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网友:我“悲秋综合征”了!医生:别吓唬自己,多晒晒太阳

日期: 来源:宁波晚报收集编辑:宁波晚报

“万里悲秋常作客”“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雨潇潇,落叶飘飘,心情容易低落沮丧,这段时间,“悲秋综合征”出现在不少媒体和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表示找到了情绪低落的源泉——秋天来了。真的有“悲秋综合征”吗?秋冬季怎么做,有助于心情“轻舞飞扬”呢?记者请教了宁波市康宁医院情感障碍科刘纪猛副主任医师。

部分敏感人群可能容易出现情绪低落

“我也是今年第一次听到‘悲秋综合征’这个词,挺新鲜的。”刘纪猛表示,医学上并没有“悲秋综合征”这一说法。“悲秋”,更多是指情绪容易低落。

刘纪猛分析,随着季节交替,入秋后,气温降低,光照时间缩短,和夏天相比,人体内的激素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部分敏感人群可能会觉得情绪容易低落。

他举了个例子:相比阳光灿烂的日子,阴雨连绵的时候,不少人可能容易情绪低落,这是很正常的情绪变化。并不意味着到了阴雨天,就会“悲雨”或者“抑郁”了。而且,随着天气变化等,心情、状态也会很快得到调适。

有媒体报道称,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季节。立秋以来,北京有医院精神科就诊人数增加了20%左右。

对此,刘纪猛表示:“从我们医院情感障碍诊疗中心的门诊情况看,立秋以来,门诊人数和此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他也特意翻阅了2020年以来的住院记录,发现在不同季度住院人数都相对平稳,并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部分抑郁患者秋冬季病情会反复

“网友们不必自己吓唬自己,觉得自己患上‘悲秋综合征’了,要相信自己的调解和适应能力。”刘纪猛表示,抑郁是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天气只是其中一个可能影响情绪的因素。绝大多数人不会因为看到落叶、淋了秋雨就抑郁了,就没法化解压力和痛苦了。

不过,刘纪猛也提醒,一部分本来就患抑郁症的患者可能会在秋冬季病情有变化,比如症状反复、病情加重等。这被称为季节性抑郁,是抑郁症的一个亚型。

针对这部分患者,刘纪猛建议,在秋冬季,不要减药或停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接受光照治疗等来改善,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特定的光谱和光照时间,弥补日常光照不足。

“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下一句是“我言秋日胜春朝”。那怎么在容易情绪低落的秋天,拥抱更多快乐呢?

刘纪猛建议:多到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通过接受光照等来调节激素分泌。早起看太阳升起,会让人感受到鼓舞和力量;午休的时候,在户外走走,和朋友聊聊,也有助改善情绪。

秋天有萧瑟的一面,也有丰收的喜悦,有秋雨连绵的惆怅,也有明朗开阔的意境。刘纪猛表示,不管是秋天还是其他季节,情绪偶有低落等都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恐慌,反而给自己加压。如果情绪抑郁持续两周级以上,可以到专业机构做评估、筛查。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孙梦璐

相关阅读

  • “我就是你哥,听哥的准没错!”

  • “警察同志,这里有人要跳楼!”10月22日下午14时许开福公安分局通泰街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某商场外的四层楼钢架楼梯上有一名男子情绪激动欲跳楼轻生接警后副所长倪渝程带领
  • 一到秋季就多愁善感?听说过“悲秋综合征”吗?

  • 伤春悲秋自古有之,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当季节变化时,许多人会感到情绪低落、抑郁和多愁善感,似乎整个人都失去了活力,身心状态被阴霾笼罩。这种情绪的变化在医学上被称为季节
  • 郑大一附院牵头制定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指南

  • 本报讯 (记者 常娟 通讯员 周厚亮 刘韶华)近日,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孙同文牵头制定的《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2023)》(以下简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栾川铁路小镇项目 入选第四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 跟火车合张影新南村的农家宾馆由退役火车改造的书吧王坪村的农家宾馆新南村村貌本报讯 日前,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正式发布第四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名单。来自洛
  • 无棣县司法局海丰司法所“法治讲堂”开课啦!

  • 滨州日报/滨州网无棣讯 为进一步扩大“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普及率和知晓率,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氛围,近日,无棣县司法局海丰司法所联合村(居)法律顾问走进宋家社
  • 中方表态,不容触碰!

  • 当地时间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大第四委员会审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工作时发言,强调国际人道法规定的红线不容触碰。耿爽说,今天的近东救济工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