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科技赋能增实效 精准管控促提升丨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

日期: 来源:文明兰州收集编辑:文明兰州

  近日,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区华府宝贝幼儿园的孩子们身穿自己亲手设计的环保服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环保时装秀”。一个个稚嫩可爱的孩子在工作人员的辅导下,用自己的双手把垃圾变废为宝,践行垃圾分类成为孩子们的一场趣味时尚之旅。西客站社区党委书记黄涛介绍说:“2023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启动后,我们社区组织了各类和垃圾分类相关的活动。用实际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

  随着全国垃圾分类宣传的深入进行,当前,兰州市各街道、学校、单位都在大力践行垃圾分类,企业参与、全民共建,居民知晓率、认可度和参与率不断提升,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逐步健全。兰州市城管委还启动各种智能科技手段助力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智能化,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让科技为生活垃圾分类赋能

  2023年5月23日上午,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开馆。总面积约572平方米,以“分类新时尚”为策展主题,共设置了三个展馆,分别为展览馆、体验馆、课堂馆,内含互动游戏区、概念展示区、分类手工区等。

  5月31日上午,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迎来了第一批街道参观者。他们来自城关区皋兰路街道,共计 20余人。6月2日上午,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又迎来了靖远路街道和张掖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共计80余人。

  展馆内,创新科技小游戏的沉浸式体验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其中,“垃圾的旅行”是一个做在墙面上的光电体验游戏。它是一个互动板块,当参观者按下墙壁上的按钮时,可以看到四条灯带会瞬间从手中点亮,灯光继而流向四个分类垃圾桶,展馆讲解员说道:“这寓意着垃圾从我们手中产生,然后灯带会依次点亮不同种类的收运车辆、垃圾处理中心等设施。”参观团成员纷纷上前体验,在触摸中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此外,体感游戏和竞赛区的几个小游戏,也让大家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对之前学习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加深印象。展区还设置了一个特别的沙盘,沙盘内放置了17种垃圾模型互动装置,提起密封瓶,能看见内置的垃圾模型、降解时间及危害的说明。

  这些科技小趣味的游戏体验,让垃圾分类宣传不再成为纸上谈兵,展馆也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让垃圾分类更入人心。

  据了解,为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基础信息、健全垃圾分类监管平台模块功能,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系统建设,兰州市城管委还于近期推进了垃圾分类智能箱房数字化监管工作。据兰州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科副科长滕英介绍:“垃圾分类智能箱房建设是打造智能化及便民化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实施垃圾分类新模式的重要举措,能有效提高投放效率和精准度,促进提升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垃圾分类智能箱房有满溢提示、称重等功能,并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收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同时兼具垃圾分类宣教等功能,培养居民环保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目前,全市共有生活垃圾分类智能箱房25座。”

  据悉,市城管委已下发了垃圾分类智能箱房前端技术接口规范,要求主城区及高新区城管执法、环卫部门加强与市城管委数字中心的沟通协调,对照技术参数,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智能箱房建设工作,确保智能箱房与市城管委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对接端口相匹配、参数正确,按要求接入市城管委垃圾分类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推送、实时监管,让科技为生活垃圾分类赋能。

垃圾分类实现全市338个社区全覆盖

  作为全国先行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兰州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基础设施与思想意识同步推进、市民自觉与政府强制同步实施、购买服务与自主开展同步尝试”三同步工作法,严格落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法”,通过政府主导、全市53个街道、338个城市社区已全覆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垃圾分类典型案例”被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采纳收录;“尚东嘉园小区案例”荣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环卫行业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示范案例;近日,兰州市被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和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联合授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项目示范城市”称号。

  据了解,截至目前,市城管委提升改造“两网融合”网点420家,建成垃圾分类分拣中心14个、构建12345民情通、965955报废热线和“爱回收”微信服务网络。配备生活垃圾收运车辆1400余辆。完成了全部车辆的标识喷绘工作,通过合理规划收运路线,基本实现了城区所有已分类居民小区和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此外,市城管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分类处理体系,建成“两厂一园三中心”(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再生资源循环产业园,省、市危废处理中心、安宁区智慧垃圾分类运营中心),在建厨余垃圾处理厂,从末端解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处理问题,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从源头产生到末端处理的闭合环路。

突出源头治理促进分类措施精准实施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兰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会按照试点先行、重点推进原则,开展以街道为基本单元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并逐步扩大范围,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签订物业企业承诺书,努力形成党组织、社工委、业委会、物业企业、志愿者共同推进的格局。此外,我们将继续实行红黑榜及市场准入和淘汰制度,督导物业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开展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桶边督导’试点工作,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聘请了617个桶边督导员,在175个小区早中晚垃圾投放高峰时段,开展桶边督导工作。设置“奖惩榜”“红黑榜”“时尚榜”,联合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进入600多个小区开展宣讲和废旧物资收购活动,激励和培育市民养成良好的分类投放习惯。现全市配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8.3万余个。

  滕英说:“我们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现已制定《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通报、季考核排名、全年综合评定和主流媒体曝光制度。同时,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绩效考核、目标考核和各类评比之中,通过签订目标责任、强化督导考核,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保证各部门各单位职能有效发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推进、良性发展。此外,我们制定了《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为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提供了制度保障。实行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严格执行‘不落实、有处罚’的措施,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更需要发动和培育热心公益、志同道合的垃圾分类讲师,使其成为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和传播者。兰州市城管委按照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原则,将不断壮大分类讲师团成员队伍。推动社区实施深耕细作,主动寻求分类讲师等外部资源的指导和帮助,结成对子,共同成长进步。利用信息化服务支撑,方便基层与分类讲师对接。通过总结梳理分类成果、提供便利分类环境、打造分类活动品牌,积极扩大分类效应,让取得成效的社区和单位越来越多,直至全市覆盖,助力兰州市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潇旋)

相关阅读

  • 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活动 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生活

  • “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我们的运河南岸街,今天我们看一看最后是哪位小朋友垃圾捡得最多……”为进一步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养成注意
  • 新烟火繁华图|广州:收垃圾的聪明小巴

  • “请各位居民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定时到公交站点扫码分类投放垃圾……”清晨7点,在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江夏联社,记者跟随环卫工人尤乃刚驾驶着一辆“会说话”的白色小巴士,从白社
  • 部署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

  • 6月26日,我市召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推进会。副市长陈文强要求,各镇各部门要迅速开展大排查、大清理行动,营造全市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全面自查自纠,完善垃圾清扫、转运、处
  • 瑞安市云周街道丨中洲村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 为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引导促进村社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大家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意识,6月28日,云周街道组织工作人员在中洲村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聚焦|山东印发意见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水网综合效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
  • 世界最长超高海拔公路隧道在西藏贯通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28日电(范凯笛 中青在线记者 齐琪)今天,西藏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通道)圭嘎拉隧道全线贯通,标志着这条世界最长的超高海拔公路隧道,历时七年“鏖战”终于取
  • 倒计时!即将迎来关键日子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海底隧道工程已于26日全部完工。28日起,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按计划对排放设备进行为期三天的验收工作。合格后,即意味着排放设备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