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从拿地到开工,这家知名企业最快纪录在厦门创下!

日期: 来源:厦门日报收集编辑:厦门日报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

今天起

厦门日报推出

“聚焦改革创新 聚力发展转型”

全媒体系列报道

专题聚焦我市在深化改革、科技创新、

现代化产业体系、民生保障、

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等方面的

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

为厦门凝心聚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油鼓劲

深化改革 激发发展澎湃动力

昨日清晨

位于集美的德邦厦门产业园

几十辆货运车集结

工作人员正忙着对快递包裹卸车分拣

看着眼前繁忙有序的场景,德邦快递福建区公共事务负责人饶海燕由衷地说:“项目落地厦门后,无论是开工速度,还是当前发展,都超出预期,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厦门对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该项目从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

总用时25个工作日

从拿地备案到开工总审批用时11.5个工作日

创下德邦集团在全国范围内

从拿地到开工的最快纪录

这是厦门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

高效联动的生动缩影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座城市的改革热度始终激昂

经第三方评估

厦门改革热度

稳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前列

挺进“深水区”、勇闯“无人区”

围绕改革

厦门持续发力

在一次次“摸着石头过河”中

形成一大批具有厦门辨识度的改革创新经验

并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

✔创新“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经验做法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全国首创营商环境监督联系点,率先全国出台实施数字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

✔全国首创“e政务”自助服务新模式;

✔以“厦门模式”为蓝本的工程建设审批改革全国推广……

聚焦科技创新引领、要素市场化配置、国资国企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营商环境改革、制度型开放、公共服务扩容提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厦门加快构筑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特区发展新优势,奏响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时代强音。

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

解决问题、突破瓶颈、打开局面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厦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厦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大自主权。”厦门将以综合改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在勇担国家使命中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的深度

“放管服”提效能

和德邦快递一样

瀚天天成对“厦门速度”同样深有感触

瀚天天成“6-8英寸SIC外延晶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用时23天,比改革前同类型、同规模的建设项目平均用时缩短207天,再次刷新工业厂房的建设速度。

每快一步

都是自我施压、刀刃向内

解放思想、打破藩篱

厦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突破

厦门日报记者 卢剑豪 摄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被视为“审批第一难”。厦门市审批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厦门依托“多规合一”改革成果大胆探索,把繁杂的项目审批“长征图”整合为4个并联审批阶段,主流程申报材料减幅达91%,全流程审批时限减幅77%。以“厦门模式”为蓝本的改革被国务院认可并作为统一标准在全国复制推广。

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

“公司名称变更了,公司在厦门的99家分公司营业执照等各类证照的企业名称都要随之变更。”今年9月,康佰家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管部经理谢华清遇到了难题。每家分公司涉及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药品经营等五类证照变更,“想想都觉得压力大”。

2023年9月5日

谢华清前往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进行咨询办理

工作人员靠前指导

建议其通过“一件事”办理

“仅需提交营业执照变更材料,然后在‘一件事’集成套餐表勾选对应需要变更的许可证事项,这省了太多事了。”他喜出望外。通过“一件事”办理,康佰家公司共减少提交396份申请材料。

截至目前

市市场监管局已推出

11个“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

融合64个行政审批事项

累计完成“一件事”套餐服务约23万件

市市场监管局 供图

伴随“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如今,在厦门,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154项“秒批秒办”。在2023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厦门“服务成效度”“事项覆盖度”指标进入全国前十。

改革的广度

营商环境强优势

作为营商环境“优等生”

厦门如何进一步在“营商”中“赢商”?

改革思路是关键

在厦门

营商环境改革始终

与经营主体的实际诉求“同频共振”

当前,智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为更好开拓市场,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力度,面临较大的资金需求。厦门市财政局推出的技术创新基金,及时为企业提供了超1.2亿元的低成本贷款。“公司只需付年利率2%的成本,就能获得银行贷款,这笔资金既有力支持了企业发展,也让我们更坚定了信心和底气。”雅迅网络副总经理喻芸说。

规模300亿元的技术创新基金

是厦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系列政策之一

按照系统集成式财政管理改革的思路,厦门已撬动超800亿元金融资金“精准滴灌”支持企业发展,惠及企业超1万家,带动企业增资扩产和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每年将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亿元。相关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经营主体的感受

是衡量改革的试金石

在厦门市工信局内,工作人员对照着“2023年度厦门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项目”企业名单核实无误后,点击一键发送。下一秒,厦门市鑫金诚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的手机上,便弹出来一条短信。根据短信提示,他“一键领取”了贷款贴息,不禁说: “简便、快捷,为政府部门点赞!”

过程无感、结果有感

厦门大力推广“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今年来兑现政策233个

惠及企业超1万家

图片来源:厦门工信

紧盯先进城市最优做法,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厦门形成“系统谋划”“清单改进”“立法保障”“信息化支撑”等推进机制,连续三年在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18个指标全部获评“全国标杆”。伴随《厦门市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实施,厦门营商环境正式进入6.0阶段。

一流的营商环境

是最强的“磁力场”

今年截至9月底,全市共新设商事主体12.82万户,全市实有各类商事主体90.29万户,同比增长8.88%。“营商环境改革向全链条化、协同化、精准化深入推进,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激发我市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制度保障。”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汤韵表示。

改革的温度

社会治理增福祉

先诊疗、后付费

家住莲前的市民柯小月

定期前往厦门中医院针灸

“换作以前,要充值缴费两次,采用信用就医的话,不用排队,省时又省力。”厦门在全国首创的“个人信用白鹭分+平台+金融机构”信用就医模式,开通人数已超17万人,节约市民就医时长超195万分钟。

信用是治理之基

作为全国首批信用示范城市

厦门聚焦群众关键小事

创新的“个人信用白鹭分”厦门独有品牌

累计上线92项信用惠民应用场景

用户突破291.52万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评价道:“厦门持续夯实信用‘治理之基’,打造‘阳光、透明、开放’服务型政府,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有效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种种改革举措

映射的是这座城市执政的

深层逻辑和价值取舍

“这里,就是我心中厦门美好的样子。”上午10点刚过,游客李晨睿挽着好友走进古柏咖啡,点了两杯冰美式后,径直走向店外挑个位置坐下。官任社区咖啡一条街的商家,大部分都在店外加了三四张桌子,但都在黄线范围内整齐摆放。

这条充满人情味的“文明线”

是城市管理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

厦门着力化解

店面经营需求与城市管理要求存在的矛盾

允许沿街店面适当跨店经营

“这不仅让我们店家获利,同样也给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消费体验。”古柏咖啡总经理陈彦良说。

把改革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

厦门不断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让这座城市生活更便捷、更有序、更安全

专家观点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副教授李庆利:

释放城市内生动力

厦门通过持之以恒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各个领域都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厦门高度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比如厦门在全国率先搭建全市统一的“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业务共商、空间共管”;全国首创的厦门“e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了“一站通办”。二是坚持市域层面改革和基层群众探索相结合的改革方法,一方面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制定了一批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开创性的法规,为特区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制度创新和压力测试,另一方面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激发基层改革主动性。三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制度创新来推动改革。比如厦门自贸片区主动衔接国际先进经贸规则,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一百多项创新举措为全国首创,30多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企业声音

厦门市特房海湾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操平:

验收改革为项目提速

联合验收改革是一个系列改革措施,也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最重要的环节。

以往,我们的一些项目竣工联合验收,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今年,公司所负责的厦门市同安新城西柯片区安置房项目,2023年6月20日申请竣工联合验收,6月30日便顺利通过联合验收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前后仅用了10天。厦门行政审批部门持续优化联合验收,积极帮助协调各验收单位,加快验收进度,从而保障西柯片区通福路拆迁安置户早日住上“称心房”,助推同安新城开发建设。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刘艳 图片来源于厦门日报 视频拍摄:杨进福 剪辑:吴承宸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阅读

  • 新兴街道各社区开展“红色星期五”志愿服务活动

  • 为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兴街道下辖各社区开展“红色星期五”志愿服务活动,清理辖区乱堆乱放、垃圾杂物及反宣品等,为辖区居民打造
  • 省纪委监委通报7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 为持续打造“三无”1. 吕梁市原副市长杨巨才违规经商办企业,利用职务便利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破坏营商环境问题。2014年1月,杨巨才在担任吕梁市政府市长助理期间,以商人胡某某
  • 山西通报7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 为持续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坚决铲除破坏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的腐败毒瘤,营造全省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省纪委监委将分批次持续通报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更好发挥典型
  • 随州高新区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 今年以来,随州高新区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全面对标国内最高水平,在重点指标、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上深化改革、推动突破,领衔两项试点改革,架设三条绿色通道,真正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公布 山东两联合体入选

  • 记者今天(10月16日)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的通知》,遴选确定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山东省共占2席。山东省入选的两家市域产
  • “同世界•共北斗”,10月26日相聚株洲

  • 10月17日,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会上发布: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株洲举行。省发改委主任黄东红发布峰会相关情况,株洲市
  •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冯浩:高铁信号的“守护者”

  • 冯浩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信号组调工,高级技师,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