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视综艺的暑期档还能抢回年轻观众的心吗?

一线导读:对于一线卫视来说,暑期档的综艺排播至关总要,在大型综艺的编排通常也颇为审慎。不过近两年来,暑期档综艺收视就逐渐展露颓势。眼下,新的暑期档综艺竞争已经开始,五大卫视又会有拿出哪些新老节目一较高下呢?

文丨李杨

暑期是整个文娱市场不可错过的重要时间节点,尤其对于一线卫视来说,暑期周末大型综艺的编排通常颇为审慎,往往排播的都是综合竞争力强、与年轻观众贴合度较高的节目。

不过近两年来,暑期档综艺收视就逐渐展露颓势,收视最高值由破4逐渐降至破2。回归2018年的暑期档电视综艺,五大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2018》《中餐厅2》《幻乐之城》等多档头部内容,来争夺观众的注意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显然并不乐观,据CSM52城卫视晚间收视数据显示,暑期档电视综艺无一破2,位列1位的“好声音”最高收视也只有1.983%。

受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在卫视平台暑期档综艺中,豪华明星阵容的真人秀比例逐年降低,综艺节目的题材开始朝着垂直化、多元化发展,很多以前难以跻身重要档期的科技类、文化类节目在今年的暑期档都出现了。

眼下,暑期档综艺竞争已经开始,五大卫视又会拿出哪些新老节目,与之一较高下呢?

五大卫视暑期档综艺盘点

暑期档作为综艺节目的狂欢期,各家平台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在网综的冲击下,电视综艺整体疲软,亟需破局。

暑期档五大卫视周末晚间综艺编排概况

(以实际播出为准)

从上表来看,五大卫视的暑期档,均采用了综N代+新节目组合的方式进行编排,以满足受众多元的需求。在保持原有平台特色的基础上,在内容和题材上都略有创新。

湖南卫视的暑期档以青春、娱乐为特色,经营类慢综艺《中餐厅3》常驻嘉宾的更换或将带来新鲜的化学反应。“我家”系列再添新阵容,聚焦情感关系的《我家小两口》计划登陆周六档,近日因离婚闹得沸沸扬扬的曹云金与唐菀,也曾在节目拟邀嘉宾之列。同时,去年年底的口碑综艺《声入人心》挪到了暑期档,替代了去年同时段的《幻乐之城》,能否在守住口碑的同时在收视上有所突破,值得期待。

浙江卫视则是以多元题材填充暑期档。走过八年的《中国好声音2019》再度回归,同样嘉宾阵容也有了不小的变化。科技类节目《铁甲雄心》则由周间档入局周末时段的竞争,成为卫视平台唯一的科技题材。此外,由《奔跑吧》总导演姚译添担任导演的全新节目《各位游客请注意》,将由明星和素人各自组成旅游团,进行为期10到15天的旅行,不知这档节目能否星素结合类节目提供一个新思路。

江苏卫视依然紧握情感观察品牌,在《非诚勿扰》基础上,再推出《我要恋爱了》《新相亲大会2》两档婚恋交友节目。目前,关于新节目透露出的信息并不多,但在《恋梦空间》《遇见你真好》两档同类节目基础上,能否做出新意才是节目突围的关键。同时,对于平台本身来说,进一步了解年轻观众的喜好和市场的风向,在题材、时尚感上创新,突破中年族群的收视圈层,或许是平台的当务之急。

东方卫视暑期档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停播六年的《中国达人秀》翻新回归,杨幂作为新一季的梦想大使,领衔全新导师阵容开启新一轮的达人选拔。同时,平台也在舞蹈这一题材上继续发力,在去年《新武林大会》后,融入了观察类综艺元素的舞蹈节目《热舞之恋》将与观众见面。

而对于北京卫视来说,“跨界”品牌和冬奥主题显然是暑期档的主打。作为北京卫视老牌音乐节目,《跨界歌王》目前已经做到第四季,从目前来看,节目的嘉宾只官宣了刘涛(第一季冠军)一位。此外,“新物种”青春节目《花样中国》将科技、非遗与冰雪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年轻舞者、花滑国手们真实的一面。目前节目已经开播,张艺谋更是亲自坐镇,在下一个“谋女郎”的噱头下,还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综N代回归嘉宾成焦点

观察类综艺热度高居不下

纵观暑期档的卫视综艺,综N代依旧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湖南卫视《中餐厅3》、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2019》、北京卫视《跨界歌王4》,甚至连停播六年的《中国达人秀》在今年暑期也回归了。

毕竟,能够在激烈的综艺竞争中“活下来”,这些老牌IP显然有着一定的号召力。不过,伴随着综N代回归的,还有收视率整体下滑的状况,因此作为各平台的主打节目,如何创新

从今年多档综N代的情况来看,更换嘉宾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创新方案。

这一季《中餐厅3》,黄晓明回归当店长,秦海璐综艺首秀亮相,王俊凯晋升成大堂经理,此外杨紫 则是全新加盟。同时,毕竟娱乐圈的真大厨并不多,因此在张亮推出后,节目这一次聘请了素人大厨做为常驻嘉宾,在全年的阵容下,或许节目将会迎来一个新的管理模式。

而《中国好声音》已经早早进入了宣传模式,仅导师人选就上了几轮的热搜榜。最终,那英一年后重新回归,庾澄庆作为老将驻守,同时王力宏、李荣浩全新加盟,全新的导师组合,在官宣后引发了不少的讨论,让节目未播先热。

而对于停播六年的《中国达人秀》来说,再度回归已经话题度满格。而今年,也达人秀类节目全面复苏的一年,不过目前来看,已经播出的《巅峰之夜》《百变达人》并未能收获火爆的效果,因此对于《中国达人秀》来说,在嘉宾变化之外,还能否找到新鲜且兼具实力派的选手,将是其能否迎来“第二春”的关键。

而在综N代占据主流地位的同时,今年暑期档中,观察类综艺也不容小觑。

其实观察类综艺并不能算是卫视新的综艺类型,此前湖南卫视的《旋风孝子》、江苏卫视的《女婿上门了》,都是这一类型的节目,只不过在当时,观众的注意力都被大型的户外真人秀吸引,这一类型节目没能引起大的关注。不过,在去年《我家那小子》率先收获关注和热度后,情感观察类节目在卫视平台的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

暑期档,五大卫视将推出三档观察类综艺,且角度口不相同。《我家小两口》聚焦夫妻间情感沟通;《我要恋爱了》则是通过旅行来获得情感治愈的效果,而《热舞之恋》则将观察类与舞蹈元素结合在一起。

贴近生活、有代入感的特点,让情感观察类节目在用户体验上都更具优势。今年,在看过了男孩的单身生活,女儿们谈恋爱、夫妻去旅行之后,观察类综艺开始尝试从同质化的题材中跳出来,虽然依然围绕着夫妻关系、恋爱关系,但都在通过结合更多元素带来内容上的创新。

综艺竞争日渐理性

吸引年轻观众成首要任务

在真人秀节目开始兴起的几年,各大卫视的暑期档几乎都把目光面准在大制作、大明星的真人秀节目上,仅2015年,就有超30档节目挤进暑期档竞争。而后随着卫视广告的逐渐下行,大制作节目不再是平台的标配,但是扎推热门题材,2017年暑期,文化类综艺迎来小爆发,近10档节目争夺观众注意力,同质化混战又带来新的审美疲劳。

而从今年各卫视暑期档的布局来看,大家都选择在各自擅长领域进行布局,尽管在观察类、音乐类等热门题材上依然存在着“撞车”的现象,但各节目也十分注意从内容、细节上进行创新,综艺竞争开始进入相对理性的阶段。

与此同时,年轻人是综艺节目的主流受众,尤其是对于暑期档来说,学生更是观看节目的主力军。但近年来,年轻受众日渐流向互联网,数据显示15~34岁用户使用互联网看综艺的比例明显要高于电视。因此,如何吸引年轻人,成为摆在电视综艺面前的一大难题。

从多档热播的网综不难发现,关注青年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年轻态节目正逐渐成为热门题材,在流量上也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于电视综艺来说,在常规的音乐、户外真人秀的基础上,挖掘到更贴近年轻人“圈层传播”特点、更年轻化、更创新的题材,才够吸引和留住观众的心。

从今年各大卫视暑期档综艺排播来看,观察、舞蹈、旅行这些较为受到年轻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成为各大卫视的主打。不过,在网综说唱、乐队、街舞、极限运动等热门内容的冲击下,发力年轻题材的电视综艺能否带来新的话题和流量,目前依然是未知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