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南时评 | 您好!新西善——初识“理想教育小镇”

日期: 来源:江南时报收集编辑:江南时报

今年5月,我欣赏到了一朵盛开于南京市南部新城的城建之花、社区治理之花,我对这个城市的发展有了一次新体验。

现代化城市扩容中,社区治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需在宜居、宜教、宜工、宜养、宜闲等方面具体落地。5月19日,我们一行在民进江苏省直工委的安排下,走进西善桥调研,初识“理想教育小镇”,体验了一下社区治理的新模式。之前,我仅仅走过路过“科技小镇”“软件小镇”“文创小镇”“民俗小镇”等,以“理想教育”命名的“小镇”还是头一回遇见。我猜想,这应当是红色基因的发酵,一次挖掘与传承的践行。

走近“小镇”,听说岱山新城是“飞来”的一座城,这又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岱山新城位于南京南部片区的西善桥街道,是配合南京城市改造,推进城市化进程,规划安排的拆迁安置区域之一。据悉,岱山新城约2010年启动,2015年居民逐步开始入住,99栋楼盘,3万多户,计10万余人。掐指算来,仅仅四五年时间,“空降”10万余人,多么惊人的数据呀!真的是南京“速度”才能成就“飞来”之说。

基于“新移民”安置,除了建筑、交通、商业、学校等硬件设施,软件方面,“小镇”社区治理成了头等大事。西善桥街道通过调研、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理论先导,创新设计出“理想教育小镇”的新理念、新抓手。

这里的“小镇”不是狭义的,而是宽泛意义上的区域。近来阅读罗伯特·伍斯诺的《小镇美国——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启示》一书,书中解释小镇应当具有很高“黏度”,人与人之间相互熟悉,有着小镇的身份认同等特质。且说:现在有些人把自己生活熟悉的区域也称为“小镇”,实际是城市一部分。本文所提及的“小镇”,仅是借用一个历史的源流(西善桥小镇),路名留“村”可以作证。小镇目前已经融入城区,即使岱山新城,也不例外,不是孤岛。新“移民”,从“熟人社会”突然走向“陌生人社会”,他们心里有不平衡、不习惯,矛盾与博弈常常发生。有关这些,街道生活保障部部长李逸在午餐时也和我聊了许多具体故事。如何把突然转变的“陌生人”,再迅速回归到“熟人”,这是摆在新社区治理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为此,西善桥街道展开主动、积极的引导,添加各种“黏合剂”,修补其“缝隙”,以迅速增加“黏度”,增进居民们的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他们从重教开始,夯实基础,立足可持续性。其眼光独特,精准治理,让我学习思考了许多。

绿色深浅交错的运动场上,小足球队员们上身着红色运动服,下身着运动短裤,正在训练基本的脚力。跑道上,一组一组男女学生,分别围绕一根长绳蹦跳,一人、两人、三人、四人,轮换进入又跳出。像这样跳长绳,我还是第一回见。

餐厅里,身着白色工装的“小厨师”们,忙得热火朝天,蒸煮煎炸,准备着班级里的一次盛宴。隔壁一排桌上摆着一盘盘“作品”,很是诱人。一行中,南信大邢国稳教授还兴奋地和“小厨师”合影,“小厨师”端着自己的作品,脸上露出笑容,心里也藏着一份兴奋。邢老师离开后,“小厨师”还热情地追出来,送上一块小甜点,让老师品尝,那是多么有“温度”的画面呀!

这些都是我们在岱山实验小学里遇见的一幕幕情景。这也是西善桥街道“理想教育小镇”建设的一个侧影。校长郭卫星介绍了办学理念,即“学会生活”。究竟什么是“生活”,学校用户外运动、开设劳动课程等多元的方式,全面探索,在实践中丰富其内涵。

学校追问“教育是什么”,得出的答案是“教育就是为生活而准备”。这看似不深奥,很朴实、很直白的观点,却诠释了教育的又一层含义,其折射出的“新西善”人的智慧,更加令人点赞。这让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今天,我在这里又看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学校还展示了学生走上央视节目《国家宝藏》的过程,他们把身边“竹林七贤”的考古发现搬上了荧幕,成为“国宝守护人”。看着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从小就立志守护国宝,守护、传承历史文化,“西善有我,岱山有我”,这让我们感到欣慰。这都是“教育”的成效呀!

在白家山名人铭园,雕塑家陈建华的“竹林七贤”巨型雕塑矗立园中央,外围220米的文化墙上有多位名人的碑帖。我特别注意到了言恭达先生的碑帖,隶体刻写,稳重有健,气韵有佳。24个字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西善桥倡导的“理想教育小镇”的硬核。

铭园打造是文化建设。以文化人,落实“教育”理念。他们不仅仅有“铭园”,还在大力推广阅读、设立开放大学、建立社团等方面花足了力气。这是我行走之外,分别从宣传片和书籍《画说西善》中了解到的一些信息。2018年,最美书店“初见之旅共同体”入驻岱山,在岱善润福城开业,给新城撑起了一盏灯,实现了一杯茶、一本书、一盏灯的文青之旅。之后,身为“书店控”的我又专程去书店坐了坐,享受了一杯茶的时光。

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就业要学知识与技能并举;文化环境营造要从历史资源中挖掘与传承;享老、养老要从社区着眼,下沉居民点,贴心温馨等……环环相扣,步步扎实。这也是我行走“理想教育小镇”亲眼所见的,也可以进一步梳理出一种新西善模式。

老龄化是社会一大现象,近来,我也尤其关注养老问题。我们走访了西善桥街道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参观了养老中心,有不少老人正在娱乐棋牌;女士们跟着老师做剪纸、插花等手工艺,从那专注和笑容中,可以体察到她们内心的愉悦。

在户外小广场上还遇见一个民间的舞龙队。一个业余爱好的团队,竟能有如此水平,很是不错。从舞龙队的细节中,我也窥见了“理想教育小镇”在释放“个性”情感上的注脚。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关注。我注意到了舞龙队员们的收尾造型,一个昂立的龙头,站得住,立得直,自信满满,非常之棒。

之后,我于6月11日专程来岱山体验了一次庙会(集市)。这是民俗的延伸,携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记忆着“乡愁”。民俗搭台,彰显特色,给就业铺路,为岱山IP赋值,是“理想教育小镇”内涵的又一大亮点。

结束调研后,街道副书记王志贤还特别为我推荐了西善桥范围内的几个养老院,这一小小的举动令我感动。有这样关心他人,热爱自己“小镇”的干部,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和社区居民同心同德,美美与共,把西善越建越美。

走马观花,半日很快就结束了。回来之后,继续翻阅蔡震绘著的《画说西善》一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西善之美,需要来一个“西善多日游”,方可收下全部。蔡震是一位文学记者,于2021年11月起,花费三个月的时间,骑着一辆电瓶车,走街串巷,纵横穿越,在西善留下许多轱轮印迹,真是一位有心人。他会写会画,一幅幅水墨速写、一行行行云流水文字,是字符也是音符,让我感受到美丽的乐曲一直萦绕在耳畔。

社区治理是一个大课题,我已经注意到了新西善的与时俱进,他们开始关注社区的未来,开始思考AI智慧赋能。“理想教育小镇”是一条将“陌生人社会”快速融入“熟人社会”的友善之“渠”。新西善的社区治理实践,书写了城市化进程的新篇章,我也被“融入”其中了。

您好!新西善。

(作者谢友宁系原河海大学研究员、民进会员)


相关阅读

  • 暴雪夜,男孩赌气离家之后……

  •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今天预报有大雪,邢警官出警要注意防寒保暖行车安全!”12月13日一大早,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嵩山路派出所辅警邢晓东,收到了市民陈女士发来的一条微信问候
  • 东沙湖基金小镇 连续“最佳”

  • 日前,母基金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度榜单,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商务区东沙湖基金小镇荣获“2023最佳基金小镇”,这是小镇连续四年获评该项荣誉。此外,小镇还于近日获评2023中国科技产
  • 周海媚工作室:海媚姐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我们沉痛的告知大家:海媚姐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1日离开了我们。愿天堂没有疾病,愿来生我们再相识!周海媚工作室2023年12月12日亲爱的海媚,希望你到
  • 2023江岸区科普智慧行第七场成功举办

  • 12月12日,由江岸区科协主办,武汉科技报承办的2023年“科普智慧行”活动顺利举办,来自二七街道、新村街道的50名科普工作者先后走进汉阳市政企业展厅、叶开泰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 “葱葱”之中,老孙来也!

  • “听,‘孙悟空’又喊起来了!”12月7日,冬日的阳光下,汀祖镇刘显村一片百余亩的耕地覆盖着薄膜,近百名村民蹲在地里种洋葱,人群里有人喊了句。 “稀了点,像这样,再栽深点。”寻声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服务有温度 保障有力度

  •  岁月流淌,掩不住军民浓浓鱼水深情。东港区现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3.8万余人,如何更好地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东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把双拥工作政
  • 东港区:非遗工坊助力非遗焕发生机

  • 12月13日,在日照市农民画非遗工坊,非遗传承人乔诺(右)在介绍农民画衍生文创产品。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47家非遗工坊,推出以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为
  • 石家庄出台河北首部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规

  • 石家庄出台全省首部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规二环内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有了“硬杠杠”12月13日,从石家庄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二环内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不得超过2.
  • 邯郸峰峰:“0号旅游路” 一路“生金”

  •   这段时间,邯郸市峰峰矿区的“0号旅游路”突然火出了圈,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打卡。  “0号旅游路”是条什么路?它紧挨着跃峰渠,2017年通车,全长26公里,途经3个镇15个行政村,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