@长生:敢这么告的“打工人”真的很有勇气,因为可能会被之后应聘的公司“隐形避雷”。

  网友@嵩嵩保温杯:那可太多法外狂徒了。

  欣视界

       正视“隐形加班”尊重“离线休息权”

  “人不在公司,活儿还在身上。”这是如今多少上班族的现状?

  梳理网友们的留言,不难发现“隐形加班”以各种形式出现——明明是下班时间,有的用人单位仍理直气壮地利用微信、钉钉等线上软件给员工布置新的工作任务,甚至加上一句“明天上班前要完成”,还刻意忽视“隐形加班”的事实;有的公司要求员工在下班或者周末休息时间参加各种业务培训,甚至强制参加团建,变相“隐形加班”……

  站在“打工人”的视角看来,只要是在用非工作时间处理工作问题,且不是偶发的、突然的,而是长期的、有计划的,就是加班,本质上是对员工休息权的侵害。诸多专业人士、律师都谈到,在数字化办公越发普及的现在,“隐形加班”正在入侵劳动者的私人空间,而这些往往是劳动合同无法体现的,维权就显得尤为艰难。

  可喜的是,类似案例的公示,标志着法院开始正视并处理网络时代“隐形加班”的问题,上班族不必再为此忍气吞声。法律逐渐明确“隐形加班”的各种界限,不仅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更是为了提醒企业管理者善待员工、善待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的伙伴。

  期待“离线休息权”可以重回上班族手中。

记者:文/图/视频 曹雅欣
编辑:张钰
校对:孔群芳

  


相关阅读

  • 春节长假,加班工资怎么算?速看→

  • 春节长假即将到来,如果劳动者选择坚守岗位,加班工资该怎么算?记者了解到,加班工资分为两类,最高的一类是在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当天加班的,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
  • 以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开新局”

  • 新年伊始,大庆油田采油五厂第六作业区从生产运行、安全培训等方面开足马力筑牢根基,以“亮剑出鞘”之势引领全区广大干部员工责任共担、目标共进,以实干扛起新担当、以实绩
  • 玉塘街道加强部署春季征兵工作

  • 近日,玉塘街道召开2024年春季征兵工作暨兵役登记部署会,精准部署2024年春季征兵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提高站位,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季征兵任务。会议传达学
  • 红旗岭农场:注推“强力针”打造“全能岗”

  • 近日,北大荒集团红旗岭农场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度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以榜样的力量凝聚起全体党员干部建功立业的磅礴伟力,农场第二管理区书记工作室受到表彰并作了
  • 延吉市卫健局召开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培训会

  • 近日,延吉市卫生健康局组织召开202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培训会,延吉市市属各医疗机构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会议
  • 努力打造鹿山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 大会现场“我们以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干好今年工作?用一个词就是‘战斗’。”在1月27日召开的鹿山街道2024年工作项目化部署暨战斗动员大会上,鹿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俞国林如
  • 消防宣传进社区 平安相伴千万家

  • 临近春节,针对冬季火灾特点,切实加强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工作,石家庄市长安区桃园镇都市怡景社区近日联合长安区消防救援大队在小区开展“消防宣传进万家 平安相伴你我他”消防演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市民参事丨掌握“离线休息权”,到底有多难?

  •   下班以后回复钉钉、微信消息,已经成为很多“打工人”的常态。这算不算加班?  近日,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对“隐形加班”的判决案例,这是全国首例裁判文
  • 多省份正部级干部调整,多人跨省履新

  •   近日,多名正部级官员履新,多人跨省履新。  1月25日下午,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进行大会选举。廉毅敏当选为省政协主席。此前,廉毅敏任河北省政协主
  • 集体经济创收益 村民群众享福利

  • “走,上村委会去,合作社给咱分福利了!”1月28日,一场福利发放大会让长垣市樊相镇大张庄村提前进入过年模式。盘鼓表演、扇子舞、农民运动会、送福写对联......当日,大张庄村党支
  • 小土豆成了农民致富的“金豆子”

  • 驻报全媒体记者 弓华静1月26日,机器轰鸣,大型土地平整机和播种机穿梭在广袤的土地上,位于河南遂平县褚堂街道办事处的土豆小镇8000亩马铃薯示范基地迎来了播种旺季。为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