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周末“七杯茶” | 华南第一高楼上说鲁迅;南方大厦的卖楼新规;遗失的青春记忆……

日期: 来源:羊城派收集编辑:羊城派

羊城晚报每周日推出“七杯茶”专版,特约海内外六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专栏文章。此外,还有面向广大读者征稿的“随手拍”专栏。

文章虽短小,七杯茶有韵。请诸位慢慢品——

· 有感于思 ·

华南第一高楼与鲁迅

文/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是深圳也是华南第一高楼。116层,599米。远看像一支巨大的铅笔,也像一座耸立的宝塔,直入云端。

近看时那高度更加不可测,即使仰视也难见到顶点。这个高度在亚洲据说位居第五,十分了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高度,乘电梯而上,全程只需55秒钟。不感叹科技之发达是不可能的。人类,真的可以创造无限奇迹。

5月20日,就在这将近600米的高度上,一场关于鲁迅的文化对话如期举行。

我以为这样的活动很有特别之处,最特别的是,鲁迅的高度与场地的高度是匹配的。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我们所处的位置是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的至高点。鲁迅是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第一高度。

两个高度的结合,印合着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在精神高度和物理高度上的重叠,呼应着时代巨变背景下理想照进现实的动人景观。在现场,还有鲁迅文化基金会主办的“鲁迅与世界文豪展”。这个高度因此也就有了世界性的宏大视野。

世间的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有标志、有呼应、有直接影响力的。空间的直接高度呼应文化的高度,城市地标呼应精神坐标,这真的很特别。当周令飞先生跟我讲述他的这场高端对话策划,转达场地主人高度的文化热情时,我颇感新鲜,而且很愿意来此见证。

物理空间的高度是可观、可测、可知的,这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引来无数观览者的仰视。文化的、精神的高度则深不可测,它可以被感知、认识并为之折服,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对此完全形成共识。

关于鲁迅即是如此。我们当然无须为鲁迅找到一个统一的、可测量的高度让众人接受,为了保证鲁迅形象的生动、鲜活、饱满、立体,我们甚至不需要有一个统一标准和答案。当然在此前提下,对鲁迅作为“民族魂”的精神高度的存在,我们需要有充分的认识。

鲁迅形象可以有各种塑造,每个阅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领悟,但他人格的伟大以及作品的经典价值更需要不断阐释和传播,如此才会使鲁迅不可替代的高度让人共知。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希望在这一城市至高点上,能够持续地展开关于文化的探讨,让我们的城市流溢出更多的文化光彩。

· 拒绝流行 ·

做个人,说人话

文/曹林[北京评论员、教授]

深圳卫健委又火了,靠“霸总短剧”收获了好几个热搜,塑造了一种现象化的科普方式。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深小卫”经常上热搜,作为一个政务新媒体,既有大流量,也有正能量,还有美誉度,且一直坚持务正业,又保持稳定的IP人设,还能保持不翻车——六者如能有其二,已经算一个不错的政务新媒体,但“深小卫”六方面都做到了,堪称政务新媒体圈的“六边形战士”。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不少地方开始批量关停政务新媒体号,有些“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号,既没有任何传播效果,还加重了基层负担,甚至还在某个时候因为小编缺乏媒介素养突然送给本部门一个猝不及防的舆情爆雷,干脆关了。

还想到了前几天另外一个沸腾的热点,某大厂一位“公关一号位”在抖音的出位表演,给该大厂制造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舆情,声誉受损,甚至股价下挫。

那个视频中不可一世的“公关一号位”翻车后,一篇评论的题目很是戳心:做个人IP之前,先做个人。做政务新媒体,就是做人,人们关注一个新媒体,就是关注一个人,媒体是人肢体的延伸,媒体是“人话”的媒介,没有人话,不说人话,就配不上称为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甚或政务新媒体。

最能体现深圳卫健委“说人话”典范的,倒不是这一次“霸总短剧”,而是那一次掷地有声的四个字:电话发我。那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个别地方的僵硬规定挡住了很多急救病人。

深圳一个孕妇也被这样的僵硬规定挡在了医院门外,她便寻求可信赖的“深小卫”的帮助,深圳卫健委证明了自己的可信赖,立刻回了那四个字:电话发我。我隔着千里从新闻中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非常感动。

说到做政务新媒体,常会说到“网言网语”,为了掌握那套网络语言,有些新媒体真是拼了,装嫩,扮清新,嗲嗲的,整天爱了醉了疯了,跳跳唱唱疯疯癫癫不务正业,显得跟年轻人很亲近。

但这种低端语言上的“亲近”,有时反而成为笑话。年轻真的这么肤浅,真的这么说话吗?没有,网言网语,首先是人言人语,人情味、人性化、人间关怀。

先做个人吧!这不是骂人的话,而是流量时代的金玉良言。

· 旧刊重识 ·

南方大厦的卖楼新规

文/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1984年,广州市民的人均住房只有2平方米,而且基本是公房。还是计划经济的老问题:价低,但无货。这里要提到跟改开后的广州一同成长的超级商场“南方大厦”了。

跟别的国营百货商店不同,南方大厦把分店办到郊区、大学和工矿区,除经营百货外,还兼营粮、油、肉、菜等,南方大厦甚至和海珠区的农民联营开饭馆、旅馆、商店、冰室、酒吧、电子游戏室,以及服装厂、糕点厂、冰水厂,等等。

商业老大哥上海有许多经理都羡慕南方大厦的改革,他们问:“为什么其他地方能办到的,我们上海却办不到呢?”在1983年,南方大厦百货销售总额居全国十大百货商店之冠,利润比前年增长40.6%。

有钱就有底气。1984年4月,南方大厦又喝了一碗“头啖汤”,在全国国企里第一个向职工出售住房!我的天!这也太超前了吧。邓伯伯才刚刚在全国人大会上讲要提高房租哩。

南方大厦卖楼的规定是:房子每平方米作价100元,由职工购买、居住、保养、维修。职工每月付款一次,一房一厅付20元,两房一厅付25元,三房一厅付30元,十一年至十三年可以全部付清。

南方大厦算的细账是这样的:过去分配给职工居住的宿舍,每平方米收房租0.16元。以30平方米计算,每月收租4.8元,一年收租不到60元。

一个职工在商店的服务时间以四十年计算,到他退休时,商店不过收回房租2000多元,还得花人力、财力进行维修保养。现将住房改为出售,按一房一厅计算,每月收款20元,13年后商店就可以收回3000多元。而且,100元一平方米的房价,一般收入水平的职工都可以买得起。

· 如是我闻 ·

忘记还回图书馆的书

文/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前几天我因为要准备一个材料,又找出费正清著的一部中国史来,发现这是我从某图书馆借来的,后来竟然没有归还。多年前我在腊碧士教授家中,看到一本马克斯·韦伯的书,也盖着某大学图书馆的印章,他很抱歉地说,当时他借的书,后来忘了还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一直在做法国汉学家儒莲(音译名为:斯坦尼斯拉斯·朱利安Stanislas Julien, 1799-1873)与德国学者通信的研究,这是德国汉学家魏汉茂(Hartmut Walravens, 1944-)在2021年编的一部书。

儒莲曾经指责当时旅居巴黎的德国著名汉学家柯恒儒(Julius Klaproth, 1782-1835),认为他东方藏书中的大部分都是从圣彼得堡科学院偷来的。

而魏汉茂却认为这是夸大其词的说法,柯恒儒的藏书中其实只有大概15部是从科学院借来而没有归还的。除了由于人品的原因而偷书之外,每个学者可能都会有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及时归还的书籍。

· 昙花的话 ·

不如“面壁思过”

文/尤今[新加坡作家]

与好友阿蕙聊及家庭教育,她指出:许多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不是打,就是骂,然而,责罚之后,却没有给予孩子一个思索和反省的空间。

结果呢,“打”,成了孩子“皮痛肉不痛”的经验;骂,成了孩子“过耳不入”的清风,失去了责罚的真正意义。

阿蕙认为“面壁思过”至关重要。

她14岁的儿子阿健有一回偷偷篡改试卷上的分数,她发现后,首先要他面壁思过,继而要求他进行自我剖析。

阿健说:“我这样做,欺骗了老师,一旦被发现,校方会记过,父母会蒙羞。”

阿蕙一听,便发现阿健的思路拐错方向了——他担心的是校方的惩罚和父母的难堪,他并未意识到其中的“痛点”。

阿蕙正色地说道:“阿健,你真正对不起的人,其实是你自己。这一回,就算你成功地瞒天过海了,你的人格却已被你自己玷辱了,那是一生一世也拭擦不掉的污点。”

阿蕙一针见血的话醍醐灌顶,阿健从此未再犯。

阿蕙打了个生动的比喻:“让孩子面壁思过,就等于是在他们思维的沃土里放入大量的蚯蚓,让活络的蚯蚓把凝结成团的泥土松开、透气,引进阳光;万一发现有害虫混进了蚯蚓堆中,我便能立马将它揪出来,消灭。”

阿健自小在母亲这种激发思维的教导方式下,深入思考、反刍,如今,已是个思想成熟而行为稳重的青年了。

· 不知不觉 ·

遗失的青春记忆

文/钟红明[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严平与《收获》杂志渊源很长,1984年《收获》刊发了她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我们已不年轻》。

但我印象更深的,还是前些年她在《收获》上开设的专栏,因为作家近距离接触的原因,那些书写的视角和内容,都是独特而珍贵的,为历史留存了记忆与思考。

例如《潮起潮落》,从周扬死后,陈荒煤、张光年等“我辈”皆未撰写文章开始,讲述了周扬、夏衍、何其芳、陈荒煤等新中国文坛曾经的“掌门人”,在时代潮汐中的跌宕起伏,是一部现代文人灵魂分裂、蜕变、升华的心灵史。

而《遗失的青春记忆》则记录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群由热血青年荣高棠、陈荒煤、杨易辰、程光烈、张瑞芳等组成的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历时一年多跨越数省的演剧生活,成员中有的去了延安,后来是著名的文坛领导人,有的则变成了大特务,但多年之后,这一段岁月都被他们共同怀念和记忆,作家的母亲也身处这支演剧队中……

在2024年第3期《收获》上,严平发表的是一部纪实文学《叶落无声》。

作家母亲去世后,她的生前好友不期然讲起母亲在延安的第一次婚姻,多年的追踪、探访、犹豫、发酵之后,严平写下了这个纪实故事,一个刚烈中蕴含着无限柔情,彼此相遇相知又终于错过的故事。

而读者看到的,则是上世纪20年代末,一个十六岁的青涩少年在知识的感召下,毅然走出贫困的家乡,寻找新生活的希望。

抗战爆发后,他以自己的勇敢机智工作在隐蔽战线的前沿,演绎出一幕幕九死一生的传奇。然而,隐蔽战线的工作者也是孤独的,有时候要奉献的不只是生命,还会牺牲自己的感情和家庭。那些饱含泪与痛、笑与美的青春记忆和牺牲,在文字里被记录下来。

作家说:“是为了过去的纪念,纪念他们的勇敢无私,纪念他们的青春岁月。”

· 随手拍 ·

白鹭伴耕

图/文 廖祖平

5月,广西贺州羊头镇中红村的农机手驾驶拖拉机在犁田,一群白鹭绕着田间或飞翔,或觅食,给农耕田园增添了勃勃生机。 

随手拍专用邮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载于2024年5月25日《羊城晚报》A7版

责编:吴小攀校对:桂晴


相关阅读

  • 媒体深融密码 高质量内容+高科技加持

  • 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中央和省市县主流媒体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加快媒体融合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主流舆论既要有流量
  • 媒体公司与OpenAI的博弈

  • 面对生成式AI的迅速崛起,传媒界在态度和应对上再次走向了分岔路口。当地时间5月22日,OpenAI宣布和新闻集团(News Corp)宣布达成多年期协议,通过合作关系,OpenAI将可以访问新闻集团
  • 中日韩Z世代媒体访学营在北京启动

  •   本报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马菲)5月23日,中日韩Z世代媒体访学营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访学营活动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中日韩三国近30名青年学生和媒体代表参加。  今年是中日
  • 长城新媒体集团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郭甜肖 冯硕)5月23日,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向社会联合发布了“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4·
  • 华侨大学校领导会见香港媒体团一行

  • 校领导会见香港媒体团一行5月12日,校党委书记徐西鹏、副校长林宏宇分别会见来华侨大学讲学的我校客座教授、香港资深媒体人程鹤麟、吕宁思、陈越、黄海波、李炜、陈笺,感谢他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马铭悦 | 论坛现场报道5月25日至26日,以“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本届论坛由人民日报社、
  • 曼联爆冷击败曼城,时隔8年再夺足总杯

  • 北京时间5月26日凌晨,英格兰足总杯决赛在温布利球场上演,曼联以2比1爆冷击败曼城,打破对手在英超和足总杯实现双冠的美梦。曼联时隔8年再次捧起足总杯冠军奖杯,同时终结了对曼城
  • 新世界纪录!女子万米进入“28时代”

  • 北京时间5月26日凌晨,2024年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在美国举行,在女子10000米决赛中,肯尼亚选手切贝特以28分54秒1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切贝特 图/视觉中国本次尤
  • 新质生产力如何塑造冰雪经济新优势?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 马铭悦 |论坛现场报道5月25日至26日,以“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本届论坛由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