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年以后,警惕这三种陷阱

日期: 来源:读者收集编辑:读者

《反本能》中有一句话:“我们的大多数偏好和做出的选择,源于我们的生物本能。”

很多人做事往往按照本能和惯性,下意识地选择最容易的应对方式,殊不知不知不觉就掉进了未知的陷阱。

惯性并不可靠,它使得大脑惰于思考、抗拒变化,逐步成为进步路上的绊脚石。

人生下半场,如果不想走下坡路,请警惕这三种陷阱。

情绪陷阱

朋友琳达是一家外企公司销售部的员工。

由于业绩突出,部门销售额节节攀升,领导有意提拔她。

但是有一次,她去外地出差谈客户。

公司有人给领导发了封邮件,提到她利用职务之便多收项目回扣。

琳达知道后火冒三丈,立刻写了一封邮件,痛斥对方在她背后说坏话。

邮件里还详细描绘了她为这个项目付出的辛苦以及对方的工作过失。

她滔滔不绝地写了很长一篇,还抄送给了领导。

第二天早上,当她看到那封牢骚满腹的邮件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而她升职的事情也因此被耽误,原本就委屈的她,一气之下提出了辞职。

稻盛和夫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一生。”

越是不被理解,越要用平常心对待,这样事情才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情绪是一把双刃剑,一味放纵情绪,只会赶走好人缘和好运气,使自己陷入泥潭,雪上加霜。

90后演员李梦,曾是被《白鹿原》作者陈忠实钦定的电视剧女主角。

刚出道就走上巅峰,出演重要角色,可谓风光无限。

可是进组后,她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与人争吵,对导演放狠话,任谁都劝不住。

久而久之,不仅耽误了拍摄进度,还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后来剧组又起用他人,顶替了她的角色。

《情绪钝感力》一书中说:“情绪是你的自留地,不是别人的跑马场。”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碰壁,不是因为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控制不住情绪。

如果总是被情绪裹挟,势必看不清自身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狂妄。

最后犹如决堤之水,横冲直撞之后,留下一片狼藉。

而真正成熟的人,都戒掉了情绪,反而化险为夷,遇难成祥。

来源:视觉中国

自律陷阱

作家刘润曾说:“很多人都陷入一种敷衍式自律的状态,重复那些早已不能刺激自己成长的行为,生活停滞不前,还安慰自己我是个自律的人。”

自欺是弱者的底色,行动则是强者的通行证。

作家李筱懿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在健身房,她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女孩。

当别人都在大汗淋漓地运动时,女孩却一直在各种器械间穿梭,摆出各种姿势拍照。

甚至为了拍照好看,还央求李筱懿为她拍了几张照片。

女孩高兴地把照片发到朋友圈打卡:又是挥汗如雨的一天。

整个过程,女孩没有拿起过任何一种器械锻炼。

李筱懿好奇地问她:“你来健身房只是为了摆拍吗?”

女孩笑了,不以为意地说道:“我就是想在朋友圈晒晒,真动起来多累啊。”

自律是一面镜子,会映照出很多滥竽充数的人。

缺乏意志力的人,无法抵达终点;没有强烈目标的人,只会在半道折戟。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立志一年看100本书,可每次到图书馆都是走马观花,从头到尾看完的没几本;

渴望升职加薪,报了课也定下了计划,却始终不曾认真执行过;

为了减肥瘦身,买了各种健身设备和服装,但是一遇到刮风下雨天,就借口赖在家中不出门。

不以结果为导向的低水平努力,都是伪自律。

那些表面的努力,虽然满足了面子,填补了虚荣,却改变不了平庸的现实。

只有吃得下自律的苦,戒得了自欺的毒,才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努力,在没有掌声的地方坚持,终会收获内心的笃定,享受到时间的复利。

来源:视觉中国

能力陷阱

史蒂芬·柯维曾说:“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听命。”

时代日新月异,人若不主动向外探求,就会一辈子困于当前的能力范围。

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令人感触颇深。

老周是一家公司的程序员,公司里面的代码难题,在他手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

每一次运营团队有新想法,老周总是能用他超强的技术,将创意变成现实。

在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老周也一路顺风顺水。

后来,公司业务重组,老周和几个骨干被分出去独立带团队。

老周本以为带团队很容易,但实际上上手后,才发现自己对很多事情都一窍不通。

带团队不同于做技术,还需要考虑运营、客户维护和市场推广,这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而老周虽然工作十多年,但一直在技术岗,对于其他岗位从来没有了解过,也不知道运作的原理。

眼看时间已经过半,老周还在为一些基础性的事务犹豫不决。

看过一句话:“人生没有不变的优势,过去成就你的,现在可能会毁掉你。”

因为擅长一件事,便很容易陷入舒适区,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怡然自得。

殊不知,这种心态只会固化你的思维,让你的能力永远无法得到突破,进而陷入中年危机。

正如1的365次方还是1,而1.01的365次方却是37.78。

墨守成规只会原地踏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却能带来飞速的成长。

真正厉害的人,从未停止过向外探索,始终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聚集更大的优势和能量。

面对未知的前路,唯有具备升级重组的能力,才能获得足够的底气。

来源:视觉中国

白落梅曾说:“人生有许多陷阱都是自己亲手挖的,以为可以捕获别人,掉进去的往往是自己。”

人生于世,总会经历形形色色的事,如果不小心走到陷阱的边缘,请一定绕道而行。

走出情绪陷阱,拒绝负面情绪,才能躲过生活的狂风暴雨。

走出自律陷阱,摆脱无效努力,才能挣脱束缚成长的绳索。

走出能力陷阱,丢掉固化思维,才能升级迭代个人系统。

人间有冷暖,世事有悲喜,希望你我都能不断提升认知、纠正偏差、走出困境,拥有一个开挂的人生。

共勉。

作者:香寒。

相关阅读

  • 直播微视评:是咖啡过敏,还是碰瓷上瘾?

  • 明知喝了过敏,还要喝完退钱,武汉的“咖啡过敏姐”已经成了一个传奇。武汉的一位饮品店店主杨女士说,今年2月7号,一位女顾客点了咖啡,喝完后打电话说,她拉肚子了,因为对咖啡里的牛
  • 通过破坏入户“猫眼”盗窃 小贼终被抓

  • 城阳融媒讯丨很多市民家中防盗门上都会安装一个可以看见外面的“猫眼”,“猫眼”的作用就是能让屋里的人看清门外情形,与防盗门、防盗锁并称“守家三利器”。但它也能让窃贼惦
  • 【夜听】与教养相处

  • 【听】与教养相处 【与教养相处】出差空闲时和好朋友约茶,聊天间无意中聊到了,南北差异,生活习惯,做事方式,已经现代人的教养问题,我们很同步的认为教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现代人
  • 10个汉字拆开了不得,道尽人生真谛

  • 语言大师林语堂,曾对“孤”“独”二字做过有趣的“拆字新解”。他写下这么一首打油诗: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孤”与“独”分别拆开
  • 人到中年,请远离身边这类“好心人”

  • 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生在世,一方面要行得端,坐得正,不可生为非作歹之心;另一方面,也要提防坏人的图谋不轨。事实上,明显的恶意很容易鉴别,但披着善意外表的私心
  • 这位华科人,生死皆为师!

  • 生为师,逝亦为师从制作标本的解剖学系教师到捐献遗体成为大体老师我校基础医学院王方老师为医学教育事业发出最后的光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的人生2月12日,王方因病医治无效
  • 永远不要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早懂早受益)

  • “听好了,查克,我要向你解释一些事情,你的工作和职责是让客户认为他是房间里最聪明的人。如果你完成了这项任务之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应该用它来让你的高级合伙人显得像是房间里第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中年以后,警惕这三种陷阱

  • 《反本能》中有一句话:“我们的大多数偏好和做出的选择,源于我们的生物本能。”很多人做事往往按照本能和惯性,下意识地选择最容易的应对方式,殊不知不知不觉就掉进了未知的陷阱
  •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8时43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  分离前,神舟十七号航天
  • “夸父一号”卫星新发现100多例太阳白光耀斑

  •   据新华社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9日通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ASO-S)发射一年多以来,已经观测到100多例太阳白光耀斑。这一观测远超过此前对白光耀
  • 汽油、柴油价格今日下调

  •   据新华社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29日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4月2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70元。  国家发
  • 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杨斌一行来访复旦

  • 4月29日,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光华楼会见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杨斌一行,双方就深化校地合作进行交流。杨斌对复旦大学长期以来给予曲靖经济社会发展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