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17年前宁波日报上的“寻师”旧闻,牵出跨越42年的师生情

日期: 来源:甬派客户端收集编辑:甬派客户端

刊登在2006年9月7日《宁波日报》4版上的《寻找原旗杆巷小学陈倩倩老师》的报道。照片由徐丽敏翻拍

《寻找原旗杆巷小学陈倩倩老师》,这是刊发在2006年9月7日《宁波日报》上的一则新闻。


那一年,《宁波日报》发起一项“寻师·感恩”行动。读者许海映想起了小学时的班主任——陈倩倩老师,特来寻师。遗憾的是,因岁月阻隔,当年未有回音,相逢没能如愿。

没想到,时隔17年,事情有了转机。

偶然发现的“寻师”旧闻

今年8月13日,诸先生与十几位小学同学相约小聚,他们都是原旗杆巷小学1974届的学生,至今仍保留着不间断的联系。

他们原先与陈倩倩老师并无交集。因原马鞍巷小学撤并,他们被归到了原旗杆巷小学,陈老师成了这群“半路”而来的学生的班主任,一直把他们从四年级带至六年级毕业。

1974届毕业班的集体合照上定格着学生们稚嫩的面庞,跨越近50载,他们如今汇聚在了名为“六(二)班”的微信群中。

这次小聚后,作为班长的诸先生开始思索如何筹备2024年毕业50周年班级大聚会的事情。

“为什么叫旗杆巷小学?”满怀对母校的回忆,诸先生的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个疑问,于是他在浏览器中搜索,跳出的链接中,“寻找原旗杆巷小学陈倩倩老师”的字眼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看到内容的来源是《宁波日报》后,诸先生特意前往宁波图书馆“翻阅”当年的报纸,果然在2006年9月7日4版中找到了这篇报道。

报道中,许海映诉说着对陈老师的感念——

“在旗杆巷小学读书时,班主任陈倩倩老师给了我们姊妹俩无微不至的关怀,永生难忘。她在附近副食品公司食堂搭伙,中午放学就领我们两姊妹去吃饭,这个食堂的小菜又好又便宜,整整有两年时间。”

“从那里(家:编者注)到旗杆巷小学要过一座浮桥,陈老师主动提出陪我们上学。记得有一次风雨非常大,伞也撑不开来,潮水很大,浮桥又高又陡,陈老师就把我们两姊妹紧紧抱在一起,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对岸。”

原旗杆巷小学1974届六(二)班毕业照。

“寻师”的学生,老师至今记得

不是同届学子,诸先生与许海映并不相识,要说他们之间的关联,那便都是陈老师的学生。

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距离决定联络的频次。而忙碌的生活与奔走,让联系失了紧密,甚至慢慢断了。“我和陈老师之前的联系也不多。2005年左右,教师节的时候,有了联系方式,给陈老师打电话问候,后面有一年听闻陈老师身体不太好,我和另一位同学上门看望。”诸先生说。

一通电话、一次拜访,诸先生与陈老师建立起经常的联系。同学聚会,他也作为代表,邀请陈老师和学校的其他任课老师参加,陈老师若无法出席,就将照片发给她。

当诸先生机缘之下看到这则“寻师”旧闻,便第一时间将消息发给82岁高龄的陈老师。陈老师看过后竟然还清晰记得这位学生,比诸先生小7届。她在微信中回复:“许海映和许江映是双胞胎姐妹,是我的学生又是邻居。1979年,我们两家搬进了(原)江东区教师大楼。后来她们小学毕业后搬走了,失去了联系。我在宁波时不知道这篇文章。现在过去了这么久时间,也不知道她们的消息了。”

回忆之余,陈老师非常感动,也有遗憾,希望能找到这位学生,再续师生情缘。

就这样,无意间,一纸旧闻,揭开一段往事,牵动两处情思。

跨越42年的师生情,期待再续

或许有人疑惑,为什么2006年那次登报寻师没能如愿?

在当年的报道中,许海映说,“后来我们家又搬迁了,陈老师的家也拆了,旗杆巷小学也拆了造‘乐购’,不知道她现住哪里。”

双方都不知各自去向。在诸先生的印象中,陈老师也历经数次搬家。而在10年前,陈老师跟随女儿移居日本,随着年事渐高,来回路程颠簸,近几年回甬频率更低了,机会亦变得更加渺茫。

原旗杆巷小学1974届六(二)班学子春游

看到许海映寻师的故事,诸先生心中的怀念之情蓦然升起,甚是想念那段岁月,“每到上音乐课,陈老师在一架很旧的木制风琴上弹出声乐,我们齐唱的时候,真的是天真烂漫幸福。陈老师是用她的文艺特长,来提升我们班的凝聚力。”

和诸先生一同接受采访的还有车先生,他们是同班同学,在谈到陈老师时,他真切地说:“陈老师对我们的好,是纯粹的好。”

“阳光”“会弹会唱”“比较活跃”“对学生很关心”,是1974届学生对陈老师的共同印象。一届接着一届,面孔虽变,师情未变。

或许,陈老师对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照顾,正是当年许海映“大张旗鼓”寻找恩师的缘故。如今,已经42年未曾联系的这对师生,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圆了念想。

期待——她们在这场双向奔赴中再续师生情。

2018年六(二)班师生聚会。


相关阅读

  • 花小·教育||用“心”启萌,从“一”开始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这风轻云淡、满载收获的秋之时节,为表达对一年级新生的热烈欢迎,让孩子们愉快幸福地走进小学校园的人生新阶段更有仪式感。9月1日,花园口小学举行
  • 德州天衢新区尚德小学新生入学仪式感人场景多

  • 鲁网9月1日讯(记者 赵洪斌 通讯员 吴芸 邢凌云)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大人眼里虽然是一小步,可在孩子眼里却是妥妥的“一大步”。不但同学多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花园”更大啦、更
  • 你好,“萌新”!十堰一年级新生来报到

  • 近期,十堰市各小学迎来了一年级新生。校园里,精心设计的“迎新”仪式别出心裁,为孩子们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茅箭小学8月31日,茅箭小学以“立下鸿鹄志、逐梦新征程”为主题,举
  •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小学部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 常德日报记者 江一舟 通讯员 宋立香 魏来 文/图 经过精心筹划和周密部署,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小学部校区正式投入使用。8月30日至31日,该校小学部2000余名学生陆续到校报到,9月1日
  • 走出大山看世界

  • 走出大山看世界——国寿安保基金帮扶甘肃会宁杨湾小学“筑梦北京”研学之旅圆满举行天刚蒙蒙亮,25名师生从甘肃会宁出发,乘坐高铁一路向东疾驰。车厢内,甘肃省会宁县党家岘乡杨
  • 北京百万中小学生今起开启新学期

  •   本市百万中小学生今天起迎来新学期。新校名、新校址、新学校……新学期里,中小学校格局焕然一新。  今年3月,海淀区九一小学正式加盟海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昨天举行
  • 河北涿州:新学期,我们开学啦!

  • 视频摄制:邱骥 张超2023年8月31日8时许,河北涿州刁窝小学门口,伴随着学校广播中传来嘹亮的歌声,在学校校长和老师的欢迎下,附近村民李雷的女儿和同学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校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亚帆中心:乘风破浪的一天

  • 亚帆中心:无线电检测  记者 马振 蒋曼儒 见习记者 江涵   “海浪偏东,浪高0.5米,涌向东南,涌高0.4米,可以比赛!”8月30日,宁波象山亚帆中心根据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演练的
  • 如果抑郁了,怎么办?专业医生教你正确认识它

  • 前不久,一位知名歌手因抑郁症在家中轻生去世,不仅让人感到悲痛,更引发了大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近日,由温州市委网信办主办的温州辟谣举报平台特别策划栏目——《健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