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毒贩误杀了他儿子,他摧毁了整个贩毒集团

“月黑杀人夜,风雪作恶天”,在洁白的冰天雪地里,一位老人,为了给无辜遇害的儿子报仇,单枪匹马摧毁了贩毒集团。

当得知连姆·尼森又有一部新作上映,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飓风营救》系列要出第四部了吗?毕竟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连姆·尼森先后拍摄《飓风营救》三部曲、《空中营救》、《通勤营救》等电影,数度披挂上阵,演绎了一出出营救大戏,老爷子海陆空全交通工具制霸的“超级老爹”形象更可谓是深入人心。

甚至可以说,连姆·尼森是以一人之力,撑起了整个“营救”类型的电影,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个老男人身上随处可见的男性荷尔蒙气息而疯狂。


但当真正看完了他的新作《冷血追击》后,我才发现,这部电影与他过去那些以营救为主线,一人怼翻全场的作品并不一样。这部电影的主线故事不是营救,而是复仇——为儿子复仇,而且也没有什么特别紧张刺激的枪战戏码,但片中时不时透露出的黑色讽刺意味,冰雪与杀戮,还是给观者带来了不俗的观影体验。

连姆·尼森:这次不营救,这次“以血还血”

电影翻拍自本片导演汉斯·皮特·莫郎之前的一部作品《失踪顺序》,所以这两部电影的整体故事架构大体是一致,最大的改动就是在地域设置上,从北欧搬到了美国的冰雪小镇,使电影失去了原片粗糙的凛冽感这一特色,但同时也吸取了好莱坞商业片的优点,剧情更加工整,受众面更广。但无论是哪一个版本,都不失为一部优秀的B级电影。


在《冷血追击》中,连姆·尼森饰演的是一位平凡的扫雪车司机尼尔斯·考克斯曼,他刚刚获得了小镇的年度人物大奖,然后就得知自己的儿子因吸毒过量死去。


出于父亲的直觉,他很本能的意识到儿子的死因另有蹊跷,但人死不能复生,儿子的死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正当他因此而万分痛苦甚至想饮弹自尽的时候,意外得知了儿子的死,与本地一个贩毒集团“维京帮”有关。然后,这位老父亲考克斯曼就拎起他那支老式步枪,踏上了为子报仇的旅程。


如果这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接下来一定是考克斯曼一人一枪,闯入毒贩大营,开启一场肆意而血腥的屠杀。但是导演却并没有按照这种爽到爆炸的模式来拍摄,主角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超凡的身手,杀起人来的手法也十分笨拙,往往还没等把对方杀掉自己就先累趴下了。而且连处理尸体的手法,都只是从小说中看到的,他自己一点经验都没有。


就是这样一个邻家老大爷式的男主,靠着他甚至有些幼稚的杀人手段,硬生生杀死了三名毒贩,还成功惊动了贩毒集团“维京帮”的幕后大boss。但这个大boss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手下是被一个看似人畜无害的老大爷所杀,于是他就把矛头指向了他们的宿敌,一个由印第安人组成的帮派。


于是大boss派人杀死了印第安帮首领的儿子,想以此来威慑这个帮派。但儿子被杀,这种丧子之痛谁能忍?印第安人帮派的首领虽然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还是领着他的手下们悍然出击,以牙还牙。


就这样,一场由小人物考克斯曼引发的两大贩毒集团的世纪火拼开始了,而且当最后双方战至高潮,考克斯曼还开着他的大吊车,直接吊起一棵大树,砸在了试图逃离现场的大boss的车上,成功上演了一出黄雀在后的好戏。让人不由得感叹,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虽然电影的主题不是“拯救”,而是“复仇”,但也可以深化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拯救:拯救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找到杀害儿子的凶手,让他们以血还血,考克斯曼永远也走不出心灵的谴责。所以,名为复仇,实际上这次连姆·尼森是在自我拯救。

大地苍茫、命运无常,有《冰血暴》的爽感

这部电影给人最大的惊喜也在于此,你永远都料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剧情一直在反转。谁能想到已经被大boss给捉住的考克斯曼,最后能将boss成功反杀呢?而且诸如此类的惊喜随处可见。

比如当印第安人的首领派手下去劫持维京帮boss的儿子报仇,可却偏偏被考克斯曼给截胡,而且考克斯曼还与仇人的儿子上演了相当温情的一幕。尤其当小男孩对着考克斯曼说出“你听说过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症吗”的时候,那种超越年龄的友谊与两个孤独者相依偎的心灵,简直是温情到了极致。

让人不禁感慨,即使在如此蛮荒的世界,依然保留着一抹温暖。


同时,全片还处处可见黑色讽刺的影子,比如片中那个充满正义感的女警,她有整顿治安的抱负,可在一出场就被自己的老油条同事给教育了一番,说我们这是滑雪胜地,人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滑雪抽大麻嗨翻天的,你要是因为抓在大街上抽大麻的就会影响我们这里的经济,你负得起这个责任么。

看到这里,再想想我国那些奋斗在第一线的缉毒警察们,还有谁敢不要脸的说“外国的月亮更圆”?



饰演这个聪慧女警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剧《无耻之徒》里的大姐Fiona。她的出现令老剧迷眼前一亮,而且,在这部电影中,她也是一个被渣男缠住的漂亮女孩,对于她在《无耻之徒》里的角色,简直是神还原。

影片还很大胆的调侃了美国的“政治正确”。一群印第安人酒店,没有按照规定预约,被拒绝入住。于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少数族裔身份,威胁大堂经理,说“我听到的是你让我和我的朋友们滚回印第安保护区去,你知不知道,我能把这条写在点评网站上”,然后,他们就获得了VIP入住的资格。狠狠把那些拿种族歧视做文章的人调侃了一通。


虽然只是一部B级片,但它很好的把暴力与黑色讽刺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既舒缓了节奏,又丰富了影片的内涵,让观众在享受环环相扣的刺激的剧情的同时,还能时不时发出会心一笑。

影片虽然展示了黑帮之间的残酷火拼,但并没有像动作片那样夸大这些人,通过影片也能看出来:这些人都只是一群普通人,有时一个意外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一个典型的桥段就是:两伙黑帮在火拼,其中一个印第安人乘坐热气球玩耍,在火拼结束后才缓缓飘落下来,飘落下来后,竟然一头撞在了铲雪车上,可谓“生得无名,死得搞笑”。


而“大姐”所饰演的警察,虽然聪明,但终究对于这个凶残的世界束手无策。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所有人都要接受命运无情的安排。这个调性,有点科恩兄弟经典著作《冰血暴》的意思了。

而连姆·尼森也凭借这部电影,迈出了他转型的第一步,让我们看到了他冷幽默的一面。期待这位已经六十多岁的动作动作明星能再次塑造属于他的辉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