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茂名:佳“荔”如约而至 荔乡向“新”而行

日期: 来源:羊城派收集编辑:羊城派

 《羊城晚报》2024年5月20日A5版报道

五月的茂名,绿叶叠翠,荔枝飘香,万众瞩目的2024第八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在5月20日拉开帷幕。这是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连续第五年选在茂名举办,体现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五年再回首,看潮起潮落,荔枝龙眼产业步伐铿锵,产业、市场、科技、文化等方面焕然一新。大会同广东、茂名荔枝产业发展形成循环联动,溢出效应显著,有力推动了荔枝龙眼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全面升级。2023年,茂名全市荔枝全产业链产值120亿元,增长8.3%。

今年的大会,将汇聚全国范围内的荔枝龙眼产业链上的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代表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探讨产业前沿趋势,分享技术创新成果,推动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促进荔枝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出一个流光溢彩的新时代。

 荔枝成为果农爱不释手的“致富果”  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荔”拔头筹 科技赋能焕发产业活力

连续举办五届产业大会,不仅为茂名打造了荔枝龙眼产业的交易平台,还为茂名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每届产业大会都带来了“信息流”,观点的交流,智慧的激发,思想的碰撞,给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理念。

“像白糖罂这种早熟品种,只要管理得好,产量一般都会稳定。今年我们的200亩荔枝预计产量与往年持平。”茂名荔枝专业村柏桥村的种植大户何建和说,数个月来,他利用“智慧种植”系统管理好荔枝林,初步克服荔枝大小年的问题。

在茂名,像何建和荔枝林这样采用智慧化管理的荔枝林、果园并不罕见。位于羊角镇的五化智慧果园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图像数据采集、物联网数字化监测、智能水肥药一体化等内容,果园实现了远程管理和精准生产,果园减肥减药量达到40%以上,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收益提高20%以上。”五化智慧果园负责人冯声海说。

在种植环节之外,科技赋能在荔枝保鲜环节更为突出,每年都会推出一批新技术。2022年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上,茂名启动了广东田头仓储分拣冷链物流示范项目美荔联盟“田头小站”建设,破解荔枝冷鲜“最初一公里”难题。至今,茂名已经累计建设“田头小站”301个。

去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荔枝保鲜加工全链集成技术(2023版),涵盖耐储藏品种培育、采前贮运品质调控技术、荔枝品种品质评价技术、荔枝冷处理护色保鲜技术、荔枝无硫综合保鲜技术、可移动式压差预冷技术与装备、干雾控湿冷链物流技术、气调保鲜运输技术与装备等15项新技术,充分展现新质生产力对荔枝保鲜加工的科技支撑。

在新技术引领下,茂名对延长荔枝保鲜的探索脚步越来越快,推动荔枝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保鲜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荔枝龙眼产业大会是茂名推动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和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机遇,有利于更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和从业者获取信息和新技术,推动作用举足轻重。

今年,大会将通过集成推介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新产品,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荔枝龙眼产业向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信息化方向转型。

 荔红飘香 黄文军 摄

“荔”开先河 拓展文化底蕴重塑品牌

作为“中国荔乡”,茂名已有2000多年种植荔枝的历史。对于茂名来说,产业大会无疑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和一幅富有魅力的城市广告。它的举办,向采购商、参展商、贸易商以及研究人员和观展人员展示着茂名荔枝龙眼的经济发展实力、科技文化水平以及城市的形象和风采。

“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来自于茂名”“茂名种植荔枝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茂名是全球最大的荔枝优势产区”……通过举办产业大会,千年荔乡文化广泛传播,成为产业发展新的支撑点。

历届产业大会期间,古荔树、古龙眼树采摘权举行拍卖,每场拍卖活动均以超百万元的价格成交。“荔枝定制”由“论粒、论棵、论片”向“卖年份荔”定制模式转变。今年各项定制服务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截至5月17日,茂名荔枝定制企业收到下单定制43389单,预订总量超39858吨。

从“卖荔枝”到“卖文化”,茂名通过举办产业大会拓展文化底蕴培育品牌。如今,品牌意识已经植入荔枝产业各个环节。

3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茂名市“信”字号公用品牌培训课在柏桥讲堂举行。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相关负责人在介绍茂名“信”字号荔枝相关标准时说:“相关指标高于国家标准、与大湾区标准接轨,体现了茂名荔枝的高品质。”

去年底,茂名提出全力打造具有茂名属性、代表诚信品质的“信”字号公用品牌,推动茂名优质农产品更好“走出去”。“信”字号公用品牌的推出,让不少从业者看到了茂名荔枝向上破圈、不断升级的新路径。同时,茂名市提出“品牌强荔”战略,授权茂名市农业农村部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茂名荔枝”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茂名荔枝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不仅如此,茂名更是聚焦文化兴“荔”,讲好“荔枝故事”,以好品牌提高含金量。茂名出台《茂名市古荔枝树保护条例》,挖掘荔枝文化内涵,讲好茂名荔枝故事,组织举办“520·我爱荔”集体婚礼活动、“荔乡之夜”文艺晚会、荔枝房车节等系列活动,提高茂名荔枝品牌知名度。

今年,产业大会致力展示产业文化、打造文旅产品、讲好产业故事,推进产业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进一步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打造地方乡村振兴新名片。

 茂名荔枝“土特产”成为“大产业”

“荔”竿见影 产业革新拓展增收渠道

在每一届产业大会上,都会有与荔枝相关的新产品亮相,引人关注。“荔小吉”“田头小站”“荔枝雪糕”……这些产品的出现只是荔枝产业革新的冰山一角。随着产业大会带来新技术,荔枝龙眼产业正在涌动新的发展浪潮。

产业革新首先出现在改良品种上。多年来,茂名在荔枝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茂名利用荔枝优势产区产业园荔枝品种改良联农带农等项目资金,开启了全国规模最大的荔枝品种改良进程。据不完全统计,茂名市完成荔枝品种改良7.19万亩,改造荔枝低效果园超过25万亩,优质品种占比超过80%,让茂名荔枝均衡上市,价格更加合理稳定,促进农民增收。

2022年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上,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投产成为当年的亮点之一。该项目推动荔枝原浆及荔枝罐装饮料生产加工,填补了国内荔枝加工技术的空白。如今,产业园与当地合作社签订长期收购荔枝的协议,通过深加工,既丰富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也为荔农提供了兜底保障。

目前,茂名有30多家荔枝加工型龙头企业,打破鲜果季节性、单一性销售限制。今年,省农业农村厅计划在茂名高州建设荔枝保鲜加工集成技术科研和生产应用基地,规划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

从卖荔枝到“用工业思维做强农业”,这是茂名能在众多荔枝优势产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目前,茂名正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发展方向,积极拓展农产品加工的新领域,全市荔枝加工产品达30多种,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2023年,茂名荔枝全产业链实现产值超120亿元。

本次大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荔枝龙眼全产业链升级,助力打造荔枝龙眼“龙头”集聚区,推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健全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工体系、农文旅融合体系,发展荔枝龙眼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一二三产业融合体,强化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助推荔枝龙眼产业提档升级跑出“加速度”。

一线实践

柏桥荔博园书写荔乡发展新篇章

“把荔枝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殷殷嘱托,催人奋进。2024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上,柏桥荔博园正式亮相。这是茂名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探索推进“农、文、交、旅、商”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柏桥荔博园占地1.5万多亩,其中核心区2210亩、拓展区1.3万亩,是高州特优农产品荔枝、龙眼的主产区。横跨甜美果海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3个核心乡镇(根子、分界、泗水),包茂高速、汕湛高速贯穿其中,设有4个高速出入口。

在柏桥荔博园手绘图上,每个景点都有不同的身份牌,每个颜色代表不同的功能区。红色是有“理”走遍天下的“学习专区”,蓝色是有“荔”走遍天下的“产业强区”,黄色是有“丽”走遍天下的“服务新区”。

在“学习专区”里,以柏桥讲堂为核心,连同柏桥广场、柏桥实践馆等周边场地,打造成为思政教育大讲堂、政治理论武装重要基地。茂名还将建设“百千万工程”培训基地、新农人工作室、科技小院、乡村鲁班堂等,为乡村振兴夯实组织基础、提供人才支撑。

在“产业强区”里,茂名将持续巩固3个国字号平台建设、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整体展示“小荔枝”撬动“大产业”的丰硕成果。千年荔枝贡园、红荔阁、分界镇储良龙眼母树公园等重要节点将活化更新,传承悠久的荔枝龙眼文化,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

在“服务新区”里,柏桥村、储良村等6个国字号精品村颜值将再次刷新,520婚纱摄影基地、房车营地、数字游民部落、星空营地、非遗工坊、甜蜜蜜酒店、碧道栈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自然景观方面,浮山岭、冼太庙、三丫石等,将得到更大的开发提升。

 柏桥荔博园手绘图

值得一提的是,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也将全面焕新,实现与三大国字号平台联动,成为高凉文化、荔枝文化、冼夫人潘茂名文化展示窗口,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后备箱工程”。

柏桥荔博园就是茂名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升级版本,集聚资源和政策优势,探索推进“农、文、交、旅、商”融合发展,把柏桥实践推向纵深,联城带村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希望通过整合、优化、扩容、提质,充分释放资源优势。坚持‘长短结合’,串联起生产路、生活路、旅游路‘三条路’,打好‘理、荔、丽’三张牌,把柏桥荔博园打造为以荔枝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高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副主任李祖源说,“抓好三个专区的建设,集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柏桥荔博园。”

茂名整合资源支持荔枝龙眼产业力度空前,吹响了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罗非鱼等“五棵树一条鱼”特色产业全速前进的号角,村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024年,根子镇民宿越来越多,张炳芬将传统的荔枝楼老屋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成为别具一格的民宿“老张家”。张炳芬说,随着荔博园不断完善,客似云来,日子越来越红火。

特写

新质生产力助力千年产业再结硕果

过去一年,茂名市实施荔枝之乡提升行动,在生产、流通、消费三端发力,强化品牌和科技双轮驱动,全市荔枝全产业链产值120亿元,增长8.3%。在生产环节提升荔枝品质,茂名建成了占地面积500多亩的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承担荔枝种质资源保存试验、新品种选育、技术推广等任务。如今,新质生产力正在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里加快形成,助力荔枝龙眼产业开花结果。

 科研人员开展荔枝杂交育种工作

在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里,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等11个荔枝科研团队正在开展科研工作。

这是世界上保存荔枝种质资源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级荔枝种质资源圃,收集全球700多份荔枝种质资源,打造荔枝种业“硅谷”。

在荔枝种业引导下,茂名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白糖罂、桂味、妃子笑等优质品种占比达80%,远高于平均水平;早、迟熟品种面积占比达47%,产期延长至4月上旬到7月下旬,前后均增加1个多月。茂名市副市长梁荣杰说,接下来,茂名突出种业关键,按照早熟更早,迟熟更迟,中熟更优和丰产、稳产兼顾的原则,利用好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的资源进行品种改良,提高优质品种率,拉长上市期限。

“我们用桂味和白糖罂杂交,获得既容易开花品质又好的新品种。”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茂名综合实验站站长赵俊生研究荔枝16年,确信通过荔枝育种能攻克小年减产的难题。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自组建以来,针对影响荔枝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大力度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落地转化,推动逐步实现荔枝高产、优质、绿色、安全、高效益生产。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李鸿莉说,对于现阶段的荔枝行业来说,新质生产力包括三方面:一是优质品种培育和育种技术创新;二是通过应用水平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农机具解决劳动力短缺和种植成本高等问题;三是要通过数据赋能,推动产业数据化和智慧化发展方向。过去数年,品种与产地、生产管理与品质提升、采后保鲜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技术等方面,都涌现出新技术、新服务,助力荔枝龙眼产业发展。“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将与各方一起,用新质生产力助力千年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 | 全良波 詹翔闵 卓剑斯

责编 | 黄磊

校对 | 刘博宇

实习编辑 | 姚咏祺

相关阅读

  • 产业“焕”新 打开新疆硅产业“源”创之门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报道)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向东北方向一路疾驰200余公里,就是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戈壁之上,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5月
  • 将迎强降雨 广东茂名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5月19日,总台记者从广东省茂名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19至20日广东省茂名市将有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
  • 京冀协同发力 赋能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 作为全国唯一跨省级行政区域设立的临空经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在京冀产业协同上持续发力,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加速打造会展消费、生命健康、物流枢纽、航空科创四大
  • 武汉江夏聘任首批“大健康产业合伙人”

  •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摄影记者 邹斌通讯员 王夫之 田勇 陈云飞 马骁“融京夏资智,赋健康产能。”5月18日,武汉市江夏区“智会京津冀·才聚汤逊湖”双招双引系列活动之大健康产业
  • “链”上“新”风口,湖州何以一路狂飙

  • 这是一场产业与资本的深度对话。5月18日,湖州产业生态合作促进活动在西塞科学谷举行,以“向‘新’而生 聚‘链’同行”为主题,揭牌湖州市新兴产业链生态圈,举行资本链战略投资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茂名:佳“荔”如约而至 荔乡向“新”而行

  • 《羊城晚报》2024年5月20日A5版报道五月的茂名,绿叶叠翠,荔枝飘香,万众瞩目的2024第八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在5月20日拉开帷幕。这是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连续第五年选在茂
  • 辨词:林间枝头亮丽的北朱雀

  •   一音一韵,听新疆故事;一词一句,探文化精髓。  《辨词》栏目深入挖掘新疆的地理、历史、民俗、美食等元素,选取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地域特色的词条辨音解析。在悠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