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呼唤》再现“父母爱情”,章家瑞新作唤醒沉睡青春


在今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终于看到了章家瑞导演的新作品,真是等了太久了!

章家瑞导演的电影向来以细腻的感情、浓郁的怀旧气息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而著称,《花腰新娘》《芳香之旅》《红河》等作品,无一不是散发着柔光的作品。

《花腰新娘》


《芳香之旅》


《红河》

而这一次《穿越时空的呼唤》,章导动用了新的创作理念,调整了方法论,但世界观依然秉持着他忠于情怀的思路,让观众看了既熟悉又陌生。

上一代的隐秘与伟大

我觉得这是一部很适合在母亲节上映的电影,因为它涉及到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同时也一如章导之前的作品,充满着女性的温柔。

片中,年轻一代是用一个叫艾米的女孩来作为代表。她自认孤独、迷茫,时常抽烟,眼神迷离,也不愿意与别人接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冷感者。不可否认这样的角色定位,带有章导对年轻群体的片面认知,但放在影片里还是具有功能性的指向。

而父母一辈涉及较多的情感纠葛,所以人物也比较多,但大致有四个:女主角许蓝青,男主角管勇,以及他们的朋友杨红兵和江淑雅。

许蓝青就是艾米的母亲,她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年轻时的那段隐秘往事保留了下来。

在那段往事里,许蓝青和管勇相恋,但杨红兵默默暗恋着许蓝青,江淑雅又对杨红兵情有独钟。这种错位的爱情从一开始就酝酿下了苦果。

在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父母辈所经历的那个年代很封闭、很落后,他们的爱情很单调。单位会给他们安排相亲,而大多人是受父母之命结婚成家,很多人也都是先结婚后恋爱,结婚还要单位开介绍信。自由恋爱在那个时候还是很少听说的新鲜事。

然而通过读母亲的日记,艾米才发现这些都是她的偏见。80年代的青年人其实也都有着炽热的爱情,他们的感情表达也很直接。就像杨红兵,在一个大雨瓢泼的雨夜,将一封情书塞到许蓝青的手里。

只不过这样的四角恋始终伴随着甜蜜和嫉妒,有人想得到,有人又怕失去,有人想要成全,有人不想放弃。太多情感的纠葛让爱情的航船开始失控。但不论结果如何,就像管勇说的那样:“能够陪你到最后的,一定是最爱你的人。”

尽管那个年代没有网络,可是他们在仅有的娱乐活动里,也都能找到理想和信念。中国女排在1981年战胜日本队,就令当时的他们无比振奋。电影里就用一个完整长镜头再现了这幕场景:大家从小小的电视机前离开,蜂拥到楼下,举着红旗高唱国歌。体育赛场上的胜利成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难忘时刻。

80年代是理想主义的鼎盛时期,从浩劫中走出来的年轻人如饥似渴地想要了解世界,他们对崇高理想的渴望胜过先前的任何一个人,因此当管勇主动决定牺牲自我、拯救一船人的时候,我们并不会对这样的选择感到意外,放在那样的时代环境背景下,这是很能得到理解的。

但在个人本位观念灌输下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一代人,他们作为独生子女,独享最好的资源,必然会在思想和行为上与上一辈人形成冲突。艾米的孤独和疏离就是这种观念催生出来的产物,可是当母亲独自抚养她长大,她却从对父亲身份的追寻中找到了情感的归宿,也达成了对父母辈观念的认同。

一个女孩对单身母亲过往的考据,是这部电影的情节主线。在表现过去的部分中,章家瑞导演用最浓墨重彩的视听语言彰显逝去年代的张扬与华丽,旨在致敬母亲、致敬往事,想必其中也糅合了导演大量的个人情怀。

至于当下时空中的艾米和涛,就像片中频繁出现的轮船和火车,他们是平行的两条线,尽管短暂相交,却并非能够携手走到最后的人。有时爱情的遗憾也是爱情的一部分,更何况,他们之间的感情究竟是不是爱情,仍让人雾里看花。

动人细节中的极致美学

电影中有个段落,是四位主演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而影院里正放映着1980年的那部《等到满山红叶时》。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发生在一艘客轮上的故事,片中也是一个女孩贯穿全片,她是个电影演员,上船体验生活,认识了大副张恋水,而张恋水又道出了一段十几年前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男女主角杨明和杨英表面看似兄妹,实则没有血缘关系。在一次搬移航标灯时,杨明不幸殉难,杨英陷入悲苦之中。

这部电影与《穿越时空的呼唤》非常相近,章家瑞导演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他的这部电影,就是在向《等到满山红叶时》致敬。

枫叶,是这两部电影里共同象征性的信物。《穿越》中,艾米在母亲的日记里发现了一片枫叶,而在影片结尾,三峡两岸的枫叶也都变红了。

枫叶的红象征着那个年代的火热和炽烈,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红也象征着美好的爱情,这抹红在影片中俯拾即是。

许蓝青和杨红兵等人乘坐的轮船、许蓝青穿的毛衣、拎着的暖水壶、做饭时烧的炉子、女排夺冠时楼下拉起的条幅、在舞会上作为背景的幕布、杨红兵和江淑雅结婚时的船,全部都是红色的。

红色也延续到了现代的时空里。艾米手里拿的手电筒、身上穿的救生衣,以及莫名头上流下的血,也都是红色。涛还送给艾米一只玩偶小熊,小熊穿着的就是红色衣服。

涛唱起一首《乡愁四韵》,歌中唱到“血一样的海棠红”,而这正是这部电影的颜色,就像电影的片头字幕,“穿越时空的呼唤”七个大字红彤彤映入瞳孔。

导演有意用两种不同的色调进行对比,过去的时空他用了暖色调,红、黄唤醒人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当下的时空则是冷色调为主,即使是红色手电筒,照出来的光仍是蓝色的。这是对两个时代气氛的对比,章家瑞的时代情结可见一斑。

而当最后,所有的色彩全部抹去,画面仅剩黑白。涛和管勇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这场真空场景下的穿越愈发奇幻起来,但若没有这样的跨时空对话,恐怕真相也很难有大白的那一刻。

由于事关两个时代的故事,在最终交汇之前,章家瑞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来交替讲述这两个故事,而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联系这两条线索的关系。

这是时下最流行的表述方式,在章家瑞的电影里更是前所未有。双线交替叙事让影片的内容更加丰富饱满,两者相互映照形成互文。

章家瑞还用了一些视听手法将两条线进行了串联,比如舞会上的背景音乐《蓝色多瑙河》,以及涛唱的《乡愁四韵》,就跨越了时间的限制,在两代人的生活中响起。

“英雄的精神要继承下去。”片中的这句台词非常好地概括了影片存在的意义。航道工人舍身为民的精神需要被世人了解,并发扬光大,这同样是超越了时间的桎梏,能够长久留在人心中的正能量。

这部《穿越时空的呼唤》入围了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也是本届上影节的开幕影片。它动人细腻的气质很能打动观众,希望可以尽快定档,与观众见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