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全国现场会在宁波举行,垃圾分类优等生是这样炼成的!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周松华 朱承 通讯员 范奕齐

全品类智能回收箱。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供图

“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5月22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宁波举行,垃圾分类又掀起热潮。

曾几何时,“垃圾围城”“垃圾围村”问题饱受群众诟病,产生了环境污染,也造成资源浪费。为解决好这一“关键小事”,近年来,垃圾分类由点及面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不少人对垃圾分类仍是“三分钟热度”,积极性不高,自律度不强,觉得“反正也没人管,分不分类都一样”。

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自2013年以来,宁波以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截至去年底,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实现100%,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88%,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1%,垃圾分类投放精准率超过9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99%,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规定工作”到“自觉动作”,十年探索,宁波这个“优等生”试出了哪些经验,又能为其他城市提供哪些借鉴?

逼着做不如引着做

一早,家住鄞州区海创社区的张阿姨拎着一捆包装纸板和两袋塑料瓶,来到小区附近的可回收物服务网点,过磅、计价、数据上传,不一会儿,她的账户就收到了售卖款项。

将家里的旧物,按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等六大类20多个品类,进行筛选,再送往回收网点,是张阿姨与邻居们坚持了多年的好习惯。

动力何在?张阿姨指着墙上的价目表,道出原委:“每公斤塑料统货回收价0.35元,而每公斤塑料瓶可卖2.4元;每公斤纸张统货回收价0.72元,而每公斤清黄板可卖1.3元……分类越仔细,收益越明显。”如今,仅这个网点日均收集可回收物就达1.5吨左右。

垃圾分类是一场涉及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其首要难点在于怎样让市民养成精准分类的习惯。为此,各地在掀起宣传热潮的同时,纷纷推出监督、惩戒机制。但刚性约束虽有一时之效,时间长了,惰性又会滋生。

可回收物专车收运。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供图

“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才能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宁波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鸿雁表示,宁波整合统筹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两项工作,修订《宁波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制定32项配套政策,建立起全品类、全链条、便民化的可回收物管理体系。

“目前,宁波市已建设规范化可回收物回收网点6206个,通过线下收集、线上奖励的方式,提升市民分类可回收物的积极性。”刘鸿雁说。

有别于传统废旧物回收行业“利大抢收,利小不收”,宁波可回收物管理体系还通过政策托底,不仅涵盖值钱的纸制品、废塑料、废金属,还覆盖玻璃、纺织物等低值可回收物,以此引导居民正确垃圾分类。

据测算,目前宁波每年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70万吨,其中,低值可回收物总量达14万吨,占比20%,宁波也获评全国首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建设城市。

做实后半篇文章

垃圾分类的目的,在于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争取物尽其用。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前端的努力不被浪费,就必须形成回收、分拣、运输、循环利用的有效闭环。

“依托数字化手段,我们打造了智能化的物流快速清运中转系统。”在宁波市垃圾分类监管服务平台“数字驾驶舱”上,一条条滚动信息清晰醒目,刘鸿雁介绍说,“我们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原则构建社区集约服务平台,设置垃圾存放点,并拓展废旧家具、装修(大件)垃圾预约回收服务。同时,我们投放了500多辆专用运输车,根据指挥中心的智能调度和路线规划,采用‘定时、定点、定车’模式,基本实现20分钟内到达并完成清运。”

分类清运后的垃圾,去了哪里?

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供图

中午时分,一辆辆厢式货车驶入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卸货区内,工作人员忙着将一袋袋经过社区分拣的可回收物,分门别类,送上传送机,二次分拣、整压、打包,集纳后分别运往全国各地的回收企业。

“这个项目由世界银行专项贷款支持,可集中分拣废纸张、废塑料、废金属、废电子电器等七大类可回收物。”中心负责人闵亚军解释说,针对废塑料品类繁杂、末端利用需求不一的特性,中心还采用了先进的光选工艺和AI技术,智能分选结合人工干预,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目前每天分拣作业能力约70吨。

在宁波市高新区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处理中心车间内,智能撕碎机、AI分选机器人、重锤式制砂机等隆隆作响。一些原本处置难度较大的混合型建筑装修垃圾,通过分选、除铁、破碎、筛分等特殊工艺,被制成建筑骨料、石粉砂子和废弃物衍生燃料等,将被继续应用于建筑领域。

目前,宁波已布局建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33座,其中,生活源标准化可回收物分拣中心12座,实现区县全覆盖。刘鸿雁说:“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废弃电器电子拆解中心、塑料集中分选深加工厂、大件垃圾/建筑装修垃圾处置厂建设,进一步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0+”旧织物创意再造中心。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供图

答好全民考题

垃圾分类,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质量息息相关,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行动。

为让这桩“麻烦事”变成生活“新风尚”,宁波持续宣介垃圾分类理念,普及分类方法。从分辨“这是什么垃圾”到思考“垃圾还能怎么分”,从每月一次开展“有害垃圾收集日”,到帮助各个社区设立“循环集市”……宁波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一点点培养市民的分类意识、分类习惯,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在甬城全面落地生根。

目前,宁波市15所高等院校全面构建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两网融合”体系,全市中小学校也将此纳入“开学第一课”。

宁波还将垃圾分类工作与浙江推进“千万工程”和“浙江有礼”文明新实践深度融合,组建六大类生活垃圾分类志愿队伍1万余支,拥有志愿者80万余人,已提供志愿服务600余万小时,覆盖服务人群280余万人,培育“黄背包”“海洋蓝卫士”“老兵志愿突击队”“过期药品回收志愿服务”等一批示范项目,实现开展志愿者活动小区覆盖率100%,助力宁波垃圾分类投放精准率超过90%。

相关阅读

  • 世界银行支持,宁波要“把自然搬进城市”

  • 潮新闻 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刘金鑫 陈晓众白鹭翩飞,鱼翔浅底。春夏之交的宁波,处处洋溢生机。近日在宁波植物园举行的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宁波主场活动上,全球环境基金(GEF)中
  • 宁波段建设用地获批!通苏嘉甬铁路迎重要进展

  • 潮新闻 记者 王凯艺 通讯员 朱宁溪记者从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日前,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宁波段)建设用地已获国务院批准,共计批准建设用地面积2112亩,全额使用国家新增
  • 人工扩繁1700余尾,宁波的“大熊猫”见过吗?

  • 潮新闻 通讯员 郭竞豪 记者 王凯艺 镇海棘螈,被誉为宁波的“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仅分布在宁波市北仑区林场几处狭窄区域,野外种群数量极其稀少。记者从当地资规部门
  • 温州鹿城:垃圾分类进课堂 环境保护早知道

  • 近日,鹿城区仰义街道沿江社区的工作人员带着对环保的深情厚意,走进了仰义二小,为四年级3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此次宣讲不仅详细解读了垃圾带给环境的
  • 温州鹿城:新居民学习垃圾分类新时尚

  • 为推进垟田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高辖区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鹿城区双屿街道垟
  • 温州鹿城:垃圾有分类,回收不浪费

  • 回收2000斤的纸可以挽救17棵20年树龄的大树,回收一个易拉罐可以节省3小时的电视电力,一颗1号电池烂在泥土里会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远失去利用价值。我们生活中生产的大量垃圾正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20多年救援1300多人!他们的惊险故事登上大银幕

  • 1905电影网专稿 从2001年至今,他们不计回报,风雨无阻,成功救援了1300多人。这群志愿者来自福建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他们冲锋在前、热血营救、守望生命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