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全国妇联等七部门印发《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日期: 来源:北疆女声收集编辑:北疆女声

2023年8月7日,为实施好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充分发挥乡村工匠名师、大师在乡村工匠培育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农业农村部联合全国妇联等七部门印发《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自2023年起,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将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妇联等部门完成首批乡村工匠名师、大师评选认定工作。


目标任务

自2023年起,启动实施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力争到2025年底在全国认定百名乡村工匠大师、设立百个大师传习所,认定千名乡村工匠名师、设立千个名师工作室,弘扬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价值,活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顺应乡土人才成长规律,激发乡村工匠内生动力,扶持乡村工匠领办创办特色企业,打造乡村工匠品牌。


组织实施


根据《指导意见》,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妇联组成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推进小组(以下简称“推进小组”),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研究名额分配,协调推进乡村工匠名师、大师组织评选、赛事举办等事宜。原则上每年每个省份可推荐9—10名乡村工匠名师,西部省份可增加1—2人,根据乡村工匠名师评定结果,每年每个省份可从中推荐1名乡村工匠大师,西部省份可增加1人。


认定程序

范围


主要从县域内刺绣印染、纺织服饰、编织扎制、雕刻彩绘、传统建筑、金属锻铸、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器具制作等领域的省级乡村工匠名师中产生。各地可结合实际适当拓展范围。


认定条件


乡村工匠名师。国家相关部门联合认定的乡村工匠名师原则上从省级乡村工匠名师中产生,认定为省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优先。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具有丰富传统技艺设计、制作实践经验和较高艺术造诣,在技艺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获得至少1次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行业内省级以上比赛奖项,或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领办创办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经营的经营主体,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能带动一定数量农民就业增收。


乡村工匠大师。原则上从国家相关部门联合认定的乡村工匠名师中产生,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优先。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是技艺传承中公认的代表人物;获得至少1次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行业内国家级比赛奖项,或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已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认定程序


推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会同教育、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妇联等相关部门,按照年度名额分配和认定条件推荐乡村工匠名师、大师人选。拟推荐人选要如实填写《乡村工匠名师、大师推荐表》,并附3000字左右推荐材料。各地报送前应征求公安、生态环境、税务、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意见。要对拟推荐人选逐级考察审核,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并于每年6月底前向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报送乡村工匠名师拟推荐人选,9月底前报送乡村工匠大师拟推荐人选。


复核。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负责收集汇总各地乡村工匠名师、大师拟推荐人选,由推进小组严格认定条件,按照分管范围领域进行复核。


公示。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对通过复核的拟推荐人选在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


认定。公示无异议的人选,由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相关部门分别认定。


支持措施


支持技艺传承。支持乡村工匠名师、大师设立工作室、传习所,开展师徒传承,提升技艺水平。对技艺设计提升能力强、带动县域产业发展、带动脱贫人口就业增收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作室、传习所,经个人申请或组织推荐,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推荐,由推进小组认定为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


支持技能培训。教育、文化和旅游、妇联等相关部门将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开展的技能培训纳入专项研培计划和专班培训,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实施乡村工匠专门研培计划。


支持产业发展。支持乡村工匠名师、大师领办创办经营主体,鼓励申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富民贷”等各类金融支持政策;对吸纳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的,按规定落实相关就业帮扶政策。


支持品牌培育。鼓励乡村工匠名师、大师弘扬技艺、开发精品、创设品牌。鼓励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挖掘乡村工匠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策划设计水平,提高品牌价值和竞争力,打造乡村工匠产品品牌、劳务品牌。


支持评先评优。对传承传统技艺较好、产业带动效果明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乡村工匠名师、大师,优先推荐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在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等表彰中予以适当倾斜,增强其获得感和荣誉感。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编辑:吴日东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相关阅读

  • 安丘市:“蔬乡果缘”,衔接乡村振兴结硕果

  • 今年以来,安丘市把衔接推进区建设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人才培养、就业带动、巩固成果六大内
  • 文旅交融唱响诗与远方

  •   8月12日,在岚山区高兴镇白云村,村民正在进行戏剧创作排演。  该村挖掘文化新动能,通过乡村大舞台、学习强国线下体验基地,使群众积极参加“大家创”“大家唱”“大家演”
  • 秀美小山村里的幸福家园

  •   走进莒县龙山镇柏崖村,蓝天白云相伴,青山绿水环绕,与整齐划一的村庄相映成辉,一幅和谐秀美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柏崖村位于龙山镇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属于比较典型的
  • 守人文和谐 促乡村振兴

  •   近年来,延长县人民法院黑家堡法庭深入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通过多方联动、巡回审判和法治宣传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持。2022年,黑家堡法庭新收案件同比下降
  • 传吴歌遗韵,促乡村振兴

  • 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前沿科学技术的创新,也要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村振兴也是时代发展的一大主题。面对非遗吴歌传承困难、乡村振兴迫在眉睫的情况,2023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的2
  • 京津冀、东北等地洪涝灾害救援行动简报(十)

  • 8月2日10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河北严重洪涝灾害,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8月4日、5日,针对黑龙江、吉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先后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8月
  • 浙江湖州:加强法治乡村建设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建设法治乡村。近日,司法部“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采访团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基层镇村,深入了解当地法治乡村建设发展情况。从坚持走“绿水青山”成功之路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眉山公安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 筑牢生态屏障 严守耕地红线  本报讯(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熊勇)昨(15)日,记者从眉山市公安局获悉,近年来,眉山公安结合公安主责主业,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以“零容忍”的
  • 山西吕梁:装备制造产业“链”出新高度

  • 山西鹏飞集团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全景图。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全明 摄一批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一次次重大投资持续加码……在吕梁大地,一波波项目建设热潮不断掀起。近
  • 地理语言学:推动区域方言研究走向深入

  •   区域方言指地理上一片连续的分布区域内所包含的方言,它与单点方言相对。区域方言研究以某一区域为范围,探究这一区域内方言的特征,比较区域内不同地点方言特征的差异,探讨方
  • 宜昌花溪路站前段主线桥首墩完成浇筑

  • 极目新闻通讯员 缪俊 赵志忠 欧建国8月15日,由中国一冶承建的宜昌高铁新城项目子项—花溪路宜昌北站站前段主线桥首墩完成浇筑任务。至此,花溪路剩余标段的墩柱作业已全面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