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赤坎华侨古镇、龙舟赛、台山粽接连“亮相” 央视连续报道 江门何以“抢镜”

日期: 来源:江门发布收集编辑:江门发布

端午假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频频将目光投向千里之外的江门。

6月9日,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关注端午假期赤坎华侨古镇游人如织的盛况,以及侨乡浓厚的端午节日氛围;6月10日,江门(开平)国际龙舟邀请赛开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进行线上直播;当晚,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江门龙舟,展现龙舟竞渡魅力和侨乡传统文化内涵。

我们不禁问,江门何以“抢镜”?

龙舟竞渡 盛况空前

今年在江门,一场场激动人心的龙舟盛事让扒龙舟这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绽放光彩:2024年蓬江棠下端午龙舟会现场,27艘蓬江棠下龙舟和1艘凤艇齐聚天沙河,上演了闹端阳的喜庆景象;江门(开平)国际龙舟邀请赛现场,24支标准龙舟队伍分公开组、开平组进行500米直道竞速比赛……

龙舟竞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体育精神内涵。每年五六月份,尤其南方多水之乡,人们从四面八方而来,相聚于这项盛大的全民运动。赛场之上,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破水而出,劈波斩浪,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节日的氛围感在此刻达到顶点。

江门既是水乡,又是侨乡,530多万五邑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分布在145个国家和地区,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扒龙舟之于江门,既是一项全民热爱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更是一条联结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纽带。

今年端午,江门用一场场特色龙舟文化活动,把海内外华侨华人与祖国、与江门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少人更是不远万里回乡参加这一盛事,让龙舟成为留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以及侨胞留住乡愁的一条紧密纽带。

秘鲁侨胞罗贵稳时隔多年回到家乡,观看了江门(开平)国际龙舟邀请赛。“在现场助威呐喊,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和兴奋。”罗贵稳说,自己在龙舟文化熏陶下长大,对龙舟有一种质朴深厚的感情,他将把龙舟精神传到海外,让更多人爱上龙舟文化。

推开时间波浪,古老的龙舟在惊涛骇浪中前行……龙舟竞渡,盛况空前,引发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主动策划 讲好故事

龙首沉浮,水花四溅,一条条龙舟如蛟龙出海,破开碧波,快速前行……6月10日10时左右,江门(开平)国际龙舟邀请赛正式开赛,欢呼声、呐喊声、锣鼓声汇聚潭江河段,气氛十分热烈。

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策划了《勇立潮头大湾区》端午特别节目,通过赛事转播+记者移动直播探访+“勇立潮头大湾区 总台文创加油站”等丰富内容,展现龙舟竞渡的激情和侨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天,不少市民、侨胞一家人围坐在家中,线上看龙舟赛,吃粽子,端午节气氛浓厚。据统计,超10个国家、省、市新媒体平台对本次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超2300万人次线上观看。此外,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省媒外宣平台、海外华文媒体以及“前店后厂”国际传播矩阵,江门向海外传播推介侨乡文化,与全球华侨华人共赏龙舟、共庆端阳,推动侨乡龙舟和端午文化出圈、出彩、出洋。

此次侨乡龙舟和端午文化出圈,除了有文化IP的助力外,还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敏锐的触觉和决策力、行动力。今年,市委宣传部主动策划,利用国家平台做好海外传播,持续打造“云赏端午”直播活动品牌,发掘侨乡浓厚的龙舟文化底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展现大湾区人勇立潮头、奋楫争先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江门守正创新、主动担当,探索建立“前店后厂”国际传播机制,加快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江门从“国际传播的先行地”,成为“国际传播的示范地”。“前店后厂”国际传播机制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2023年)》,是全省入选的2个案例之一;“对外传播中心”与“网红工作室”围绕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集中制作了一批融媒体产品,分层次、分对象推送到海外媒体、华人社交圈,有效传播了中国声音、展示了中国形象。

文旅融合 持续火热

端午假期首日,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刊播视频《广东江门赤坎华侨古镇:百年古镇风华再现 游客纷纷打卡》,关注端午假期江门赤坎华侨古镇游人如织的盛况和侨乡浓厚的节日氛围,点赞江门推动“百千万工程”以及传统古镇古村活化保护建设成效。借助央视主流媒体平台,侨乡历史人文故事被更多人所了解。

跟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的镜头,穿梭于赤坎华侨古镇之中,观众可以感受到20世纪初赤坎商贸繁荣景象和当时的市井生活。

台山粽属于广式粽子的一种,颇具名气,在广东甚至是海外,都有台山粽的销售店铺。6月1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再度聚焦江门台山粽制作:在中国侨乡广东江门,一种名为台山粽的粽子,以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风味,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对于旅居海外的江门人来说,台山粽是深藏在儿时记忆的味道,更是成了连接海内外侨胞的纽带,情牵四海。

江门是中国侨都,也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江门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级战略机遇,加强人文湾区建设,以打造“10张城市文化名片”为抓手,加快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为再造现代化新江门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放眼江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开平碉楼与村落、赤坎华侨古镇等颇具“侨”特色的文旅品牌持续火爆。

在城市更新上,江门注重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既彰显一方情怀、传承历史文脉,同时也创新文化产品供给、培育地方发展新动能,擦亮了侨乡文化金字招牌,更好地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以赤坎华侨古镇为例,为了保护古镇和古建筑并活化利用,我市对赤坎华侨古镇开展了大面积的修缮工作,在修缮的时候尽量保持建筑原有的历史机理,只对破损的地方进行还原和加固,修旧如旧,保留历史风貌以及侨乡建筑原有的样子。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供远方。眼下,江门打造“江门3.3精彩之旅”,发动全民参与、全民共创,让每一个市民成为城市的代言人,深度挖掘江门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看见江门、体验江门、喜爱江门。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相关阅读

  • 千龙湖号子“叫响”全国的背后

  • 千龙湖上,龙舟竞渡。望城融媒供图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姚宇超 长沙报道龙首向前、百桨翻飞,一艘艘龙舟在长沙市望城区千龙湖的水面划出一道道弧线。水上健儿吆喝着号子,驾
  • 延续数百年的广佛情 泮塘长龙回访盐步老龙

  • 盐步老龙举行游龙仪式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闻、王泽宝,通讯员袁迪摄影报道:在广州、佛山两地,每年端午节都有一个“龙船探亲”的习俗。端午这天,佛山盐步的村民会划着老龙舟去广
  • 龙舟竞渡 奋楫前行 “国潮热”为假日经济添活力

  • 桨板拍打水面,激起阵阵浪花,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里,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沿黄九省(区)暨山东省第
  • 襄阳龙舟竞渡,好汉出征汉江夺魁

  • 极目新闻通讯员 荷叶 郑新春 敖欢 李军龙舟竞渡,破浪争锋。端午时节全国龙舟大赛如火如荼,在湖北襄阳,虽然没有举办大规模的龙舟赛事,但是龙舟精神,却在汉江上接续上演。6月10日,
  • 2024宝泉端午龙舟赛开赛

  •   本报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琚铭洁)锣鼓声声、船桨起舞。6月9日,2024宝泉端午龙舟赛在宝泉景区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9支精英团队,近150名精锐选手齐聚一堂,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惊
  • 武汉公交多举措服务武汉黄花涝第十三届龙舟赛

  • 极目新闻通讯员 万建国 刘亭 夏晶武汉市黄陂区的千年古镇黄花涝素有龙舟之乡、龙舟文化发源地的美称。时隔七年,黄花涝村端午龙舟文化节再次重启。6月10日端午节,黄陂黄花涝第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