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历史文化】雅安上里古镇五家口文化:杨家顶子文化初探‖沈云丹

日期: 来源:方志四川收集编辑:方志四川

雅安上里古镇五家口文化

杨家顶子文化初探

沈云丹

顶子,亦称顶戴,是清代用以区别官员品级的帽饰,最高级别的镶嵌红宝石。进士、状元用金三枝九叶,举人用金雀,生员用银雀。革职或降职时,即革除或摘去所戴顶子。如因军营保举及捐纳得虚衔者,虽居微职,亦可依其虚衔戴顶子。

雅安《杨氏宗谱·功名录》记载:明清两朝,杨氏一门通过科举或捐纳获取功名者约有122人,获取功名人数最多的为第13、14、15代,依次为17人、31人、19人,其中有官职顶戴的24位,其余的大多数为生员。最早获功名者为五世裔杨友福,大约在明末,时间无考;最末获得者为十九世裔杨秉锳,于清光绪末年(1912年)获得国子监生。在当时位于水东乡的杨、韩、张、陈、许五大家族中,杨姓以“杨家顶子”著称。

耕读兴家

据《川农大赴上里调查资料》表述:杨银炉“约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随第二批湖广填四川人流……迁入四川省嘉定府夹江县牛仙乡九皇庙。”杨姓宗亲则认为:“据老宗支碑记载,杨银炉是洪武元年(1368年)来上里黄茅溪落业的。”《杨氏宗谱》就以上两个观点,结合十四裔杨思明的生辰,按代序合理间隔考证,推测:杨银炉于明洪武中后期(1436—1661)携妻丁氏及子杨义随宗亲西行入川,入蜀之初暂居夹江县牛仙乡。时过不久,因秉承“乱世居山”的祖训,西迁雅州府的水东乡(今上里)落业黄茅溪。

谈到“杨家顶子”,有一位杨氏家门的古代妇女值得一提,她就是杨氏一族入川始祖中的女祖丁氏。银炉妻丁氏,原籍湖广,自幼跟随在乡间教私塾的父亲断文识字,慧心婉顺,知书达理。入夫家门后,相夫教子,恪守妇道,深明妇德,以“耕读传家 诗书传家”的祖训,抚子成长。晚年的丁氏笃信佛祖,常往白马泉寺捐钱敬香,后辈儿孙耳濡目染中深谙修桥、补路、捐庙乃为惠及一方的善举。

入川第二代杨义,为银炉丁氏独子,他与父母一道艰难兴家,娶妻生子,共育四子(志海、志先、志荣、志林),初长成人,即秉承父亲银炉之命,析产分家择地另居。随着一代代的繁衍,杨氏各房居住地从黄茅溪逐渐扩展至杨家沟、仙人洞、白茄林、水井坎、观音阁,还有迁往名山万古乡、止观寺的。如,杨义长子杨志海之子友福考入雅州州学,成为杨姓族裔首获功名者,其裔嗣外迁他乡。杨义三子志荣分住文昌庙,待人宽容,家业草创,至七世,后裔迁往他地。其后,长子志海和三子志荣的后裔,均失联络。目前,居住在上里的为二房志先和四房志林裔嗣。

次子志先和四子志林延脉至今。次子杨志先自幼言拙行敏,在本里社学念书,深得祖父银炉欢喜,亲授北宋·汪洙的《神童诗》。长成依父命分住仙人洞,一生打拼,及至晚年,小有家业。受家风熏染,乐施好善,周济乡邻,支持其孙杨友金用仙人洞居宅兴办私塾,惠乡友,兴文明。四子志林住老屋黄茅溪(今刘家沟),支持侄孙杨友金兴办私塾,捐资重建白马寺。后辈的救苦济贫、修桥补路、笃信佛斋,均为始祖丁氏生活哲学观的家传。

杨氏一族落业上里后,经过五代人的艰苦奋斗,到第五代杨友福起,开始有功名或顶戴,录入《杨氏宗谱》有名字有官职的:文官16位,武官5位,游幕官署3位,官做得最大的是杨祖纯。据杨松林先生口述,因老家谱的失传,《杨氏宗谱》无力对有官职的先祖做出完整的记录。《雅安县志》有记载的有:杨祖纯、杨调元、杨作楹、杨作舟。摘录如下:“清·杨祖纯,乾隆丙午举人,乙酉恩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除绶编修历中允御史等官,仕至福建台湾道加按察使衔。”“清·杨调元,廪贡,新宁训导。”“清·杨作楹,高县训导。”“清·杨作舟,雷波训导,奉节教谕。”《雅州府志·选举》记载的有“清·杨调鼎,举人。”“清·杨祖纯,进士。”

杨祖纯,字粹中,号静庵,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卒于道光年间,具体年代不详。为二房杨志先衣嗣,为第十四代,祖父杨如汶,父亲杨朝忠,育有三子(杨瑾、杨理、杨祖纯),祖纯行三,雅好书法金石。清道光年间,时任分巡台湾兵备道的杨祖纯,在巡查沿海兵备道途中“为贼匪戕害”。《宗谱》述,因诸多原因,该直系未能浓郁读学之风。但杨如汶立下上进之志,选为府学生员,携两子朝忠朝英艰难兴业,经多年努力,终置田若干,营造华屋。致富之后的杨如汶自设塾学,课教子孙及宗族乡邻子弟。其孙祖纯即得杨如汶悉心课教,加之其天资聪颖,苦读钻研,荣登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科第进士榜。祖凭孙贵,时已驾鹤西去的杨如汶得以赠封文林郎。

造屋筑宅

上里杨姓始迁祖银炉于明中后期入蜀,数百年间,杨银炉族裔居住上里及周边地域,时至如今留下了一些古墓、碑刻、房屋、匾额等部分遗存,以及宗祠、家庙等遗迹。

据《杨氏宗谱》记载,明清两世,家业殷富的杨姓人家修建的老宅有10多处,分别位于杨家沟、观音阁、仙人洞。

“奉政大夫第”:为第12代杨毓崑宅,位于杨家沟,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嘉庆、同治年间有过扩修,今宅第尚存,但有多处改变。杨毓岂之子杨调元,清贡生。朝考京师镶白旗官学教习,补四川新宁(今开江县)训导,募资复修新宁龙池书院,转补陕西省汉中府南郑知县,兼摄汉中知府。其5个儿子均获功名,其中次子杨善为武职正五品,四子杨勋阶为文职正五品,例授奉政大夫,这是宅院名称之来历。正堂曾有 “经明行脩”匾额。

“积善第”:位于杨家沟,为第12代杨毓柏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嘉庆后曾数度扩建。今宅第尚存,但已是多有改变。杨毓柏为清生员,一生多有善举,举家历经三代独功修建二仙桥。其4个儿子,均有功名禄位,亦多有善行于乡里。这是宅第名称由来。早前,宅院有匾额多道,如“家学渊源”“孝友门第”“水自祠香”等。

“修职郎府”:位于场镇南边观音阁,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宅第主人为十四世裔杨枝玉。因主人杨枝玉“议叙府经历,敕授修职郎”,即被人称为修职郎府。据居住在老宅的杨氏后裔杨松林先生讲,老祖宗杨枝玉的“修职郎府”在未来将设计规划为“紫域书院”,已于辛丑年(2021年)制作匾额。

杨枝玉墓:位于观音阁“修职郎府”后山坡,朝向二仙桥。依山而建,占地约百平方米,立于冢前的墓碑碑帽翘角,端饰瑞兽,墓冢左右分立石桅杆,高约8米,5米处有上大下小的斗型承露盘。游客称为“古镇杨家双桅杆古墓”。墓门左右设有石鼓,门楣上阴刻有“第十四代,正八品,授织郎”文字,竖匾为“皇恩宠锡”。墓门左右分刻两副对联,上联是“百岁遐龄膺上寿”,下联是“今朝宠诏沐皇恩”,上下联两边分别为“福禄寿喜、仙鹤延年”雕刻。

从《杨枝玉墓碑》碑文看,该碑立于道光癸卯年(1834年)仲冬月,碑文是杨枝玉生前拟定,由其侄孙福基(廪生)书法勒石,繁体字楷书。碑文主要记载了始祖杨银炉入川时间,枝玉一脉的分支情况,还记载了他的父亲是太学生,经营木材,以及他们夫妇继父业以后的待人处世之道。碑文摘录:“……始祖银炉由广入川,自明及清,凡十余代,相传至今……余父太學生字仑……父业经计木商……十年来余夫婦未尝以片刻自遐逸……次置买虽未能田连阡陌,然衣食颇足,次之成名余当有以见先人扵地下……靜維生平,无他奇行可传述炫耀后人,光昭前烈者,唯自念克勤克俭,不矜不伐,耕读持家,待人无欺心、无淫心、无刻薄心………”

据《杨氏宗谱》:“十五世祖杨枝玉,生于乾隆年代,系三世祖志林(四房)裔嗣,父杨仑,太学生,知府属官……据家族记传,杨枝玉在吏部考职办了个六部书吏的名分……一度留在家中‘料理经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妻程氏病故……杨枝玉赴吏部……分发贵州,暑安顺府经历……任官三年,因'患疾致仕归乡”“‘议叙府经历,敕授修职郎’、捐赁维修杨氏宗祠,昌建磐安桥……”

仙人洞老宅。据杨枝玉后人杨继全老人口述,仙人洞老宅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很大,一共13间,南北一字排开,中间为石板路走廊,就像一条街。

从《杨氏宗谱》分析,仙人洞老宅中有代表性的院落有4个,现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4个院落从西至东分别为:

1.杨家大院:位于上里镇四家村二组23号,为“口”字形四合院,四柱三房,左厢房培修过,右厢房保存完好。为杨攀明、杨攀芹宅。原为仿清官宦府邸式建筑,穿逗木构四合院。现存院落占地面积约466.55平方米,仅存正房、两侧厢房和大天井。院落平面布局呈长方形。正房六柱五间,面阔22米,其中明间面阔5米,进深7米,次间两间,面阔4米,进深7米,梢间面阔4米,进深10米。东西厢房为四柱三间,通面阔12.2米,进深2.6米。中间为天井,天井四边阶檐以条石嵌接,天井坝用方形石板铺就。大院门、窗、壁柱均精工雕刻,图案以戏曲人物、飞禽花鸟、亭台楼阁为主。

院之东北角有一棵树龄约200年的古老枫树,又名水香树,被杨氏后裔誉为“风水树”。树干粗壮,需四人牵手方可合围。据41岁的杨氏后裔杨世磊说,据祖辈口口相传,房屋后面有18座山包,又誉为“十八罗汉拜观音”,因房屋正对着山包的垭口,故特种下一棵水香树遮挡“缺角”,同时和观音阁的杨枝玉宅连成一片,风水互补。

2.文员第:位于上里镇四家村二组26号,为大文元杨攀华宅。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仿清官宦府邸式建筑,悬山穿逗木构四合院,现仅存正房、大天井、雕花太平缸(残)、两道匾。院落占地面积约为240.7平方米,正房面阔六柱五间,通面阔19.4米,其中明间三间,面阔4米,通进深5.8米,梢间四间,面阔3.4米,通进深8米。门、窗、壁柱、门槛石、柱础(呈六棱形和八棱形)等均饰雕刻。镂空雕。浮雕大都集中于门窗,有瑞兽、祥云、蝙蝠、梅花鹿、梅兰竹菊、喜鹤闹梅等。正房明、次间檐下悬挂“文明景运”。“忠孝鸿默”匾,依次镌刻“光绪己亥年(1899)”“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题款为:杨德清生员【贺】大文元杨老师攀华。两侧厢房为新建。

杨攀华系杨氏第十八代,清光绪上里《杨氏宗诺·总列三学名录》记为文生。但家有“恩进士”匾额,即后为恩贡,由于多有善行,颇受宗亲乡党敬重,《上里古镇文萃》记述,“上里文峰塔”系杨氏祖先杨攀华于同治五年(1866年)主持修建。杨攀华精于书法,常为乡邻题写碑文等,现雨城区博物馆存有一道繁体字楷书“商山照始”匾额,为光绪壬寅年季杨国柱祝贺杨攀华岳父八十寿辰所赠,邑庠生杨攀华题。

3.太学生第:因杨攀茂为太学生(国子监生)故。为“口”字形四合院,四柱三房。据76岁的杨元吉老人讲,十七世裔杨守贵为其四个儿子(杨攀茂、杨攀秀、杨攀时、杨攀才)修建,共修建了两个院落,一南一北,中间由石板路隔开,南院的主人为杨攀茂、杨攀秀、一家一半。北院的主人为杨攀时、杨攀才,也是一家一半。两个院落在1935年均做过红军医院。

整个大院为四柱三间,两个耳房将厢房和正房相连在一起,总面阔为55.70米,厢房残破,部分房屋被改建。门窗、柱础、踏脚图案石雕刻均为浮雕,有喜鹊闹梅、蝶恋花、驾祥云、麒麟、兰花、菊花、荷花等,其中正房的四面窗户雕刻为“三交花椀”,象征内涵天地,祥吉四方,是寓意天地之交而万物相生的一种符号。这样的图案民间少见。

该院落现居住者为杨攀茂、杨攀秀、杨攀藻后裔,为目前4个院落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现有两个光绪年间的太平缸,石缸上雕刻的字迹清楚,为:“清光绪丁亥嵗仝日置太平缸贰个”。光绪丁亥嵗为1887年,太平缸迄今135年,保存完好。据76岁的杨元吉老人口述,院子里正房曾经悬挂有“毓秀兰亭”匾额,另有三道匾额挂在厢房,他记得有一道是“瑞绕华堂”,另两道记不得了。这几块匾额在1958年办食堂时候,被当作柴火毁了。

4.恩进士第:位于上里镇四家村二组34号,太学生第北面,杨攀时、杨攀才宅。建于清光绪丁亥年(1887年)。占地面积约为1373平方米,为悬山穿逗木构四合院。现存院落平面布局呈“T”字形。前升三级台阶为倒座房,六柱五间,通面阔36米,通进深5.4米;其中明间面阔4.2米,为院落通道。次、梢间面阔均为7.6米。正面升四级台阶为正房,六柱五间,通面阔35.4米。其中明间三间,面阔5米,通进深9.2米;次间各两间,面阔4米,通进深9.2米;梢间各三间,面阔10.6米,通进深12米。东南、西北两侧为厢房,四柱三间,通面阔11.8米,通进深8米。中间为大天井,正房两侧有小天井,大小天井有走廊相互贯通。天井四边阶檐以条石嵌接,天井坝用方形石板铺就。大院门、窗、壁柱均精工雕刻,镂空雕、浮雕,镶嵌雕大都集中于门窗,图案以戏曲人物,花鸟居多。据《杨氏宗谱》记载,杨攀才经营茶叶和木材,秉承父亲杨守贵乐施好善之德,乐于公益事业,结交权贵。相传,堂屋神龛上的“天地君亲师”五字,为时任(清)雅州太守的黄云鹄(1819—1898)所题。

4个院落中,有两个均为杨守贵所建造,杨守贵取得过哪些成就呢?从位于中里莲花山的杨守贵墓碑铭文,可获取一些信息。张丰盈先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做过实地调研,他考证:杨守贵墓园位于中里莲花山,面朝名山罗家山。有三层墓园,最外侧东面围墙高约3米。第二层及最里层墓园也分别有围墙,其中,最里层围墙0.9米厚,高1.3米。七级垂带踏道下至第二层墓园,台阶1.7米高,第二层至第三层墓园台阶造型独特,由四块方石呈阶梯状依次从高到低排列。最外侧围墙部分高1.5米。从碑文获悉,杨守贵(1827—1887),享年60岁。碑铭载:“少时失怙……为人慷慨,有大志,见善而好,见恶不畏……独能恢复旧某……焉生四子,长曰攀茂,次曰攀时,三曰攀秀,四曰攀才,皆能善继善述,奋志诗书……为子孙久远之计,修造华屋,广置田园……当甲耆十余年,守正不阿。”

社会事业

古代大户人家信奉因果规律,他们为子孙后辈积累福禄寿喜的举措,一般是修庙、修桥、补路,还有收养孤儿等。

明清两世,杨姓一族“欲望后人贤,无如积善先”的理念,始祖丁氏供养白马泉寺;七世祖杨正富捐资创建永峨寺。清同治五年(1866),杨姓十八世裔杨攀华昌建文峰塔,秉持“立学校以振文曲,造塔防以培文风”理念的杨氏宗亲参与其事,杨廷魁担任堪舆,捐资者有30人以上,投工出力者不计其数。磐安桥的修建中捐资者达60多人,《磐安桥碑记》有这样的文字:“从来安心为善者……今杨韩任诸君,复,经春至夏,大功告成……”;还有高桥、平水桥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杨氏一族都参与了捐建。

尤其值得书写的是,杨氏三代人独资修建的二仙桥。

二仙桥位于黄茅溪,是座巍峨的高券拱单孔桥,南北各21级台阶。桥面两侧有石栏护卫,正中雕刻龙头、龙尾。桥头有一宝塔,塔身正面刻有浮雕神像和二仙桥三字,塔壁的阴刻文字,记述了曲折的建桥过程。

桥头碑上现存对联两幅:“定使沙门水秀,直教虎踞龙盘。”“金运开法界,玉树蔼慈云。”从碑文记载看,该桥为“五代孙杨应朝培修”,碑文的书写时间和书写者为“光绪二十六年七代孙县学生杨攀华敬书”。既然是培修,那么之前的始建者又是谁呢?据《雅安县志》记载:“二仙桥,五家口后里许,高石卷桥,嘉庆时杨姓修。”

二仙桥修建的渊源,据《杨氏宗谱》记载,清乾隆年间,十二世裔杨毓柏“欣逢康乾盛世”,念及由西面过来赶场的乡党,因黄茅溪无桥而往来不便,拿出勤事商工而积累的资产,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选址,请人开山打石,一番劳累,修建了一座宽大石桥。未料到没过两年,就被一场大水冲毁。到清乾隆十八年(1753),经在外谋事的儿子及众亲友支持,再度凑钱复修。不料老天依然未酬人愿,再建石桥再次毁于水患。年已老迈的杨毓柏为此大病一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杨毓柏在85岁去世之时,仍叮嘱守候身旁的子婿,一定要将石桥再建起来。10年后的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杨毓柏子嗣和宗族晚辈再度筹钱修建石桥,为增强石桥的抗洪能力,定建为半月形高拱背石桥。碑文这样记载的:“从来此桥之建修,由于杨氏祖公在乾隆十三年修于桥之下,遭水害;又于乾隆十八年又修于桥之上,后遭水害;至乾隆四十一年重修此桥,独成善果。未载碑记书于尖石为据”。至于第三次修建中捐资的、出力的、监工的都有哪些人呢,碑文也有记载:“蓬溪教论泮胞侄尚郑县知县调元”“高祖文生杨毓柏建修贡生继嗣庠生作琏楷乐山县训导作”“族孙监察御史祖纯”“国学鼎堪功门”“婿李芳杰”。

二仙桥的得名,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竣工之日,人们准备踩桥定名,却见有两乞丐坐于桥头,正当众人欲将其驱离之时,二丐即飞身跃入河中,旋即化为两块大石。当地人认定二丐为神仙幻化,便将桥名定为“二仙桥”。当地人认为,这桥能存留至今,是得益于神仙的保佑。

1990年,二仙桥被定为雅安市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随着水墨上里知名度的提升,二仙桥纳入了地标性景观,被收录于网络图吧,刊登在旅游画册,更是学生写生的古迹模特。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沈云丹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雅安市雨城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供图:雅安西康博物馆


相关阅读

  • 太极拳名师来淄博进行公益授课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宓家峰 通讯员盛绍杰10月6日,山西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名誉主席、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嫡传人杨斌到淄博进行公益授课。来自
  • “太感动!”为这件事,童第周之子回宁波

  • “回老家了,我心情特别好,加上乡亲们那么热情,我非常感动!”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之子童时中在宁波市鄞州区塘溪童村参加宗谱颁谱庆典时高兴地和记者说。图说:全国各地童氏宗亲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年轻人为什么热衷于中式“鬼故事”?

  • 鬼神故事背后的“社会学”“觉得《聊斋》比较纤巧单薄,不想再看,纯粹记录见闻的《阅微草堂》却看出许多好处来,里面典型十八世纪的道德观,也归之于社会学,本身也有兴趣。”先讲一
  • 湖北襄阳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

  •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临凯 林乘宇连日来,湖北襄阳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重点关注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企业生产污染防治、可再生资源回收等工作,充分发挥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