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李必的朋友圈有多牛?这段剧情,信息量巨大

《长安十二时辰》里,易烊千玺演的角色叫李必,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李必,在原著中叫李泌(bi四声),是唐朝宰相。

原著中的真实历史人物改成影剧后名字都改了,大概是为了架空历史(纯属瞎猜),比如,李泌改成了李必,贺知章(贺监)改成了何监(何执正),岑参改成了程参。

李泌是谁,其实十二时辰剧中,李必出场时的一段彩虹屁介绍就介绍过了:

“吾六世高门望族,7岁与张九龄称友,9岁与太子交,何监是吾师,王宗汜将军是吾友,亦随叶法善师修道近十年……”

这段介绍里提到的人,个个都是唐朝的国字头大咖,随便拿出来一个就能吓死人。讲真,了解李泌提到的这几个人,你就知道为啥一个22岁的小青年能如此霸气。

我们一个一个来捋吧——

1、“六世高门望族”

我们今天说一个年轻人厉害,不过是官二代,红三代,富二代,可是李泌不一样,人家是六世高门望族,六世,高门,望族。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其中就有赵郡李氏,是第一等的高门大族。李泌就出身于赵郡李氏。剧中李必还特意强调说自己是隋李,不是唐李。隋李,是指赵郡李氏,唐李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几代,出了17个宰相。

讲真,能投胎在这样的世家里,真是赢在起跑线上了。据说李泌家藏书三千卷,书都很新,别误会,很新不是说不看,而是看一遍就记住了,不用老去翻。

如果你翻开李泌家的六世族谱,会发现真是一户口本的大将军、柱国、国公、郡公。

他的六世祖是李弼,南北朝时期北朝叱咤风云的人物,北魏、西魏、北周政权更迭中都有他的身影,最后成为北周八柱国之一。柱国,大家都懂的,是把持实权、位极人臣的八大家族,同时位列八柱国的还有李渊的祖父李虎,独孤信(杨坚岳父)。

李泌的三世祖是李密,就是隋唐演义里那个瓦岗军首领。

到了李泌父亲这一代,已经算是没落了,李泌的父亲只是个县令,那么一个县令之子是如何在七八岁就进入大唐政治权力的核心的呢?往下看——

2、 7岁与张九龄称友

“吾7岁与张九龄交”,张九龄大家都听说过,是开元年间的一代名相。李泌是722年生人,张九龄是678年生人,李泌7岁时,张九龄已经50开外了,7岁娃跟50岁老头子交朋友,真的假的啊?

是真的,这里面有个故事。开元16年时,玄宗征召能讲儒释道的人,李泌的姑姑有个儿子叫员俶(chu四声),才9岁,登台演讲,舌战群儒,听者皆服。这个员俶来头也很大,他的爷爷员半千是唐高宗年间活跃在御前的名人。玄宗召见员俶,问他,世上还有你这样的神童吗?员俶回答:“我舅舅的儿子李泌7岁,学识不在我之下。”

于是玄宗又召见李泌,这一见,李泌的人生就开了挂。玄宗非常喜欢这个神童娃,据说“抱于怀,抚其头,命果饵啖之,赐礼物及彩数十。”并送给李神童一个评语:

国器也。

有了皇帝的加持,神童李泌一时声名大噪。宰相张九龄见了这个小娃,也非常喜欢,常把李神童请到家里,让自己的儿子们跟神童一起玩,张九龄自己也经常跟李泌聊政治、聊文学、聊人生,称李泌为小友。

所以四字弟弟在剧中说7岁与张九龄是好朋友,人家真的是忘年交啊。

剧照

3、9岁与太子交

玄宗皇帝召见李泌后,觉得这个别人家孩子实在太棒了,希望他影响影响自己家孩子,于是把他送到忠王府里,忠王就是李亨,后来当了太子。自此,小神童李泌就跟太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干脆奉命在东宫供职,成为太子的属官。

其实太子比李泌大11岁,但是因为李泌早慧,年龄也不是问题。

太子终生都视李泌亦师亦友亦兄弟,非常亲近,亲近到什么份上呢,安史之乱后,是李泌帮助太子李亨筹谋规划,下了一盘大棋,稳住了动乱的局势,并亲手谋划把李亨推上帝位。

李泌在肃宗李亨一朝待遇非常高,虽然不是宰相,但职权堪比宰相,与肃宗同坐帝辇出入,朝臣百姓都知道,皇帝的辇车上,穿黄衣的是圣人(指肃宗),穿白衣的是山人(指李泌)。

4、何监是吾师

何监,在原著中叫贺监,是贺知章。大多数人对贺知章的印象是“二月春风似剪刀”、“少小离家老大回”。听上去像是个善感的学究写的,其实贺监是个酒鬼,放达不羁爱自由,晚年更是跟老顽童一般。

贺监这个称呼,源自他的官职,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贺知章在唐朝诗人圈非常混得开,吴中四士,饮中八仙,仙宗十友,都有他。

李白夸他: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杜甫写他喝多了骑着驴,摇摇晃晃,就像坐船一样,你看,长安十二时辰里对这个人物还原得多好。

贺监后来被皇帝指定为太子老师,李泌又是东宫的属官,太子的伴读,二人有交集可能就是从东宫开始。贺监常夸李泌:“此子目如秋水,必拜卿相。”

贺知章非常长寿,终年86岁,历经四代皇帝,辞官回乡时朝野轰动,玄宗皇帝亲自写诗赠送,太子率百官饯行,真是风光无限。

5、王宗汜将军是吾友

王宗汜的原型是王忠嗣,是玄宗朝战功赫赫的名将。

王忠嗣的父亲战死,唐玄宗遂收他年幼的儿子王祥为义子,赐名忠嗣,收养在宫中。那时李亨还是忠王,玄宗皇帝就把王忠嗣放在忠王府,二人成了发小,李泌也在东宫任职,所以这二人成了李亨的左膀右臂,患难之交。

王忠嗣成年后非常骁勇,战功无数,曾创下单枪匹马杀入敌营,斩杀数百人的战绩,大破吐蕃、突厥,还曾兼任河西、陇右、河东节度使,和朔方军首领,身带四种将印,控制的军队防线达万里,是唐朝的常胜将军。

可惜王忠嗣最后也死于跟太子的交情上,他曾公开表明自己支持李亨,被太子的政敌参了一本,贬职,审查,四十五岁就暴死,具体怎么死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6、随叶法善师修道十年

四字弟弟最后提到的人叫叶法善,是唐朝的道教天师,相当于国师级的人物,历高宗、武周、中宗、睿宗、玄宗朝,倍受每一位皇帝宠信,死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还亲自作《叶尊师碑记》悼念他。

叶法善留下了各种神神叨叨的事迹,咱也不知道真假,咱也不敢多问,你就知道是个精通易学术数的大国师就行了。

其实叶法善720年就死了,而李泌是722年生人,李必说自己随叶法善师修道近十年,就有点扯了,但是,我觉得,叶法善虽然肉体死了,但门人弟子无数,思想还活着,李必也是个修道的人,道法思想上受叶天师影响也说得过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