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宿州市:立足高质量发展 打好配套“组合拳”

日期: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收集编辑: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作者:秦岳峰 史秀丽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7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99家,市级龙头企业832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7795家、家庭农场5079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一是坚持示范引领。为促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宿州市以示范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示范主体创建。目前,宿州市共有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198家,其中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8家、省级示范社153家、市级示范社490家、县级示范社517家;有各级示范家庭农场1475个,其中省级示范农场255个、市级示范农场440个、县级示范农场780个。砀山县入选首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泗县、埇桥区入选首批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素兰获评“第六批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萧县尚俊家庭农场入选第四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泗县拓恒养殖家庭农场入选第五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二是促进融合发展。为解决经营主体“单打独斗”存在的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先后出台了《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试点方案》《宿州市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创新探索“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社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得到各界的高度肯定,并于2018年2月入选全国“三农”十大创新榜。目前,宿州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350家,数量位居全省市级第一,加入联合体的龙头企业有363家、合作社有936家、家庭农场有2422个,覆盖了粮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导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以上。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宿州市政府出台《宿州市“劝耕贷”工作实施方案》,市农业农村局与市银保监局联合出台《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专题活动方案》《宿州市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指导意见》,积极与金融部门对接,推广“助粮贷”“活体贷”“种养贷”“流转贷”等多种贷款新产品。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在率先探索开展“劝耕贷”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党建引领·码上办”行动,由农业农村部门推荐认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费率由原来的0.8%降至0.5%,有效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宿州市“劝耕贷”年发放贷款10亿元以上,惠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0余户。

四是搭建服务平台。县、区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乡、镇建立土地流转分中心和土地纠纷调解庭,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及土地纠纷调解小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土地流转服务。目前,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577.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4.4%,其中家庭农场流转227.2万亩。1830个家庭农场完成“一码通”赋码工作。依托农业农村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宿州市共录入家庭农场43346个,数量位居安徽省市级前列。砀山县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系统,排查数据、录入系统,实行家庭农场、合作社“一张图”管理;埇桥区建立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动态管理、经营情况实时监测及融资需求在线申请。

五是加强扶持引导。出台《中共宿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扶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2023年,宿州市安排资金1400万元,支持132家合作社、179个家庭农场实施能力提升及生产设施条件改善项目;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服务面积146万亩(复种),投入资金7637万元,服务小农户25.27万户,实现粮食作物亩均增产10%左右、农药用量减少15%~20%、化肥施用量减少10%~15%,比一般农户自种粮食作物节本增效200~300元。

六是强化数字赋能。搭建宿州市数字农业产业服务平台,平台注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户数已达5401个,建立溯源系统的应用对接,免费赋码总数1565个。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对接,开展网络销售、农产品产地直采等业务。2023年,宿州市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约77.1亿元,新增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2753个。砀山县先后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涌现李娟、绳惠展、武妍彦、段旭旭、王小辉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带头人。

七是加强人才培育。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进行轮训。2023年,宿州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200名,其中农场主753名、合作社带头人264名,占比46.23%。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工作,2023年宿州市组织40人参加该项目培训。近三年来,共培育4311名能持续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

八是提升品牌价值。引导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证农产品驰名商标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9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认证主体225家,产品276个;有机产品认证主体13家,产品22个。“砀山酥梨”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安徽省唯一入选),全国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培训班在砀山县召开。利用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宣传推介优质特色农产品,有效提升了宿州市农产品品牌美誉度。

九是做好服务指导。制定《宿州市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工作方案》,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共聘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230名,扎实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宿州市对13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建立包保制度,建立联系包保清单,明确包保责任单位、责任人、工作内容,确定每个主体分别由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各确定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包保,实行“一对一”服务帮扶,精准推送支持政策,协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相关阅读

  • 菏泽!3个!

  • 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鲁发〔2024〕1号),推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
  • 全省先行县!德州2地上榜!

  • 6月7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畜牧局公示一批强县、先行县名单。其中,禹城市拟确定为2023年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平原县拟确定为2023年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 合肥市:量质并重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作者:饶东平 曹洁铭近年来,合肥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根本,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保障
  • 东平县接山镇:观摩评比 共谋提质增效新篇章

  • 为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规范化管理,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东平县接山镇常态化开展设施农业现场观摩评比活动。活动实现村村到、棚棚看,通过实地观摩和评比,寻找差距,查找不足,促进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宿州市:立足高质量发展 打好配套“组合拳”

  • 作者:秦岳峰 史秀丽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
  • 中国工会代表当选国际劳工组织工人正理事

  •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10日,正在日内瓦举行的第112届国际劳工大会选举产生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中国工会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魏地春成功当选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
  • 经营一个美满的家庭,要记住这三句话

  •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情感的归宿。在家中,我们可以真诚地交流情感、消融情绪,相互依靠和包容。经营一个美满的家庭,要记住这三句话:勤翻书、多体谅、懂宽容。勤翻书,塑家风沉甸甸的书
  • 枣林乡:整治环境卫生 点亮乡村之美

  • 6月10日,枣林乡全面掀起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在马家塔村,支部书记率领队伍积极投入行动。他们对倾倒在河道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对公路旁如小山般堆积的建筑垃圾也逐一细致入微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