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扬帆出海”!崇州非遗“潮”向世界

日期: 来源:今日崇州收集编辑:今日崇州

 



端午假期,由成都市青羊区文化馆、崇州市文化馆、青羊区非遗协会主办的2024青羊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周在成都市青羊区文殊坊启动。活动现场,一群外国朋友沉浸式体验了来自崇州的道明竹编、枇杷茶等非遗项目。

活动周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8大主题30余场活动,让市民游客全方位了解与体验非遗。

沉浸式体验   国际友人盛赞崇州非遗

活动现场,我市的道明竹编、怀远藤编、枇杷茶、汤麻饼等多项非遗集体亮相,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游客纷纷驻足于此,感知崇州非遗文化焕发出的新活力。

“崇州道明竹编的手工艺品,很有意思、很有魅力,也很好看!从它身上也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特别之处。”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游客Aziza指着衣服上的竹编芙蓉花胸针告诉记者,“今天在活动现场感受了各种各样的非遗技艺,而崇州的这个道明竹编工艺品是我最喜欢的。”

来自哥伦比亚的年轻小伙儿碧落则表示,崇州的枇杷茶让他很惊艳。“跟绿茶的涩不同,枇杷茶有着红茶的甘甜,巴适!好喝。枇杷茶让我再次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事实上,国家级非遗道明竹编和

成都市级非遗文井江枇杷茶制作技艺,

并非第一次受到国际友人的赞誉。

“一片叶子” 香出国门

今年5月10日,“崇州枇杷茶”就曾惊艳亮相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首届“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招待晚宴。在晚宴助力中法文化交流的专场慈善拍卖会上,四川竹里牧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捐赠,采自约1200年古老乔木茶树并严遵古法工艺制作的200克瓷罐装崇州枇杷茶“竹里斜阳”,更是以3.1万欧元的惊人价格成交。

“这个价格我觉得是实至名归,因为这样珍稀的古茶树它就值这个价。所以当时在现场听闻最终的拍卖价时,我是激动又开心的,说明我们的枇杷茶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在当天的拍卖活动现场,来自崇州的成都市枇杷茶技艺非遗传承人、成都工匠马艳进行中国茶道表演,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一同品鉴崇州枇杷茶。崇州枇杷茶以其特有的果香蜜韵和异香萦绕的饱满芬芳,赢得现场国际友人的热烈掌声。“当时在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Very good’,因为我们古枇杷茶树做的茶,回甘,很甜,也很滋润。”马艳表示。

中国枇杷茶主要原产地在四川崇州,是中国乃至世界珍稀的茶树品种。因其叶片肥大,形似枇杷树的叶片而得名,其中又以大叶枇杷茶最为珍贵。1965年,崇州枇杷茶被列入中国21个优良茶树品种,1985年被四川省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四川省第一批茶树良种,2009年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获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近年来,崇州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发展的枇杷茶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也为崇州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枇杷茶经济”快速发展,一株株枇杷茶树成为崇州一道道靓丽风景线,一片片枇杷茶山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与此同时,崇州还将枇杷茶同当地特色产品有机结合,开发出枇杷茶香米、枇杷茶白酒、枇杷茶蜂蜜和枇杷茶火锅等等,同时也把道明竹编和怀远藤编的元素融入到枇杷茶的包装,实现了枇杷茶的多元化发展。

如今,崇州枇杷茶凭借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世界独有的珍稀价值、甘香清冽的绝佳品质,赢得各国友人一致青睐,已经销往荷兰、卡塔尔、法国等国。“这算是一个很大突破吧,也希望通过‘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中国,有崇州;在崇州,有枇杷茶。”马艳表示。

“一根竹篾” 连接世界

崇州道明竹编也于今年5月6日在法国巴黎参展。这是一场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法国国家奥林匹克和体育委员会、法国职业足球联盟以及法国多家艺术机构共同主办的“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展示超过200件来自100多位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的精品佳作。其中,来自崇州的“竹编梅花镜”入选其中,以精湛的技艺、巧妙的创意,富有美学质感与艺术表现力,向国际友人解读着“天府乡居”中的智慧和匠心。而这,也并非道明竹编第一次走出国门。

“道明竹编已经先后去到俄罗斯、卢森堡、英国、美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道明竹编代表着中国传统手工艺,每一次走出国门去向全世界讲述中国非遗故事,我们都是很自豪的,因为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的代表性传承人的杨隆梅,先后与沃尔玛、maxmara等品牌链接跨界发展,将道明竹编带上国际舞台,将国外的见闻和感触融入竹编作品创作中。她感言,“我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去看看世界的梦想。”2023年,杨隆梅结合市场、打破常规,在带领团队打开局面的同时,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600多万元。

“每次出去,我们都有不同的收获。目前,我们工作室就有两个在谈的国外订单。一个是纽约的一个餐饮协会,他们正在向我们求购一些符合他们品牌的文创作品和室内装造项目;还有一个是韩国那边的公司,我们正在给他们制作一款用瓷胎竹编编织的瓶子,上个月已经完成打样,接下来就将进入到具体的商务洽谈环节。”杨隆梅告诉记者。

有2000多年历史的道明竹编,源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的崇州道明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今,道明竹编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装饰艺术等场景,发展出立体竹编、平面竹编、瓷胎竹编三大体系,150个大类近千个品种,先后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奖等数十个国家奖和国际奖,竹编产品销往超过120个国家,拓展出竹文创、竹装饰、竹研学等“竹经济”。

此外,崇州还坚持“活态传承、品质提升”理念,引入中央美术学院、澳大利亚竹产业研究院等院所,建成中央美院传统工艺工作站、中英创意设计实验室等平台,与40家文创设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设计师联盟,让乡村的竹编文化,走上了国际的艺术舞台。

探索创新   踏浪前行“潮” 未来

怀远藤编、元通清明会、金鸡风筝轧制技艺、崇阳大曲传统酿造技艺、廖家木雕......在崇州这片土地上,众多非遗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深深嵌入这方水土的文明脉络深处。截至目前,崇州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7项、市县级以上非遗项目28项。

近年来,崇州不断探索非遗文化创新发展“密码”,激发非遗创新活力,让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不仅助推传统文化“扬帆出海”,更成为引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尚。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崇州非遗发展喜人,吸引了更多的新生代传承人加入其中。同时,我们的出口量也在稳步上升,依托第三方平台,我们走到了美国、欧洲、中东、日本、韩国等地,目前订单已有3000万元左右,有更多的人喜欢非遗,愿意享受中国文化、中国技艺带来的美好生活。”崇州市传统工艺促进会会长白静波表示。

昔日,中国的瓷器、丝绸等通过古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以商贸活动为载体,文化交流在古丝绸之路沿线蓬勃开展,中国匠人的高超技艺获得一致认可。如今,非遗传承人们依托新政策、新机遇、新路径,拥抱新设计、新平台、新市场,为非遗产品开拓出海渠道、争取更多应用场景,让中国非遗更好地融入世界人民的生活。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崇州一直致力于挖掘非遗的时代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尤其是近几年,全市非遗项目蓬勃发展,让“指尖技艺”成为“指尖经济”,将非遗资源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非遗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崇州正尝试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些地方特色逐步实现“全球化”,向世界打开一扇认识崇州的窗口的同时,也让多样的非遗产品走出国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非遗故事。

文、图:王佑涵 王冬 媒资库


相关阅读

  • 枇杷树下枇杷客

  • 五月中,塘栖枇杷丰收,朋友相邀手摘枇杷,一品鲜甜。她住在塘栖深处。前庭、后院遍植枇杷。午后的温阳,斜缀枝头,果实分外金黄。人在树下,额头微汗,却不觉溽热,只顾曲身翘首,觅食熟果。
  • 丰乐乡这件“烦心事”解决了!

  •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近日,位于丰乐乡三星村半山腰,一座容量180立方米的蓄水池格外引人注目,随着潺潺的水流声,水正源源不断的灌入蓄水池,满满一池的蓄水,不仅解决了三星村村
  • 塘栖民间手艺人重塑枇杷产业链

  • 正是塘栖枇杷最甜的时候,今年的塘栖枇杷你吃过了吗?今年的塘栖枇杷季,亲朋好友间除了分享鲜甜可口的枇杷,还有临平老刀百匠工坊民间匠人们的塘栖枇杷系列美食也是十分火爆,它们有
  • 嘉鱼新街镇:水果飘香采摘忙

  • 本报记者 王麒 通讯员 梁宁掌上咸宁报道“好的,明天过来采摘”“打包好20斤油桃,自取”……5月17日,记者走进嘉鱼县嘉多宝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只见合作社负责人张梅芬正忙于
  • 最高补贴8000元/辆!崇州汽车消费补贴来袭

  • 昨日,记者从崇州市商务局了解到,崇州市即将推出2024年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最高补贴8000元/辆!据了解,活动日期为5月22日至6月30日,补贴总额500万元人民币,按照先购买、后补贴,先到先得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扬帆出海”!崇州非遗“潮”向世界

  • 端午假期,由成都市青羊区文化馆、崇州市文化馆、青羊区非遗协会主办的2024青羊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周在成都市青羊区文殊坊启动。活动现场,一群外国朋友沉浸式体验了
  • 临平区育才荷花小学开展端午系列实践活动

  • 五月初五,端午佳节,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育才荷花小学开展了万“粽”同心 “益”起成长迎端午系列实践活动。主题讲座端午讲堂上,老师通过展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