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助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3位市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

日期: 来源:莆田发布收集编辑:莆田发布

生命健康产业是莆田市重点打造的12条产业链之一。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多举措推进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服务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局。市人大代表们纷纷立足自身岗位,积极履职尽责,助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连日来,记者走访3位市人大代表,记录他们助力产业发展的故事。

余鸿侠:主动担当补链强链

6月1日上午,在莆田博普医疗设备贸易有限公司医药仓储项目工地,市人大代表、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余鸿侠查看建设进度,协调具体工作。该项目总投资2.3亿元,一期主体完工,二期正在启动建设。

“仓储项目实际上很难盈利,但要实现莆田医药产业的发展,项目作为产业配套就必须上。”余鸿侠告诉记者,当前莆田缺少第三方医药仓储企业,该项目将填补相关空白,进一步补齐产业链条。项目投用后,不仅可以服务于全市医药企业,更是为未来打开医药电商渠道、发展医药电商产业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莆田市高度重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完善产业‘拼图’,是我作为来自医疗企业的人大代表应起到的引领和担当”。

博普是福建中闽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余鸿侠不仅是博普公司总经理,也是中闽医药的总经理。作为一家深耕生命健康产业数十年的老牌企业,在莆田市大力实施民资回归工程、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服务水平的背景下,中闽于2004年回乡投资创业,办起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医药企业。2011年,留学归来的余鸿侠从父辈手里接过了企业发展的“接力棒”。

“生命健康产业中,医药行业专业性强,对供应链水平要求高,对人才层次需求高。”十几年来,余鸿侠在工作、调研中,不断思考着产业发展路径。特别是当选市人大代表后,他更是积极参与大会闭会期间的调研活动,主动参与生命健康产业工作,利用企业资源和自身人脉,为产业招商贡献力量。

此外,余鸿侠还充分担当企业家社会责任,在此前仙游县发生新冠疫情期间,连夜响应政府倡议,发动各种渠道调集应急物资,多方辗转送达抗疫一线。去年底,在社会面出现抗疫药物短缺的情况下,他拿出公司储备的相应药物,全部捐赠给医院、学校和政府部门等。

“市人大代表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不是一种待遇,而是一项使命。”余鸿侠表示,他将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市委“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工作部署,继续为莆田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企业优势,为莆田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刘华兰: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扎根基层近30年,努力为改善医疗民生鼓与呼。自2020年底当选为市八届人大代表以来,荔城区医院副院长刘华兰坚持履职尽责,密切同群众联系,为人民发声、为发展建言。

“您对我们血透室的功能和服务还有什么建议吗?”6月5日上午,当记者见到刘华兰时,她正在医院肾内科同前来就诊的病人家属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记者看到血透室装修得整洁明亮。“现在使用的血透室是我们去年改扩建的,环境和设备都得到了优化,病人体验十分满意。”刘华兰告诉记者,荔城区医院历史较久,建筑、设备相对陈旧。作为覆盖黄石、北高、新度三镇数十万群众的唯一一家二甲医院,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走进门诊楼,这里修缮一新,各科室门口摆放着省级专家的简介和坐诊时间,群众在护士的引导下有序排队就诊。“我们投入大量精力改善院区环境,新病房大楼已进入装修阶段,又争取专家坐诊,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专家号。”刘华兰说,1994年,因工作分配,她从重庆老家远赴秀屿区医院工作,2009年又来到荔城区医院,随即参与到院区提升建设工作中去。

近年来,她先后主导了医院新病房大楼、行政楼建设,又在工作制度上深入思考调研,完善就诊流程、深抓服务管理,群众满意度日渐提升。疫情期间,她带着医护人员坚守抗疫一线。

长期在一线工作,刘华兰对莆田市基层医疗事业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与同行的交流和外出学习的过程中,她对民营医院在政策、人才、科研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后,她积极参与“代表活动日”活动、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调研,密切同群众联系,倾听了解莆田市广大民营医疗机构管理者心声。

基于对行业的深刻洞悉,在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她提出《关于大力推进社会资本办医的建议》,就明确社会资本办医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并完善社会资本办医持续发展的有利政策、提升社会资本办医的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快速作出回复,针对建议内容给予积极回应。

“市卫健委的回复令人满意,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刘华兰表示,她将继续扎根一线,坚持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让群众满意,同时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帮助解决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助推莆田市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郭雅丽: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市第一医院新院区落地秀屿,将极大改善秀屿的医疗条件,这是秀屿人民翘首企盼的大好事。”6月1日下午,市人大代表、秀屿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干部郭雅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今年初,在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郭雅丽提出了《关于加快莆田市第一医院新院区项目建设的建议》,被作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办理事项。

市第一医院新院区选址秀屿区清塘大道与岭美街交叉路口,建筑面积约30.4万平方米,计划编制床位数1200张,是莆田市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

郭雅丽告诉记者,建设市第一医院新院区,能进一步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布局,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新建城区和基层延伸;能大幅提升莆田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完善高铁新城及周边区域医疗资源配套,覆盖辐射沿海近百万人口,弥补当地医疗资源总体不足、服务能力有限的短板;能强化市第一医院作为三甲综合性医院的区域龙头带动作用,拓展并深化“一院多区”发展模式。

采访当天,郭雅丽正带着疫苗接种宣传册,来到笏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讲。“扩大科学接种疫苗的知晓率是疾控干部的天职,我们经常组织健康教育宣教下基层。”郭雅丽说,在下乡宣教的过程中,她发现因为宣教方式、地点和人员安排方面的局限性,宣教覆盖面往往还不够全,疾控工作的知晓率还不够高,于是她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通过建设宣讲团、改进宣讲方式促进基层健康教育的建议。而在下乡开展宣教期间,她常常听到群众提到“到市区就医诸多不便”等情况。

“秀屿区作为人口大区,目前仅有两家二甲医院,不能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郭雅丽了解到,当前莆田市正加快推动高铁新城片区建设,规划在片区内建设市第一医院新院区,群众对项目进度很关注。于是,她提出了建议,立刻得到各方重视。市卫健委、市发改委、秀屿区政府均及时作出答复,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并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群众所思所盼,即是代表所言所为。”郭雅丽表示,她正在调研了解莆田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的问题,计划在明年两会期间提出建议。

(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周凌瀚 实习生 陈月月 林娉婷 文/图 编辑:周晨)

相关阅读

  • 单车咖啡大叔将赴上海求诊

  • 烟台山“单车咖啡大叔”刘运平的命运,牵动着不少福州人的心。6日不到5小时,水滴筹上爱心涌动,为刘运平汇集20万元爱心捐款。7日,刘运平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动态称,他决定赴上海求诊,
  • 湖北利川开展急救知识讲座进校园活动

  • 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掌握正确急救方法,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及意外伤害的应急救护和自救互救能力,6月6日下午,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妇委会、院团委联合利川市第三民族实验小学
  • “医”路同行 感恩有你

  • 6月6日上午,一场简朴又温馨的欢送仪式在公共卫生科开展,工会副主席带领党办、人事科主任前往,为即将退休的职工送上了美好祝福。 “您几十年如一日投身医院的卫生健康事业,爱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