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沃野田畴 欣欣向荣

日期: 来源:洛阳日报收集编辑:洛阳日报

在孟津区送庄镇十里头村牡丹种植基地,种植户直播销售盆栽牡丹(资料图片)
洛报融媒记者 李卫超 摄

鹰嘴山上露营地,黄河岸边赏美景(摄于新安县仓头镇)
洛报融媒记者 梅占国 摄

河洛乡村夏日,格外忙碌,也格外精彩。

耕耘沃野田畴。收割机隆隆驶过,351万亩小麦颗粒归仓。收好麦,种好秋,乡亲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享受多彩田园。时令鲜果缤纷上市,特色山珍质优价低。清爽的伏牛山迎来乡村旅游旺季,民宿、露营、研学等新业态市场火爆。

特色产业红火起来,带动乡村建设连片提升。供排水一体化扮靓了乡村,乡里中心让家门口的服务更加便利。

建强副中心,乡村必振兴。这些年,洛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实际创造性实施“151”工作举措和“4+2”重点工作,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以连片推进促进全面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让农民收入有了新提升、乡村建设有了新突破、基层治理有了新变化。

导向

富民增收贯穿“三农”发展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审视洛阳乡村振兴实践,富民导向,始终贯穿“三农”发展全过程。

如今,以特色农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以技能培训增加工资性收入、以“三变”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以金融赋能破解资金难题,洛阳农民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

一方水土,育一方物产。

放眼中原,洛阳特色农业独树一帜。上戈苹果、新安樱桃、伊川小米、栾川山珍,都是响当当的“豫农优品”。

“土特产”如何产生“高效益”?洛阳一手抓土地流转、结构调整,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一手抓三产融合、业态创新,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如今,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发展模式,洛阳绿色杂粮、中药材、优质林果、食用菌种植规模分别达到110万亩、105万亩、168万亩、3亿棒,山村“土特产”变成增收大产业。

现阶段,外出务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大头。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洛阳鲜明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由劳务社会向技能社会转变。去年以来,全市开展订单式培训32.67万人次,洛阳汉服妆造、家政服务等劳务品牌成为就业“金招牌”。

老话讲“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为了破解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创业资金难题,洛阳把农村金融作为保障性举措,全面推行“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并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分担银行信贷风险,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路径

集中连片推进全面振兴

炎炎夏日,嶕峣山下,洛宁县小界乡苇山村的密林幽谷之间,自有一方清凉天地。从破败山村到微度假综合体,苇山村旧貌换新颜。

蝶变的不只是苇山这个“点”,当地还以生态为依托、以片区为单元,集中推进乡村建设,统筹布局露营、民宿、采摘等多元业态,带动整个“面”发生由表及里的提升。

抓“点”带“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法论。纵观乡村发展历程,各地曾集中资源打造了一批试点,发展不平衡问题亟待破解。

对此,洛阳审时度势,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由试点先行转向连片推进,通过以强带弱、联动发展等机制,统筹谋划片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城乡融合发展和公共服务提升,推进乡村全面提升。

在推进中,洛阳深刻把握农村人口转移和乡村演变趋势,实事求是推进乡村建设,坚决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

两年多来,洛阳以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为突破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县城和中心集镇建设为抓手提升城镇功能品质,让乡亲们看得见美丽、感受得到宜居、体会得到幸福。

乡村建设塑形,乡村运营赋能。当下,以民宿经济为抓手,洛阳加快推动乡村旅游迭代升级,建成7个民宿集群,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迈向新境界。

保障

服务进村凝聚党心民心

穿过古朴的牌楼,毗邻二里头遗址的圪当头村乡里中心十分亮眼。

在这里,党群服务中心不设柜台,干部群众直接“面对面”;养老、托幼、购物等功能集中布局,方便贴心;特别是依托二里头文化优势和针织产业优势,设立产业共富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技能培训中心,引领“针织+汉服+电商”发展。

建设乡里中心是洛阳完善农村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创新之举。如今,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便民融合化”的原则,全市近70%的村庄建成乡里中心,一站式满足“一老一小一青壮”的服务需求,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以乡里中心为阵地,洛阳全面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创新实施乡镇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镇选村培”农村发展党员制度、村干部工资增长机制,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过硬、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截至目前,全市创建农村“五星”支部66个、“四星”支部372个、“三星”支部1116个,“三星”及以上支部占比达到54.3%。

广袤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踏上振兴之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树立富民导向,集中连片推进,河洛乡村的振兴之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

洛报融媒首席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张君

来源:洛阳日报

相关阅读

  • “移”网何以绘乡愁--看共同富裕的“青海实践”

  • 近年来,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以下简称:智家中心)联合中国移动青海公司积极投身青海建设,以“一根根网线”勾勒出青藏高原腹地联通外界的时代画卷。这画卷,是青海走向共同富裕
  • 华山论见丨多措并举加快农村数字化进程

  •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
  • 寻找国产“县城剧”

  • 近两个月,国产剧里的县城出现了两种面貌,有时是杀人的刀,有时是救人的药。以近期播出的几部剧为例,《微暗之火》的主线,是侦破清水镇里最美丽的女子南雅的“弑夫”案,但观众也会随
  • 淮安淮阴区:淮高镇两淮村端午节活动丰富多彩

  • 近日,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两淮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包括包粽子、掼蛋、象棋、跳绳等多种趣味比赛,还有哑铃、臂力器等健身
  • 铁路:连接未来,绿色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铁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中坚力量,不仅大幅提升了人们出行的便捷性和效率,还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沃野田畴 欣欣向荣

  • 在孟津区送庄镇十里头村牡丹种植基地,种植户直播销售盆栽牡丹(资料图片)洛报融媒记者 李卫超 摄鹰嘴山上露营地,黄河岸边赏美景(摄于新安县仓头镇)洛报融媒记者 梅占国 摄河洛乡村
  • 【新警培训】入列扬帆路,训练正当时

  • 为淬炼新警警务实战技能,切实增强履职尽责能力,景德镇市公安机关新警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转眼快一个月过去了,让我们跟随镜头看看这批新警的学习生活吧。铁杵成针,理论学
  • 北站路年底主线贯通!

  •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北站路(八钢公路-机场高速)项目作为自治区重点项目之一,目前正在加速建设。该道路工程预计今年11月底主线贯通。届时,不仅将打通乌鲁木齐国际陆
  • 陶勇:携手呵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

  • 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国家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要求着重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的眼健康问题。当天,北京
  • 名家推荐||项见闻《端午怀远之龙舟赛》(北京)

  • 有水的地方便有舟,有龙的地方便有龙的子孙 ,龙舟——是龙的民族拼搏向上的精神图腾端为始午为阳节是召集令 从汨罗江的源头开始一字排开 把血脉里,骨子里传承的不屈 借一次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