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马踏湖成为珍稀鸟类栖息地

日期: 来源:淄博日报收集编辑:淄博日报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赵希翔 摄影/视频宋开才 庄力 巩本勇

八月份的马踏湖,蓝天碧水,芦苇密布,景色如诗如画,成了鸟儿的乐园。 “看,震旦雅雀!”8月15日上午,记者在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采访,马踏湖湿地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王剑,指着前面的芦苇荡说。

不远处,有几只小鸟在芦苇丛中嬉戏,时而到水面觅食,时而在苇叶上驻足,发出“啾啾”的叫声,清脆悦耳,急促而连贯。那就是被称作“鸟中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震旦雅雀。

震旦雅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为全球性濒危鸟类。以前确知其分布仅限于我国东北黑龙江下游及辽宁省、江苏省沿海个别芦苇地,在山东省马踏湖发现后,丰富了这一珍稀鸟类的地理布局。

在马踏湖最早发现震旦雅雀的是当地一位摄影爱好者。2019年冬天,他在湖区采风时,无意中拍到了这种鸟,身长不到20厘米,体重不到50克,样子有点像麻雀,嘴像鹦鹉,尾巴比较长,小巧的脸部呈白色。

因为不知道是什么鸟,他把照片发到一个摄影朋友群里,大家就讨论开了。后来在网上查找,又经过鸟类专家确定,才知道是珍稀的震旦雅雀。

震旦雅雀这种鸟飞行能力较差,群栖于湿地芦苇荡里,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如果水质差或者人类活动频繁,都不会繁衍下去。最初,马踏湖上的震旦雅雀只是在冬季偶尔发现一两只,比较稀缺,如今已经成为湖区的“长住民”,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而且成群结队,一年比一年多。

“这也印证了马踏湖生态持续好转,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王剑说。除了震旦雅雀,在马踏湖区还有很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珍稀鸟类,比较稀缺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棕头鸦雀等,黄苇鳽、黑翅长腿鹬、斑嘴鸭、白眉鸭、绿头鸭等更是常见。

绕湖行进中,记者看到有一对凤头鸊鷉优雅地直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这种鸟就是民间俗称的“水老鸹”,在马踏湖区,还被称为象征忠贞长情的“爱情鸟”。

凤头鸊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活习性像鸳鸯一样双宿双飞,鸟嘴长且尖,利于捕食,从嘴角到眼睛有一条黑线,经常停滞在水上跳舞,长长的脖子与水面保持垂直姿势,头顶凤冠,翎领展开,嘴衔水草,雌雄两鸟互相撞击,优雅而奔放。“这是在互动表达爱慕呢。”当地村民说。

马踏湖素有“北国江南”之称,湿地率达92%,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吸引了大量迁徙的野生鸟类在这里栖息筑巢。据统计,湖区植物资源有73科363种,动物资源有56科174种。其中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震旦雅雀、丹顶鹤、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了做好鸟类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马踏湖湿地保护中心依托线上视频监控监测系统和线下开展湿地资源普查,健全了野生鸟类资源数据库,为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桓台县还在新城镇设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并于2022年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活动,切实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

多年来,桓台县构建“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陆续建设了6 处人工湿地,总面积近 2000 亩,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8 万立方米,马踏湖流域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近六年来,马踏湖地下水埋深提升了2.9米,湖泊蓄水能力从300万立方米增加到2500万立方米,形成了河湖连通、水清岸绿、水润城乡的生态格局。

环境美了,鸟儿来了,位列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的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过全流域治理、全流域修复,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画卷。


相关阅读

  • 荣成:湿地白鹭舞

  • 威海日报讯 8月14日,在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成群的白鹭在林间休憩、觅食。近年来,荣成市全面落实河、湖、湾长制,以水系流域综合整治为核心,着力恢复骨干河流功能、改善河流水生
  • “国宝”何以在广东美丽绽放

  • 广东有红树林1.06万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9.3%。图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方日报/供图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
  • 盐城:第二批“浙产”朱鹮成功抵达盐城

  • 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当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保护区迎来了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湿地研究繁育基地的第二批10只朱鹮。下午3点半,保护区工作人员将朱鹮轻轻放入笼舍,只见
  • 湿地公园生态美 荷花盛开游人醉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近日,寒旱山区五台县湿地公园里成功栽培出湿地荷花。盛开的荷花为该县巩固省级环保模范县城又添一景,引得市民纷至沓来。图为游客在荷花潭
  • 打卡生态新地标 听背后的“绿色故事”

  • 打卡生态新地标 听背后的“绿色故事”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原标题:打卡生态新地标 听背后的“绿色故事”近年来,除了成都打造的公园城市,四川各地也涌现出许多生态新地标,几乎每
  • 全国生态日 | 南京浦口:守护“蓝天精灵”

  • 从伊宁到浦口,从伊犁河畔芳草湖到长江之滨绿水湾,红头潜鸭、白琵鹭、长耳鸮……每年都有近十种珍稀鸟类往返两地,不断开启跨越4300公里的迁徙之旅。2023年6月,南京市浦口区检察
  • 助力生态保护 共建美丽巢湖

  • 8月14日,在位于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内,国网安徽电力(合肥肥东)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连通南淝河的出水总站,深入了解生态湿地保护知识,联合开展排灌站配电设
  • 百鸟“抛头露面”点赞“绿美东莞”

  • 东莞+2023-08-14 20:40:278月15日,我国将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绿美东莞”建设深入人心。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东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特别是党的十八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马踏湖成为珍稀鸟类栖息地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赵希翔 摄影/视频宋开才 庄力 巩本勇八月份的马踏湖,蓝天碧水,芦苇密布,景色如诗如画,成了鸟儿的乐园。 “看,震旦雅雀!”8月15日上午,记者在马踏
  • 直播微视评:幼儿园里,不容暴力伤害孩子

  • 幼儿园到底是教孩子的地方,还是打孩子的地方?山西吕梁孝义市的曹先生反映,他3岁的儿子,今年4月进入孝义市护航幼儿园上学,可每天回到家,孩子身上都是大大小小的伤痕。曹先生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