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烟霞里》创作谈丨魏微:这是我写作史上的一个例外

日期: 来源:文艺报收集编辑:文艺报


魏  微


《烟霞里》开写于2021年8月,刨去中间开会学习、办活动的时间,我花了13个月写成。


这是我写作史上的一个例外,飞奔向前,自由敞亮。从开头第一句话,文字就找上我了,我欢快地应着,也不带客气的。起头的想法是写一个女人的生卒50年,一年五千字,共25万字。但开头第一年就写冒了,后来越发不能控制——简洁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随着年纪增长会逐年下降,因而老作家才不得已去写长篇;至于短篇,唉,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人文社全程跟进了我的写作——似乎我是他们的写作机器似的——当得知我写到40多万字还不能止,他们说,打住,没完没了了!于是我就打住,把女主捺死在41岁上。


为什么一定要捺死她?编年体的体例决定的,我这些年有读年谱的习惯,年谱思维几乎成了我的惯性思维,看着一个个卓越的生命从我眼前流逝,他们从出生起——无论是生于名门贵胄像陈寅恪,还是寒门子弟像梁启超——人生的最初几年,他们和家人一起度过。祖父辈是干什么的,兄弟姊妹啥情况,性格是怎样养成的……尔后长大,求学,交友,跟各色人等打交道,他们本身就足以构成一个小社会。


另有时代跌宕施与他们的影响,像梁启超本身是个弄潮儿,而陈寅恪偏于学术一隅,但潮水还是会溅到他身上。时代笼罩着每一个人。区别在于个人选择,是攻是守,是进是退;而个人选择关乎性格、价值观,溯根求源或可归于他的童年,他的出身、家教施与这孩子的影响,跟他的天性所发生的碰撞——天知道会撞成什么样,这是一个太繁复的力学问题。


我这些年读年谱,一个基本感受是,青少年时代新鲜昂扬;中年繁复热闹、人来人往,像一场盛宴;老年归于苍凉,太息而已。当然童年最重要,人生的底色,从牙牙学语开始,尔后倏忽几十年,一个人就没了。然而唯因他生长、盛开、衰老、凋零,中间他哭过、笑过、爱过、恨过,且人人各异,色色不同,人生才值得去探讨、去记述。


生死是文学永恒的母题,生必须置于死的前提下,才变得有意义,值得珍惜。所谓长生不老,罢了罢了,乏味至极。我从35岁来到广州,就面临这个文学母题,也可说是人生困境——是不是太早了些?可能是读年谱读的,读了十几年,也就那么回事,什么都不上心了。《烟霞里》便是读了十多年年谱又不上心的结果。当然也有现实考量,这十多年来,我的同龄人已有陆续离世的,啊,落叶飘零,不胜感怀。他们构成了此篇写作的前提。


我这代人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父辈中有当过知青的。小说中父亲奔赴井冈山一节,是借用原北京知青曲折的经历,来源出处是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口述史》;剑桥大学生克里斯托弗·莫里斯闹革命一节,是借了欧洲思想史专家托尼·朱特的经历。


这就说到90年代,小说中关于1992年南方谈话、深圳股疯、香港回归、中国入世等一系列大事件的综述,也包括崔健开演唱会、前首富牟其中的殒落等,都出自一本精彩绝伦的书:《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作者凌志军。此书陪伴我度过整个90年代的写作,是点醒、激扬、振奋,那是我的青年时代。它把我整个覆盖了。


人与书的遇合多么奇妙啊。人生50年,单单青年时代我忘了,而市面上关于90年代的书少之又少,恰好凌志军出现了,好像大风拂面,把我吹得摇摇晃晃,人一下子醒了,记忆全回来了。我仿佛看到一个女青年,她走在艳阳里、酷暑里,她走在风沙扑面的街上,脑里有轰鸣;她走在渐趋密集的楼群里,到处都是工地,人人有希望,那自由自在的、甩开膀子大踏步的形象,那是女主田庄,也是我,也是90年代的所有年轻人,是的,所有人。


内容来源:《文艺报》2023年2月24日3版

微信编辑:吕漪萌

二审:许婉霓

三审:李晓晨


为你推荐

铁凝:文学最终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

中国作协诞生记

范迪安:置身时代的“现场”就大有可为

徐则臣:《静静的顿河》,故事的力量(视频)

霍艳X徐刚:我们的时代,他们的文学——关于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对话

相关阅读

  • 石钟山:拓展当代军旅文学的“雪域故事

  • 2月24日,作家石钟山携长篇力作《我的喜马拉雅》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会场与读者见面。评论家贺绍俊、《解放军报》文艺评论版主编傅逸尘、表演艺术家佟凡、花城出版社副社
  • 四川自贡大安区总工会开展心理辅导进校园活动

  • 陈永春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2月下旬,自贡市大安区总工会心理咨询师范骏疆受邀来到三多寨镇同春村复兴少年宫,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心理辅导之旅。辅导中,范骏疆首先用
  • 寻寻觅觅,翟昌金回望探宝路

  • 文/卢晓天当人们驻足珠宝店柜台前看到由翡翠、红宝石,蓝宝石,金刚石,月光宝石等精刻而成的各类饰品时,往往会被这些宝石所呈现的美妙形态和绚丽多彩所震撼。这些宝石是如何形成
  • 寒石:如果孤独是一种常态

  • (一)越是临近过年,鞭炮声就越大,由远而近,带着新年的预兆和气息。到了过年,鞭炮声扎堆地凑热闹,充斥着浓浓的年味。年后又自觉恢复了原样,偶尔的鞭炮声也是稀稀拉拉、渐行渐远。这
  • 英雄模范专题|《中国青年的楷模——恽代英烈士》

  • 恽代英(1895—1931),原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
  • 繁星 | 朋友圈

  • 图 | 视觉中国作家贾梦雨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作家的朋友圈”。读完之后,不禁掩面一笑。原来那些看上去深沉、神秘、饱学鸿儒们也都是极富人情味的。透过他笔下的一个个故事,
  • 读者来信 | 阅读,是我从容无畏的底气

  • [读者来信]CHEERS[读者来信]的故事的主角,都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湛庐读者,“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这个愿景将大家连结起来。他/她们的故事,真诚而质朴,传递着阅读蕴含的力量。
  • 青大人的包罗万“箱”,都是故事!

  • 青大人的包罗万“箱”
    正值青大学子返校时天南地北的QHUer带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踏上归途
    这些行李箱里到底有哪些意“箱”不到或者奇思妙“箱”让我们一起来围观真“箱”大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田间地头督查忙 紧扣农时保春耕

  • 2月17日上午,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吴兴分公司纪检人员跟随下属的城东供电所电力“红马甲”们走进辖区尹家圩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田垄地畔,全力确保优质电力服务送进园区春耕工作,保
  • 丰台区南苑街道|周末,来一场“大扫除”之约

  • 文明城区创建,是一场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是一个无止境的“自我提升”。2月25日,在丰台南苑街道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周末大扫除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倡导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