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城市英雄 48期 | 把非遗产品卖到欧洲,用非遗产业致富乡村

日期: 来源:晶报收集编辑:晶报

在锦绣中华里有一间深圳非遗生活馆。苗绣的百鸟衣绚烂如虹,水族的马尾绣飘逸似云,蒙古族王府刺绣庄重典雅……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藏品、非遗文创艺术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有序陈列在馆内。

\

魏素莹

深圳“非遗生活”品牌创始人魏素莹,同时是坐拥六家公司,涉猎文化、金融、地产三大领域的天赢集团总裁。她身着传统的民族服饰静坐在办公室一隅,精美细致的图腾纹样在她身上流转生辉。二十多年来,在经营企业的同时,魏素莹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用在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她走遍全国23个省市,深入46个民族聚居区,拜访300多位民间艺人,收集整理大量文献、文字和影像资料,收藏大量鲜为人知的非遗藏品,并在2015年创立了“非遗生活”品牌。

“非亲身经历而不可知的极致美好”

时间拉回1997年,大学刚毕业的江苏姑娘魏素莹孤身一人,拎着柳编箱,从江苏南通乘坐绿皮火车到广州中转,最终抵达深圳,她决定在这儿扎根、生长。

初到深圳,魏素莹在报刊亭买了一张地图,慕名来到华强北,之后在附近寻找住宿。就在她准备安顿下来的时候,却中暑而晕倒在上海宾馆的路口。

幸运的是,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救了她。“这次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深圳人的善良与热情,心里的不安也开始慢慢平静下来,来深圳的第一天,我便知道:这里是我喜欢的地方,这里就是我将要投入奋斗的城市。”深圳这座城市以其独有的包容和善良张开双臂拥抱了她,她更加坚定了在这座城市扎根的决心。

魏素莹与水族马尾绣绣娘。

在深圳,机会总比困难多。魏素莹先后进入传媒机构和港资公司,以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全力以赴的拼搏姿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2006年,她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并逐渐发展壮大为集团公司——天赢投资发展集团,专注于房地产领域和高科技产业投融资业务。在她的带领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也为她后续选择非遗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成为“非遗生活”品牌的商业主体。

“非遗”是“非亲身经历而不可知的极致美好”,这也是“非遗生活”的品牌主张。魏素莹一次又一次地前往人迹罕至的偏远山区,探求非遗的本真。据魏素莹回忆:“我们开启‘非遗生活’这项事业时,市场上少有同行,可谓是‘孤独上路’。一位前辈送给我们十六个字: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斤重担、千秋大业!”

创新+推广,将“非遗”推向国际

在华强北的一次偶遇中,魏素莹结识了苗族古歌传承人王安江老师。王安江老师一路从贵州苗疆腹地徒步到广州,再到深圳,只为传承和收集苗族古歌的原始资料。

“当时我看到一个包裹铺在地上,有银锻造的器具、苗服,是我从未见过的纹样。我刚来深圳时的工资是每月1500元,而这些器具、服装一共要1800块钱,当时我立马就把钱给他,那是我最廉价的收藏,也是最贵重的收藏。”魏素莹回忆道。

对于非遗,停留在保护、收藏层面远远不够,坚守传统样式及表现形式已经无法让其继续发展下去时,就需要通过创新迸发出新的活力。

陈列在非遗生活馆的苗族百鸟衣。

魏素莹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非遗元素的新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销售。这不仅解决了非遗传承人的就业和创收问题,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对非遗的重视和关注。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被魏素莹视为“第二故乡”,这里的水族马尾绣深深地吸引着她。宋水仙是三都水族自治县的绣娘,坚守水族马尾绣手艺40余年,盼望马尾绣技艺能传下去、走出去。此时魏素莹带来了新路径:把刺绣应用到服装、包包、文创品上。

在不懈努力下,魏素莹及其团队通过创新设计和市场推广,成功将水族马尾绣技艺推向高端市场,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非遗一头连着乡土,一头连着国际。“非遗生活”品牌连续两年亮相意大利米兰国际时装周,2018年参加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巴黎)暨巴黎国际服装服饰采购展,在法国的一次订货会上获得近2000万的订单。如今,“非遗生活”已经成功将80多项国家级非遗实现产业化,签约了近300位国家级传承人,产品类别涵盖13个品类、近800个产品样态,并获得100余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国家专利。

助力乡村振兴

深圳非遗生活馆一楼陈列的蒙古族王府刺绣,是独属于农牧民的艺术瑰宝,被打造为重要产业扶贫项目,该项目带动内蒙古科右中旗2895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精准脱贫,通过“集中培训、上门辅导、手把手教授”,有效带动贫困农牧民增加收入。“将‘输血’改‘造血’,挖掘当地特有的非遗技能,进行培训和工艺创新,让绣娘回家,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魏素莹这样说道。

不仅如此,“非遗生活”还在深圳对口帮扶地区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打造非遗工坊,为当地中老年人创造至少200个就业岗位,寻乌县的非遗工坊正踏上一条品牌化、产业化的新征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魏素莹已然做好准备,要让“非遗”更好地以各种活态的形式走入市场,让非遗见于人、见于物、见于生活。目前,“非遗生活”初步构建的“内地加工,两头(品牌、销售)在外”的商业模式,充分发挥深圳国际创新城市的桥头堡功能,向国际市场进行文化和品牌输出。

“在深圳做文化产业和品牌打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卓越的创新意识以及文化产业被列为深圳战略性产业之一,给予我们莫大的支持与助力。”魏素莹坚信,在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必能实现“谷满仓”的美好愿景。

“非遗生活”品牌创建之初,就把公益性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魏素莹在看望深圳元平特校的特殊孩子时,发现孤独症学生在绘画和手工等方面具有杰出的天赋,因此,她决定将其中的优秀作品版权买下开发成丝巾、笔记本等。

同时,“非遗生活”公司也与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广泛动员有合作关系的300多位代表性传承人,精心筛选非遗项目,打造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精品培训课程,不遗余力地把最好的资源努力用于残疾人技能培训,共同打造以非遗带动残疾人技能提升和就业水平的新型“深圳模式”。

魏素莹

2015年创立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积极推动非遗的产业化与创新化,签约近300位国家级传承人,80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走上产业化道路,在国际舞台展现魅力与光彩。

记者:陈淑莹 马佳丽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陈建国


相关阅读

  • 晶报特别报道 | 历史地名,深圳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 话说清康熙年间,叶姓人家在深圳坪山的开基祖叫叶培初,由归善县迁入坪山田心村。有一次,叶培初嫁女要写请帖,特意从外地请来一位先生代书。但不知什么原因,那天代书先生迟迟不来,叶
  • 5月25日至26日,到茅洲河赏龙舟大赛

  • 记者昨日从燕罗街道获悉,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南区)龙舟比赛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正式定档深圳宝安。5月25日至26日,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海
  • 深圳宝安:做好“流量”这门生意

  • ▮宝安观察美团大数据显示,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宝安在深圳文旅消费规模中排名第二,同比增长20.8%。数据抢眼,背后是强大的游客流量支撑。近两年,随着机场、会展、消费等领域强
  • 深圳ENJOY|试过了,这条绿道真的可以“去班味”

  • 近日,“班味”一词占据了社交媒体,打工人热议不止。所谓“班味”,就是指打工人流露出的独特气息,具体表现为面容憔悴,精神疲惫,即使下班也无法轻易去除。“班味”人人喊打,如何迅速
  • 万科坚定“瘦身” 挂牌转让深圳商办项目

  • 5月8日,万科位于深圳的一宗商办地块挂牌转让,显示出万科在坚定“瘦身”的魄力和效率。万科回应,此次挂牌转让是公司坚决推进“瘦身健体”一揽子方案的落地举措之一,减少非主业资
  • 周世平,无期!千亿大案终审裁定!

  • 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2024年5月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红岭创投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世平等人非法集资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23年12月7日,
  • 4739 家!深圳天空好热闹

  • 根据《低空经济行业发展报告》深圳现存4739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一!此外今年3、4两月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注册量与今年1、2月相比增长61.73%国内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7.
  • 71.7 万人次!深圳上榜全国TOP10

  • “五一”假期深圳入境游市场火热5月8日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五一”假期深圳全市接待入境游客71.7万人次同比增长20.50%其中入境来深过夜游人次同比增长4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考研上岸“双一流”,她“顺便”减重了40斤

  • 先看两张照片,你相信这是同一个人吗?这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医药学院学生汪喜妍,读大一和大四时的两张照片。今年4月,汪喜妍收到了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拟录取通知,未来将在药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