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农民大师系列报道 | 吉莉莉:培育“新农人”走好振兴路

日期: 来源:潍坊日报收集编辑:潍坊日报

  编者按 为推动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师傅带徒”创新试点工作有效实施,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师傅带徒”项目工作指引(试行)》。目前,全省各地的高素质农民大师正在发挥自身作用,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提升技术技能素养,我市的高素质农民大师也不甘落后,为加快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力量。即日起潍坊融媒推出“农民大师”系列报道,聚焦这批土地的“守望者”。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助力,我希望通过努力,加快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山东众信力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吉莉莉说。作为一名“新农人”,她坚守农业发展由“靠天吃饭”向“靠科技发展”信念,创办职业培训学校和学农网,让农民享受到互联网便利和助力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吉校长”。

  吉莉莉在讲课。 (资料图)

培训学校+学农网,线上线下全方位赋能指导

  8月28日,记者在青州城区见到了刚刚从学员的农业合作社赶回来的吉莉莉。她衣着朴素,梳着一个马尾辫,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干练是吉莉莉给人的第一印象。

  2017年,吉莉莉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深刻认识到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

  为此,吉莉莉定下了自己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的人生发展方向。同一年,吉莉莉组织创办青州市众信力和职业培训学校,开始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药经营许可培训、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农产品安全员培训等各类涉农培训。

  在开展线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农技服务的同时,吉莉莉还组织开展线上视频教学、在线农技解答等。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可以通过手机拍照、视频、文字及电话等方式对接平台专家,实现线上解答、线下指导,真正实现科学种植。

  在培训过程中,吉莉莉认识到农民光靠自己单打独斗,农产品产销信息不通畅、市场竞争力不足,很难做大做强。为此,她萌生了打造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的念头,给农户提供整套农业互联网应用方案,让农民享受到互联网红利。2017年,吉莉莉牵头打造了学农网,从培训、技术指导、品牌策划、销售等进行服务,打通产、供、销环节,真正落实农户帮扶的理念,助力乡村振兴。

  吉莉莉在果园里查看果树长势情况。

打造全链条“四位一体”服务,让农户种销无忧

  如何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化农业的推动作用,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过去这几年时间里,吉莉莉逐步探索出“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四位一体”农业服务模式。

  吉莉莉带领公司在产前通过学农网线上视频课程服务农民,提升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同时,在山东、广东、陕西等共计10个省,建设300家学农网地面服务站,通过“线上技术指导+线下地面服务站辅导”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并提供购种、标准化种植、统防统治等全方位服务,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种植成本和风险,减轻了农业劳动强度,提升了种植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此外,吉莉莉还对青州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蜜桃、柿饼、西瓜、黄桃、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提供品牌包装方案、品牌基础曝光、全方位媒体宣传、打造线上线下文化节、品牌专家研讨会等系列品牌建设服务,扶植当地农产品品牌化,促进产后销售。“2019年,我们公司承办银瓜品牌文化节,超过20家经销商、220家银瓜种植户、10余家超市采购商齐聚大会,面对面洽谈合作,现场产销对接银瓜数量多达2500公斤,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让青州银瓜这一特色农产品大放异彩,当地银瓜种植户的销量增长了30%。”吉莉莉说。

  除“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外,学农网还尝试全天候无缝对接打造新业态。吉莉莉介绍,平台从线下参加农药经营许可证学习培训班的学员中挑选出最优秀的农资店店主,根据4公里一站原则与农资店店主合作成立学农网地面服务站,主要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资供应、农产新种推广等服务;打造“农资、农产品双向物流”型共同配送体系,建立农资“集采”和农产品“集配”双向物流模式,重构内部管理,直接降低配送26%成本费用,保证农产品安全,切实增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不断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吉莉莉组织开展培训。 (资料图)

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带动更多“新农人”振兴乡村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吉莉莉表示,学农网线上平台始终坚持用专业的人才培训来解决专业问题。目前,他们建立起三级农业专家库。其中,高端农业专家库10人,全部是任职于农业大专院校、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教授,在蔬菜、果品、土壤、农田水利、农业信息等方面有深度研究;农业相关部门专家30人,主要工作在农业相关部门,对现代农业产业有深入研究,熟悉农业产业各个环节,精通农业知识;还有工作在农业田间一线、具有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农业技术土专家900人。

  培训过程中,全部实行“理论+实践”“课堂+基地”的培训模式,在课堂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公司组织安排学员到基地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公司下设20余处实训基地,涵盖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业机械、产品加工、网络销售、冷链物流等一二三产业,可供学员考察学习、实训模拟,让学员不拘泥于课本,不局限于理论,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据悉,学农网线下先后组织农民各类培训近100期,共3万余人次,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万人次、农药经营许可培训800人次、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4000人次,同时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培训600人次,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自2022年起,获评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的吉莉莉根据有关要求,在周边乡镇遴选了15名示范带动作用强且爱农业、爱学习的农户作为自己的徒弟,开展技术帮扶“师傅带徒弟”活动。通过吉莉莉的帮扶和带动,15名学员在思想观念、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收入显著提高,对现代农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朝着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大步迈进。

  吉莉莉介绍,目前学农网主要服务的农产品种植户,涵盖蔬菜28种、花卉32种、果品56种,为农民提供8000余次农作物产前技术指导、种植过程中减少3000多次化肥农药使用、产后超过百次的农产品销售对接,切切实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依托服务平台集成包括服务站建设、作物种植、产品储藏、加工、物流配送、销售等模块在内的各项服务体系,形成网状一体化发展,最大程度解决“农产品上行,农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打造具有青州特色的农业服务新模式。2020年学农网项目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

  “我就是一个农村姑娘,对土地总是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吉莉莉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发展壮大学农网,引领更多“新农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文图
责任编辑:平小娜
来源:潍坊晚报


相关阅读

  • 特色小葡萄结出振兴“金果实”

  • 蓝天下,葡萄园区一望无际,和远处的山峦融为一体;绿水边,纵横交错的葡萄冷棚与白云相伴,倒映出多彩的乡村生活。品尝葡萄、欣赏美景、海风拂面,这样的多彩体验,无不令人向往,而这,就是
  • “银发先锋”送技下乡培训农户两万人次

  •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深入挖掘“银发人才”资源,发挥离退休干部“懂技术、有经验、善帮带”的优势,引导有威望、技术强的离退休干部加入宁洱县“银发人才”库,组建农业科
  •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 近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2022年,全市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投入31亿元,较2021年增长10%;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69.45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居全省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4元
  • 陕西杨凌:从“农博会”到“农高会”!

  • 从1994年连续举办至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风雨兼程走过30年。作为目前全国展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十大品牌展会。2023年9月19日—23日,第30届杨凌农
  • 培育高素质农民,注入农业新活力

  •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近日,由淮北市杜集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主办,淮北市新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承办的杜集区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会宁县“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 近年来,会宁县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聚焦关键领域改革和市场关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升级“老政策”,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推动简政放权、实施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