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汉中生态保护建设现状及发展探析

日期: 来源:绿色中国收集编辑:绿色中国

文/方永琴

[摘要] 汉中是陕西省西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如诗如画、时尚现代的城市,其山川形胜、人文历史、气候生态、特产珍宝等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地之一。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围绕以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深化城市与森林协调发展为核心,坚持把保护和开发自然生态作为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取得了好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立足于目前汉中生态现状、浅析生态保护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现状 发展 措施

有“西北小江南”之称的汉中山水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二十一世纪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刻不容缓。

一、汉中生态建设总体概况

汉中素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自古以来生态条件相对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明显优越,也是汉中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按照汉中国土空间规划,汉中生态保护格局为两屏、多廊、多点。两屏:秦岭生态屏障、巴山生态屏障;多廊:指汉江生态廊道、嘉陵江生态廊道以及褒河、玉带河、湑水河等14条天然水系构成生态网络骨架;多点:自然保护地26处,构筑起汉中整个生态网络中重要的节点型生态区域。

随着省市重点镇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和陕南移民搬迁三大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为城乡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社会氛围,多年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千里绿色长廊工程成效显著,汉中市生态环境指标达到森林城市建设要求,森林覆盖率已达63.8%,在西北地区名列前茅;森林、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备一定基础,对濒危物种朱鹮的保护和种群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汉中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法律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逐步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追究环境污染的诉讼制度存在缺陷等,统一、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还未形成,急需改进和完善。

(二)生态环保意识待提高

整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来看,虽然大众环保意识增强,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依旧存在,尤其是基层乡村,部分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滥用农药化肥,乱扔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等破坏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生态保护行动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群众环保意识亟待提高。

(三)职能部门工作衔接有待加强

生态保护涉及林业、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各职能部门配合不够紧密,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开展有所滞后。

美丽汉中生态之城


三、汉中生态建设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提高思想政治站位

各级党政领导要坚决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将生态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系统研究部署全市生态保护工作,同时强力跟踪督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领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热爱大自然,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是对自己及子孙后代负责。全市人民要增强生态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开创汉中生态保护工作新篇章。

(二)强化生态保护,厚植美丽汉中底色

一是严格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巴山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完善秦岭、巴山保护规划体系,落实秦巴区域产业准入清单制度,以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为重点,持续开展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森林抚育,谋划国家储备林基地,提升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二是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大力实施湿地植被恢复,强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性保护措施,维护秦巴生物多样性。三是从严查处打击违法破坏行为,持续开展秦巴区域“五乱”问题常态化整治,大力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规范化管理。四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统筹推进生态治理,深入开展“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认真落实治污降霾“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扎实推进“散乱污”清理整治,实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五是高质量完成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确保不发生美国白蛾疫情,积极组织开展种苗质量抽查检查,切实防范重点领域生物安全风险。六是常态化落实森林督查,做好各类反馈问题图斑核查整改。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落实封山禁牧措施,抓好天然林保护修复,严厉打击自然保护区内砍伐、狩猎、捕捞、采石、挖沙等违法违规行为。七是配合省上做好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国家公园建设,设立耕地保护基金,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着力抓好林下中药材、中蜂、林麝、猕猴等特种养殖业发展,培育壮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林业龙头企业。八是扎实推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国储林建设和林业碳汇工作,积极推动生态资源、生态优势向生态经济、生态价值转变。

(三)完善环保立法 提升综合执法能力

一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制定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有一个综合而统一的制度,并填补部分环保领域法律空白,及时处理存在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地位和承担方式;二是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利和执法能力,各单位要按照职能定位,加强协作配合,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使其各司其职,协作配合,避免交叉、重叠、推诿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强环保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要及时进行实地调查和采取有效措施,并将环境问题情况和结果告知公众,涉及到排污许可证的核发等重大事件,环保部门要设立听证程序,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四是相关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重点地区、重点区域、重点工程不仅要进行常规检查,还要重点监察,杜绝保护主义思想和行为的蔓延,严格依法处置扰乱执法工作的相关人员。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受益者。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并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环保知识,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根据乡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实践深度和参与广度,倡导全民自觉养成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广告、广播、电视、微信、宣传图册等多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鼓励支持他们当好生态保护的监督员、宣传员,推动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造福人类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只有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健全环保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才能促进汉中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本文作者单位系城固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绿色中国》 A(上半月) 2023年9月号


相关阅读

  • 清河滨水绿廊正式开放

  • 区水务局/供图熙来攘往的五环边,隐于闹市的生态绿洲。日前,“清河之洲”——清河滨水绿廊正式开放,记者带你速享蓝绿交融的悠闲好风光。清河位于海淀区中部,被誉为海淀“金腰带
  • 山东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确定

  • 日前,国务院批复《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10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规划》进行解读。根据《规划》,我省将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
  • 保险能级全面提升 各类险种遍地开花

  •   记者 张霞   刚过去的9月,全国首个海洋生态救助责任保险在象山落地。今后,若再发生抹香鲸搁浅等海洋生态意外性突发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保险最高可赔付220万元。这是
  • 2200亩!莲都首个集中式光伏项目交付

  • 10月7日,莲都区仙渡乡集中式光伏项目(第一批)土地20年租赁权在丽水市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完成交易,成为莲都区首个完成交易的生态产品项目。仙渡乡光伏电站项目是地面集中式光伏电
  • 首届中国造纸产教融合 创新发展论坛即将举办

  •   记者10月7日从启迪之星(天津·生态城)获悉,“新生态·新产业——首届中国造纸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论坛”将于10月23日—25日在天津召开。  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飞以及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汉中生态保护建设现状及发展探析

  • 文/方永琴[摘要] 汉中是陕西省西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如诗如画、时尚现代的城市,其山川形胜、人文历史、气候生态、特产珍宝等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地之一。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
  • 哈马斯:目标已实现,可以谈判了

  • 当地时间10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一位高级官员穆萨·阿布·马尔祖克在被问及哈马斯是否愿意讨论停火的可能性时表示,哈马斯“已经实现目标”,对“此类事情(停火讨论
  • 秋季前沿跨过长江!秋天已覆盖约一半国土

  • 近期,冷空气频刷存在感,我国南北方多地气温不断刷新立秋后新低。在冷空气的助推下,目前,秋季的前沿已经跨过长江沿线;而北方的秋意更浓,部分地区已迈入冬季。冷空气频繁发力 长江
  • 景美人和 热度不减

  • 进入10月以来,日喀则市旅游热度不减,始建于公元1447年的扎什伦布寺成为众多中外游客的首选。图为十一期间,国外游客在扎什伦布寺内游览参观。记者 白玛泽旺 摄来源:中国西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