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顶王冠背后,是怎样的故事,让网飞耗资8亿也要拍成电视剧?

Netflix投资了1亿英镑,折合人民币8亿多,拍摄了一部豆瓣9.2分,并获得金球奖最佳电视剧集、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在内的若干奖项的电视剧。

这部耗资比《权力的游戏》更大的电视剧,名字叫《王冠》,讲的是伊丽莎白从公主到女王的成长之路。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能和中国熊猫比比待遇的只有英国女王大人了。

没事就就到处玩玩,有事都丢给首相,国家每年还要给王室4000-5000万英镑,王室日子也太好过了吧。

可是,英国王室的日子真有那么轻松吗?

作为曾经历史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帝国(蒙古帝国排名第二),工业革命的发起者,温莎家族作为帝国统治者,实际上和“日不落帝国”一起,正走向衰落。

在法国、俄国的君主制相继破灭,经历一战和二战的摧残,为什么只有温莎王朝能继续让皇室保留在英国?

温莎王朝背后血与泪的故事,才是《王冠》这部剧,能有如此高评价的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温莎王朝。

很难用一篇文章讲清楚一个王朝的历史,所以我想用4个关键词来讲讲这个王朝的4位君主,以及要戴上王冠,需要承受什么样的压力和牺牲。


【起源】

关于温莎王朝的第一个关键字是【起源】

1914年8月4日,英国宣布加入一战,此前已经被德国人打的节节败退的英国人惊讶地发现,大英帝国的王室竟然有个德国姓。

早在1840年2月10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就和她的表弟——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亲王阿尔伯特结婚,萨克森-科堡-哥达这个德国姓从此进入了英国王室。

一战时,英国国王是乔治五世。当时的英国人已经被战争情绪支配,有人发誓再也不养德国种的小猎犬。一些有德国姓氏的官员因此被罢免,王宫里的德裔侍女被辞退。

1917年7月17日,乔治五世为了表明要与表弟德皇威廉二世血战到底,宣布将英国王室私人姓氏改为温莎(Windsor)。这位乔治五世也成为了温莎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放到现在,改姓也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作为国王,没人要求他改姓,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作为国家最高精神领袖的王室,如果不能做一个表率,对于首相和政府工作的开展显然是不利的。

不仅如此,乔治五世还把2个王子送到军队服役,积极视察军队,甚至在视察时从马背上摔下,骨盆受伤。乔治五世就这样将民众和政府团结在了一起。

▲ 乔治五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8 年,停战协议签订,但国王的日子仍不太平,邻居爱尔兰爆发了起义,俄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

乔治五世一定思考过,法国大革命之后波旁王朝垮台了,一夜之间罗曼诺夫王朝也消失了,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呢?

好不容易平息了爱尔兰的风波,经济大萧条又席卷了整个英国,当时英国保守党倒台,工党上台。可是面对大萧条,没有哪一个党能博得全国所需的公众信任。

当时乔治五世已经重病缠身,可是他感觉到了英国工商业形势的严重性。于是带头作出反应,自动减少年俸,号召王室和全国厉行节约。同时,积极促进了由保守党、工党等不同派别民族政府的组成。

从乔治五世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英国人对于王室的态度,自从光荣革命以来,英国人就都知道,一个拥有正义感的君主才能拥有权力。

乔治五世显然做得不错,英国人民对此事的王室颇有好感,而他给王室后代的启发是:成为全英国唯一一位具有政治经验而又超脱党派之争的政治家。

而一个好国王的背后,则是巨大的牺牲,他无法决定自己的婚姻,必须成为人民的楷模,他不应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成为人民的精神支柱,在更多时候,让首相成为主角。

但这样严苛和极端自律的日子,并不是每个王室成员都能忍受,而如果这个成员又是继承人,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自由】

关于温莎王朝的第二个关键字则是【自由】

和许多君主制王朝一样,王位继承权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决定。乔治五世有2个儿子,大卫和阿尔伯特,大卫是第一继承人,正常情况下,大卫就是温莎王朝第二任国王。

在中国,万历皇帝的名气很大,不是因为他的政绩,而是因为他是第一个“罢工”的皇帝。大卫和万历某种程度上很像,比如:

1、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和管制,被宫廷礼仪和规矩束缚;

2、都有一个严苛的父王和宰相(首相),动不动就要教训他;

3、万历是罢工,大卫干脆连江山都不要了,原因也都是因为女人。


在王权和自由之间,大卫选择了“自由”。

英国王室前顾问汤米·拉塞尔斯和前首相鲍德温曾经有过一段对话:

他告诉鲍德温,“这个王位继承人放肆地追求酒精和女人,而且自私。他以后可能不适合佩戴英国的王冠……有时我会禁不住想,对爱德华和整个国家来说最好的事情,也许就是把他的脖子拧断。”“天啊,饶恕我吧。”鲍德温则说,“我也常常这样想。”

这位大卫王子很快成为了威尔士亲王,他拥有了独立的官邸,在那里,他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女人约会。

▲ 爱德华八世和卡萨莫里侯爵夫人

大卫看不上王室给他安排的那些姑娘,他更喜欢的是有夫之妇,比如卡萨·莫里侯爵夫人以及佛奈斯侯爵夫人。当然比起波旁王朝的那些“路易们”,大卫的情妇并不算多,可引起宪政危机的只有他一个。

乔治五世去世后,大卫成为了爱德华八世,也就是英国温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

有一天,他告诉首相鲍德温,他想娶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是个平民,这也许不是问题;

她长的不漂亮,英国人从来不以貌取人;

她是个美国人,虽然英国人从骨子里看不起美国人,但这也还能忍受;

她离过婚,而且现在还是有夫之妇,天哪?连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忍不住要跳出来了。

▲ 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爱德华八世爱上的这个女人叫沃莉斯,当时还是辛普森夫人。首相和大主教意识到,按照国王对这个女人的痴迷程度,温莎王朝搞不好就要变成“辛普森一家”了。

于是他们强烈反对国王娶这个女人,爱德华八世又给了一个方案,说这个女人将来不能称为王后,他们的孩子也不能继承王位。

当时也很有意思,因为大英帝国还有许多殖民地,所以这件事还需要大英帝国各成员国的同意。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表示反对,新西兰表示犹豫不决,爱尔兰觉得你们英国人真会玩,我们才不关心谁是国王,我们就看热闹。气得爱德华大骂,澳大利亚这破地方才多少人,我结婚还要他们同意?!

最后鲍德温给国王三个选择:

1、放弃迎娶辛普森夫人;

2、违背首相意志迎娶辛普森夫人(但内阁全体辞职);

3、退位。

1936年12月10日,爱德华八世在位仅326天,选择退位,他在退位演讲中说:

“我发现,无论我有多么愿意履行国王的责任,在得不到我所爱的女人的帮助和支持之下,去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是不可能的事。”

此时,辛普森夫人正在法国,在国王和全民对抗的过程中,辛普森夫人正在追求自己的真爱,耶鲁大学的高材生,赫尔曼。而当追求真爱失败后,她意外地发现,国王竟然真的准备和她结婚。

而此时第二顺位的阿尔伯特即将成为国王,面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王冠,阿尔伯特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意外】


关于温莎王朝的第三个关键词则是【意外】

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当哥哥告诉自己要退位的消息时,阿尔伯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除了王冠的压力之外,更大的问题是,阿尔伯特有严重的口吃。

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讲的就是他的故事。1925年,阿尔伯特被要求在伦敦温布利的大英帝国展览会上致闭幕词,整个球场数万观众,静静等待着王子的初次亮相。口吃加上紧张,这场演讲已经不能用尴尬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灾难。

阿尔伯特曾经和妻子去沮丧地说:

“我不是当国王的料,我配不上,还有加冕礼,到时候会更出丑,我只是个前海军军官,我就这水平。”

但此时,不论对于首相、大主教还是英国民众,阿尔伯特是唯一的希望,就在这种期待下,1937年5月12日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登基,乔治六世成为了温莎王朝第三任国王。

在乔治六世还在努力治疗自己的口吃时,希特勒用极其鼓动人心的演讲掌握了德国的大权,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甚至按照旅游指南来轰炸伦敦。

英军在欧洲大陆溃不成军,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而此时的乔治六世爆发出惊人的勇气和气魄。

他决定做一次战时演讲来鼓舞士气,这次的演讲可能是他一辈子念过最长的稿子。但就是这个在BBC广播电台全国直播的9分钟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二战中在法西斯压迫之下的英国军民。

不仅如此,当内阁提出让王室撤出伦敦时,乔治六世决定,整个王室将和人民一起留守伦敦,直到获得战争的胜利。此后伦敦不断面对德军的空袭,白金汉宫一共遭遇9次空袭,供暖系统被炸毁,所有房间都伤痕累累。甚至有一次,炸弹就在国王住所的房间爆炸。

国王和王后去工厂、车间,最危险的地方视察,那里遭受最严重的轰炸,那里就有国王的身影。

乔治六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也就是未来的女王,加入后方防卫支援部队“国内妇女支援部队”服役,编号是第230873号伊丽莎白·温莎名誉少尉。她成为王室中第一个经过正式训练的汽车修理员,五个月后获升任名誉下级司令员。

尽管不能指挥军队打仗,但是乔治六世勇敢承担了自己的责任,成为一个国家危难时刻的精神领袖。在取得最后的胜利后,王室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可能由于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压力,乔治六世因为过渡吸烟而罹患肺癌,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是在伦敦机场欢送出访非洲的伊丽莎白公主。

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睡梦中去世,遗体安葬在温莎城堡。

丘吉尔在悼念乔治六世的演讲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乔治六世国王在位的五年间,不论国内外,公开还是私下,任何一个混乱的时刻,他从未失职。他完全担得起举国的送别和缅怀。”

在乔治六世离世时,伊丽莎白公主正在肯尼亚,住在一个树上旅馆中。她爬上树时还是公主,爬下树时已是女王。

【女王】

关于温莎王朝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女王】

现在女王不但是英国的象征,更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IP”。虽然现在更像一个和蔼慈祥的老奶奶,可是一个女王哪有那么轻松。

《王冠》其中有一段,伊丽莎白从非洲赶回英国,她即将要成为女王,在下飞机前,她收到了一封来自祖母玛丽王太后的信,信里是这样写的:

“丧王之痛,刻骨铭心,你的人民需要你的坚强和领导,我亲眼目睹了三代伟大的君主,因不能划清私人牵绊和使命的界限而溃败。你一定不能重蹈覆辙。” “在悼念你父亲的同时,你也要悼念另一个人:伊丽莎白·蒙巴顿。因为她已经被另一个人所代替,伊丽莎白女王。这两个伊丽莎白会经常起冲突,事实是,王权必须胜利,必须永远胜利。”


伊丽莎白本只打算成为一名普通的王室成员,过过平静的日子,可是就像命运选择了他父亲一样,此时,上帝选择了伊丽莎白。

王权必须胜利,此后成为了女王一生的准则。

但在25岁的时候,她还未准备好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

在她回到英国的时候,刚下飞机,就有人叫他“女王陛下”。她看到她的祖母,她的母亲向自己行礼。她马上要以女王的身份和人民的英雄丘吉尔首相会面,一切都没有彩排。

1953年,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西敏寺举行加冕典礼,她成为了温莎王朝的第四位君王。

那顶帝国王冠(Imperial State Crown),镶了2868颗钻石、17颗蓝宝石、11颗绿宝石,以及几百颗珍珠。有传言称,它上面有一颗被称为“黑王子红宝石”的宝石,据信亨利五世于1415年在阿金库尔战役中佩戴过。

伊丽莎白后来回忆说:

“你不能低头去读讲稿,你必须把稿子举起来,因为如果你低头,你的脖子就会扭断,王冠就会掉下去。”

这意味着,王冠很重,不单单是字面意思。

女王的婚姻和爱情遭到了冲击,菲利普亲王不但要接受在加冕仪式上向自己的妻子行礼,更重要的是,为了温莎王朝的延续,他们的孩子不能跟父亲的姓,蒙巴顿。

亲王后来自嘲说,他可能是整个英国唯一不能让孩子随自己姓的人。

夫妻俩的相处变得非常困难,而即使面对感情的不顺,对外,女王必须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微笑着面对她的人民。

在之后的66年岁月里,女王历经10多位首相,英国,也从大英帝国到英联邦,乃至逐渐萎缩。但直至今日,伊丽莎白二世所取得的成就,应该说毫不逊色于英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君王。

在今天,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钞票上还是印着女王的头像。美国《纽约时报》做过民调,发现英国王室在本土得到了77%的支持率。而在美国,71%的美国人认为英国王室的存在“是件好事”。

就连曾经发表社论希望“有朝一日英国将走向共和”的《卫报》也承认,英国的君主制可能还是可以维持至少一百年的时间。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女王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王室存在的意义。

不论何时,当一个君主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蜘蛛侠的那句口号,英国女王也有一个类似的口号:

责任第一,个人第二。这就是我从小被灌输的理念,这就是我所知的一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