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雅鲁藏布江畔的美丽蝶变:千亩荒地变良田

日期: 来源:西藏主要新闻收集编辑:西藏主要新闻


火车经过茶巴拉村时,我经常看到有旅客用相机、手机对着窗外拍照,这在以前是看不到的。”拉萨市曲水县茶巴拉乡茶巴拉村的护路员拉巴说,他在这里守护铁路快两年了。

今年3月,茶巴拉村开垦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近千亩荒地。半年时间过去,近千亩荒地已变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一棵棵玉米长势喜人,即将迎来丰收。

变身

850亩荒地种上了玉米

从拉萨出发,沿着雅叶高速拉萨段行驶约1.5小时,就到了茶巴拉村。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青稞垛仿佛连绵不绝的小丘陵,微风送来阵阵玉米穗的清香,满载玉米秸秆的农用拖拉机忙个不停。

茶巴拉村第一书记丁增格来介绍,茶巴拉村以农业为主,全村共有耕地5300余亩,常住人口约1300人,劳动力870人。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3月,在曲水县包村副县长顾宝要的牵线搭桥下,茶巴拉村委会与西藏空港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垦茶巴拉村沿雅鲁藏布江沿岸1500亩荒地的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西藏曲水藏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实地开荒,茶巴拉村雅鲁藏布江沿岸有850余亩土地种上了玉米,预计今年可收获玉米秸秆饲料约2000吨。

开荒

改良土壤清理石头

说起开荒时的情形,西藏曲水藏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洛珠达瓦记忆犹新:“我们每天组织公司全体职工和村民共计30余人,出动挖掘机、破石机、拖拉机等机械设备,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因为挖石头,机械设备坏了好几台。清理完石头,部分土地由于沙化严重,仍然无法种植庄稼。”

“去年我们曾在这里种过苜蓿草,但几乎绝收了。为了改善这块荒地的土质,之前村里尝试了各种办法,收效甚微。”茶巴拉村3组村民尼玛卓嘎说。

洛珠达瓦打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挖石头的视频。“荒地里的石头太多了,有些石头甚至有几吨重。为了捡石头、挖石头,我们每天从村里雇佣十几人来干活。”洛珠达瓦说,“日复一日,石头终于清理得差不多了,大家以为看到了希望。等我们抽水浇地时,却发现沙质土壤根本存不住水。水浇下去,地马上就干了,垦荒再一次陷入困境。”

浇灌

沿江沿村完善灌溉系统

为了解决沿江土地沙化的难题,西藏曲水藏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立即召集干部职工和村民代表,研究制定治理土地沙化的方案。经过多次商讨,大家决定先解决土地灌溉的问题,修建沟渠,保证今年种植庄稼的土地可以浇灌,后续再通过栽植苗木、改良土壤等方法,尝试多途径解决土地沙化的问题。

西藏曲水藏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次仁顿珠每天要在这片荒地上从早工作到晚,最初浇灌土地时,他们直接从雅鲁藏布江抽水,雨季到来后,抽水泵都被大水冲走了。于是他们从村里的地下机井中抽水,并修建沟渠,直接将水引到田间地头。

“解决了灌溉的问题,今年5月份,我们开始在雅鲁藏布江沿岸尝试种植玉米,用作畜牧饲料。”洛珠达瓦说,期间,职工和村民们还从村里拉来了牛羊的粪便,作为改善土壤的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沃度。从铺地膜、播种,到施肥、除草……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经过四个月的时间,玉米终于长到了一米多高,有些秸秆上还结出很大的玉米棒。

茶巴拉村村民巴珠全家有5口人,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老母亲体弱多病、需要人照顾。巴珠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来到村里的玉米地打工,“这里离家不远,打临工比较方便,一天可以挣到150元。”巴珠一边说一边整理浇水的管子,“现在浇水可方便多了,修了水渠,水直接引到田间地头。今年的玉米马上要收获了,再给它们浇最后一次水,让玉米秸秆水灵灵的,叶子绿油油的。”

收获

预计产出玉米秸秆2000吨

走在雅鲁藏布江沿岸,眼前是绿意盎然的玉米地,让人无法想象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我们今年种植玉米850余亩,其中600余亩的玉米长势良好,预计可收获玉米秸秆2000吨。”洛珠达瓦说。目前,玉米秸秆陆续开始收割,拨打订购热线189 8900 2799,即可购买茶巴拉村出产的玉米秸秆畜牧饲料。

茶巴拉村村民仓拉说:“眼下正是玉米丰收的季节。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现在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村的玉米预计都能在霜降前完成收割,机械加人工作业,特别方便,确保每一株青饲玉米顺利归仓。”

西藏曲水藏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诺介绍,仅用5个月时间,他们将茶巴拉村的近千亩荒地变成粮仓,直接带动茶巴拉村1900余名农牧民就业,增加了21.6万余元收益。除此之外,该公司每年向村集体支付最低500元/亩的土地分红,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不仅助力茶巴拉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增加了茶巴拉村的村集体收入。下一步,西藏曲水藏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将与茶巴拉村一道,继续加大荒地开发力度,尝试种植其他适宜的农作物,争取将1500亩荒地全部变为良田。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相关阅读

  • 颗粒归仓保丰收!泰安举办玉米机收减损大比武

  •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6日上午,我市三秋农机生产暨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现场会在肥城市桃园镇西里村举行。秋粮丰收,机收减损是重要环节。比赛现场
  • “登海1996”从“芯”出发扛起玉米高产重任

  • 在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尧山镇的玉米品种“登海1996”观摩基地,一排排玉米挺拔而立、秆青叶绿;一个个果穗丰实饱满、籽粒金黄。“登海1996”用挺拔的身姿,俊秀的“长相”,让前来观摩
  • 玛纳斯县8.5万亩制种玉米开始采收

  • 昌吉日报讯(通讯员 瓦力斯江·乌马尔江)金秋时节,玛纳斯县8.5万亩制种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期,田间地头一片金黄,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进行采收。  9月10日,在玛纳斯县包家店镇
  • 阜康市8.34万亩玉米迎来采收季

  • 昌吉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云哲 通讯员 秦雪芳)9月19日,在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东湖中心村的晾晒场上,玉米种植大户李长福正在晒玉米,金灿灿的玉米摆出“丰收”字样,表达他喜悦
  • 嘉祥警方夜巡抓获“玉米贼”

  • 玉米是很多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一旦被盗辛苦的劳动成果就打了水漂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就惦记上了百姓的玉米妄图不劳而获9月21日,嘉祥公安成功破获一起偷盗玉米案抓获违法行为人1
  • 甘州:广袤田野唱响“丰收赞歌”

  • 连日来,甘州区的各乡镇田间地头到处一派忙碌景象,农民正忙着收获各类农作物,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眼下,金黄色已成为乡村的“主色调”,在沙井镇水磨湾村,农户们正忙着收
  • 庆丰收 促和美 | 示范田里说丰年

  • 农技专家在田地里进行测产。党永富展示示范田和对照田的玉米。示范田里玉米颗粒饱满。农技专家对玉米棒测重比对。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猛 任富强 文/图凉爽的秋风吹拂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雅鲁藏布江畔的美丽蝶变:千亩荒地变良田

  • 火车经过茶巴拉村时,我经常看到有旅客用相机、手机对着窗外拍照,这在以前是看不到的。”拉萨市曲水县茶巴拉乡茶巴拉村的护路员拉巴说,他在这里守护铁路快两年了。今年3月,茶巴
  • 茅箭区人民检察院:宣传公益诉讼 助力生态环保

  • 通讯员 郭涵洋9月26日,茅箭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主题开放日活动,1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代表、人民监督员和“益心为公”
  • 10月1日起!山东这里,全域全民免费乘公交

  • 为进一步改善民生福祉,倡导绿色低碳出行,让更多群众享受公交便利,经东营垦利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拟在垦利区实施全域公交免费项目,全民可以免费乘坐由垦利区自主运营的24条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