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电影《祝福》主创人员现在怎么样了?

1956年,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鲁迅名著《祝福》搬上了银幕,由著名剧作家夏衍改编,桑弧导演,白杨、魏鹤龄领衔主演。

《祝福》是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影片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在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跑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和虐待。《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60多年过去了剧中的主创人员大多已经过世,但是,他们携手创作的银幕经典,像一座丰碑永远载入中国电影的史册。

导演--桑弧

导演桑弧和编剧夏衍、主演白杨在影片《祝福》的拍摄现场

桑弧,1916年12月出生于上海市,原名李培林,1941年,李培林以“桑弧”为名创作了电影剧本处女作《灵与肉》 。1944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教师万岁》。1947年,执导剧情电影《不了情》。1949年,执导爱情电影《哀乐中年》。1954年,自编自导的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金奖。1956年,执导的剧情电影《祝福》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1962以后桑弧又执了《魔术师的奇遇》《上海之春》。1972年又将芭蕾舞剧《白毛女》搬上银幕。进入八十年代他接连执导了喜剧电影《她俩和他俩》《子夜》《邮缘》《女局长的男朋友》《曹操与杨修》等深受观众欢迎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银幕佳作。

2004年9月1日桑弧因病逝世,享年88岁。

白杨--饰演祥林嫂

白杨在影片《祝福》中饰演祥林嫂

剧中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扮演者白杨,1920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1931年加入联华影业公司。一生主演了《故宫新怨》《十字街头》《中华儿女》《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影片。

1996年9月18日白杨逝世,享年76岁

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祝福》,并先后邀请了秦怡、张瑞芳、白杨等进入摄制组前往绍兴山区和水乡体验生活并“试戏”,不料,上影厂突然接到北京电影局命令,将这部即将上马的《祝福》改由北京电影制片拍摄,并正式邀请导演桑弧一个人前往。

北影厂在一个又一个演员“试镜头”后,结果都不令人满意,最后还是决定让白杨来北京一趟。白杨果然不负众望,将这个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刻画的出神入化,影片大获成功。《祝福》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电影周”,在莫斯科中央大戏院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首映式。

魏鹤龄--饰演贺老六

魏鹤龄在影片《祝福》中饰演贺老六

剧中淳朴憨厚老实的贺老六是由魏鹤龄扮演的的。魏鹤龄,1907年1月出生于天津市东丽区赤土村毕业于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出演过《泪痕》《人之初》《马路天使》《保卫我们的土地》《火的洗礼》《乌鸦与麻雀》,《江南春晓》《祝福》《摩雅傣》《柜台》。

1979年10月2日,魏鹤龄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 。

《祝福》中的贺老六淳朴善良,渴望简单快乐的生活,可是在令人窒息的封建社会,连最起码的愿望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求,最终被封建礼教吞噬。魏鹤龄的演技如火纯情,把贺老六的老实、真诚刻画得入门三分,很多观众以为魏鹤龄就是贺老六。

李健--饰演祥林嫂的婆婆

李健在影片《祝福》中饰演婆婆

剧中为了给二儿子阿根娶媳妇,不惜将祥林嫂卖掉,其婆婆的扮演者是老太太专业户李健。

李健,原籍北京,1917年9月生于山东青岛。曾在青岛西镇小学、文德中学就读。1937年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营政训处电影股任演员。1938年在武汉“中制”摄制的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中饰一农村大嫂,后参加四川旅外抗敌演剧队。1938年后在成都中华戏剧学会,重庆国立实验剧院,青年剧社任演员。代表作品 《红旗谱》《小兵张嘎》《人间四月天》 。

2008年12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

蔡安安--饰演小叔子阿根

蔡安安在影片《祝福》中饰演小叔子阿根

蔡安安,出生于电影戏剧世家,其父蔡松龄为我国老一代话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

1954年也就是蔡安安七岁那年,在黄佐临执导的《表》中演出。蔡安安与兄弟蔡元元一道出演儿童影片《鸡毛信》,1956年出演《祝福》中祥林嫂的小叔子阿根,他在剧中饰演的阿根淳朴善良,帮助祥林嫂逃离封建桎梏的家庭。据蔡安安回忆在《祝福》剧组,其他演员还在“试戏”的时候,他就已经被定下来了。蔡安安留下的银幕作品虽然不多,但是始终没有离开电影创作。1989年,蔡氏兄弟成立了“蔡氏兄弟(澳门)影业公司”2010年蔡安安为澳门拍摄了第一部由澳门人自己拍摄的电影《还有一星期》。

丁惟敏--饰演阮大嫂

丁惟敏在影片《祝福》中饰演阮大嫂

丁惟敏,1921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37年9月在济南参加第三集团军政训处抗日宣传队任学员,后在第五战区青年军团艺术组抗敌剧社、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后到四川宜宾巡回演剧队、戏剧专科学校剧团任演员。1949年11月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1955年2月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8年12月调西安电影制片厂任演员至今,先后在《雷雨》《原野》《于无声处》等10多出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参加拍摄的电影有《扑不灭的火焰》《祝福》《第十个弹孔》《默默的小理河》《老井》等。

凌元--饰演阿德嫂

凌元在影片《祝福》中饰演阿德嫂

凌元,原名张敏,出生于1917年2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失学,后在长春百川医院任助产士; 1937年入满洲映画协会表演训练班,同年在影片《壮志烛天》中饰演母亲一角;1946年起任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1951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60年在影片《红旗谱》中饰演忠厚、善良、贤淑的中国北方农村妇女的形象。

她还曾在电影《平原游击队》、《黑三角》、《甜蜜的事业》、《锦上添花》等中担任重要角色;凌元从影50年,塑造了百部影片中农村中老年妇女的银幕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2012年1月20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5岁。

李孟尧--饰演王师爷

李孟尧在影片《祝福》中饰演王师爷

李孟尧,原名李锡孟,1926年出生于现河北省沧州市曾在电影《红孩子》中饰演黄静波,《小兵张嘎》中饰演老村长,李孟尧在其一生银幕生涯中甘当绿叶,塑造了诸多“小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012年10月19日,李孟尧因病逝世,享年86岁。

管宗祥--饰演卫老二

管宗祥在影片《祝福》中饰演卫老二

管宗祥,1927年生于山东平邑,1956年管宗祥接到扮演卫老二的任务后,非常高兴。他在回忆这部影片时说:善良可怜的祥林嫂,口口声声管他叫“卫二哥,”“卫二哥”却六亲不认,他饱食终日,东游西逛。敲诈勒索是他的魔棍,他是黑暗恶势力的帮凶。为了一点钱可以出卖他祖宗。他做了大量案头工作,把一个旧中国典型的猥琐小人物表现得淋淋尽致,有力地烘托了红花----祥林嫂的形象。

除此之外管宗祥还曾出演过《包氏父子》、《良宵血案》、《老炮儿》等影片。还参加拍摄《浪迹天涯》、《黄粱梦》、《大饭店小故事》、《武生泰斗》等电视连续剧。著有《电影疯人》、《表演艺术生涯四十五年》等。如今的管宗祥已经96岁了,已经远离的银幕,颐养天年,祝愿老人家永远健康。

李景波--饰演鲁四老爷

李景波在影片《祝福》中饰演鲁四老爷

《祝福》中扮演鲁四老爷的扮演者是李景波。他塑造的鲁四老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一个自私,冷漠,封建卫道者;甚至被看做是逼死祥林嫂的刽子手,他不露声色的表演,体现了演员的功力。

李景波,1913年10月生于山东临清。1933年时考入北平北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35年10月,李景波在北平考入唐槐秋领导的中国旅行剧团,成为话剧演员,参加过《雷雨》《日出》等80 余部话剧的演出。新中国诞生后,李景波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担任演员,成为了一名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工作者。先后参加了《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新局长到来之前》《祝福》《一贯害人道》《一件提案》《怒海轻骑》《虎穴追踪》《芦笙恋歌》《红河激浪》等影片的拍摄,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981年3月21日,李景波因病在哈尔滨去世,终年68岁。

史林--饰演鲁四太太

史林在影片《祝福》中饰演鲁四太太

《祝福》中鲁四太太,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的女人,一个对鲁四老爷唯命是从的女人,是导致祥林嫂命运悲剧的帮凶之一。在心底里她并没有看得起祥林嫂,只是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当她不准祥林嫂参与祭祀活动的时候,便彻底击垮了祥林嫂。

鲁四太太扮演者史林,原名史瑞林,1921年11月出生,山东乐陵人。早年就读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1941年入北平剧社,演的第一个戏是《群莺乱飞》。1944年入重庆怒吼剧社任演员。1945年后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上海昆仑影业公司、上海观众戏剧演出公司、中电三厂任演员。银幕处女作是1946年吴永刚导演的《忠义之家》,相继演出《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碧血千秋》及《花落水流红》等影片。1949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参拍《民主青年进行曲》《祖国的花朵》《罗小林的决心》《不拘小节的人》等影片。鲁四太太可算饰史林的代表作,以娴熟的演技恰到好处的展示了人物性格,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时光荏苒,往事如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走过了艰苦卓绝而又灿烂辉煌的路程,涌现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他们与历史相伴,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克服重重困难,拍摄了众多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而作为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就是其中一部,《祝福》的改编体现了夏衍的编剧风格,结构严谨,笔触凝炼,保持了鲁迅作品中冷峻、深沉、凝重的艺术风格和悲剧气氛。该片既完整地体现了原著的精神风貌,又突出了电影表现特点,为名著改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在1957年第10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1958年又在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获银帽奖。(梧桐老片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