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中国版海报刷屏,无数网友打call:崛起的中国设计



择一事,终一生。

《千与千寻》国内即将上映,就在6月21日,本周五,我们终于能在大屏幕上观看这部18年前的动画。

宫崎骏最经典的一部动画作品,备受关注是意料之中,但这一次惊艳观众的,还有黄海设计的海报。

对于《千与千寻》,解读也是“千人千面”,就像我喜欢“No Face”,而我的朋友却完全不赞同。

成长、自省、友情、寻找、告别……这些都是《千与千寻》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主题,宫崎骏的动画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既奇幻又真实。

在千寻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迷失与怅惘,但也能发现深藏的勇气和能量。

别丢了自己,但也,不要回头。

这些年我唯一的座右铭是:Move on ,不回头,一直向前。

中国版海报刚放出,就上了微博热搜。

“这是什么神仙海报!”

“黄海的设计也太棒了吧!”


海报有两张

一张寓意“人生漫长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挫折勿忘初心”


这或许是成长后的小千,在安慰受伤的自己时,吐露的心声。


另一张海报上写着“不要回头,一直向前。”

画面里踏水前行的千寻身边,有温暖的灯光,也有白龙和无脸男的倒影。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去年《龙猫》中国版海报,也是黄海操刀的。

从这张海报,从俯拍的视角,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小月、小梅两姐妹在草丛中奔跑、嬉笑。而再仔细看,她们又好像是在龙猫毛茸茸的肚皮上玩耍。海报中没有正面展现龙猫的形象,但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可爱的龙猫带给人的温暖,也正契合了“拥抱温暖”的主题。




这张海报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甚至在日本也被大加赞赏。“意味深长的海报”、“太美了”、“构图好赞”、“优秀的二次创作”、“天才设计师”,岛国网友对海报和设计师都不吝赞美之词。



黄海,1976年在福建出生,199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2002年进入奥美,师从台湾广告文案大师刘继武先生。但真正改变他人生轨迹,要属2007年为姜文《太阳照常升起》设计的电影海报。从此,黄海在海报设计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为姜文、王家卫、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许鞍华等众多大导演的电影进行海报设计,声名响彻中外。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搜集了黄海设计过的经典海报,一起来领略大师的海报大作。

姜文电影

《太阳照常升起》

黄海海报设计的处女作品,就是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但设计过程并不顺利,当时的黄海同样要遭受甲方爸爸姜文的折磨,几百张设计图都被毙掉,直到这张海报的出现。



赤脚的周韵,挂在树梢的绣花鞋,传达出一种原生态之美,一种精神上的反叛。远处火红的太阳和朝霞,迸发出火热的生命力。海报的意境与电影的韵味再合适不过了。

另外两张海报,同样是抽象又浪漫的艺术风格,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让子弹飞》

2010年,姜文再次邀请黄海为《让子弹飞》设计海报。

人物版海报,三大影帝出现在一张海报,神色各异,让人对剧情充满气期待。






最特别的是这款美版海报,没有一个角色出现,只有一片羽毛托着一颗子弹,浪漫和暴力的结合,简洁的画面元素传达出“less is more”的道理。




《邪不压正》

通过前两次的合作,黄海已经对姜文的电影风格有了充分的理解。今年《邪不压正》的这组海报设计,几乎弱化了演员在海报中的位置,而是通过概念性的意象元素,传达电影的风格、意境。

王家卫

《一代宗师》

王家卫的电影总是传达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所以《一代宗师》的海报设计,不仅要有好的创意,还要准确把握电影的艺术境界。黄海曾说:“方案发过去,他(王家卫)回来一幅婆娑的树影,然后我就蒙了,我再揣摩,再尝试,感受那种导演想要的境界。这种沟通只有不断去试。”最终,经过反复沟通修改,黄海设计出了非常具备王家卫风格水准的《一代宗师》海报。



张艺谋

《影》

今年金马奖,张艺谋凭借《影》拿下第55届金马奖最佳导演的大奖。电影充满中国水墨风的意境,让张艺谋证明了自己作为国际大导演的实力。而黄海为《影》创作的海报,可以说与电影风格相得益彰,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

陈凯歌

《梅兰芳》

陈凯歌的电影,总是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时代变迁的印记。黄海为电影《梅兰芳》设计的海报,就体现出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宿命。



《道士下山》

当然,黄海为陈凯歌设计的最有名的电影海报,还要属《道士下山》。这组被称为“海报比电影好看”的设计,用中国山水画般的意境,表达出电影的哲学内涵。不少人都因为海报去看《道士下山》,然而却大失所望。



冯小刚

《唐山大地震》

黄海还曾给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设计海报,从细腻的细节出发,让人感受到灾害面前人类的脆弱和人性的温度。



许鞍华

《黄金时代》

真正让黄海声名鹊起的,还要属2015年他为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创作的系列海报。据说这组海报黄海花了半年时间设计出来,导演许鞍华看过后,只说了一个“好”字,零修改通过。《黄金时代》也仅凭一组海报,BBC就直接将其列入威尼斯电影节最值得期待的影片,让电影未播先火。





贾樟柯

《山河故人》

山河抽象而凝固,但鲜活的人各自站立,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海报中“约故人相见,看山河不变”的文案遥相呼应。



张艾嘉

《念念》

《念念》的海报充满着文艺片的诗意、空灵和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非常符合电影的本身气质。在黄海众多海报中,这张海报的点赞率非常高。



宁浩

《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是难得的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电影佳作,其现实主义的题材和商业气息浓厚的拍摄手法备受肯定。黄海设计的这张海报,浓艳的色彩充满着商业电影的视觉性冲击,而同时,海报中人物的神态却充满无助,又暗含着悲剧的人物命运。



曾国祥

《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由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主演,这组官宣海报,不仅呈现出两位主演青涩的少年气,脸上的疤痕也烘托出少年成长的残酷,让人对电影充满好奇。特别是寸头的易烊千玺散发出的凌厉气质,与他原本的形象反差极大。



除了知名大导演,黄海为其他知名电影设计的海报,也非常能体现他的过人才华。

《捉妖记》


无限放大妖怪的形象,把人物放在不起眼的位置,体现出电影的奇幻色彩,更能吸引小朋友对电影的兴趣。



《大鱼海棠》

《大鱼海棠》的这组海报可以说相当惊艳,用中国风的色彩搭配,呈现出充满神话色彩的海底世界,带有高级的艺术审美。




《我在故宫修文物》

这组海报很好地展现出故宫文物的文化神韵,而仔细看,会发现每一个文物的破损之处,都有一个修复师,而修复师又可以看作已经和文物融为一体,体现出“大历史,小工匠”的主题,也说明了修复师以文物为先的认真工作态度。海报生动形象,为纪录片注入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哆啦A梦:伴我同行》

值得一提的,还有黄海在2015年为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设计了一组中国版海报。海报将哆啦A梦与中国四大名著相结合,当蓝胖子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放在一起,仿佛有一种时空穿越感,且更显得可爱萌萌哒了。






即使如今

已经成了惊艳好莱坞的大咖设计师

黄海的态度却一如既往地单纯:

“做出好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作品从创意到成稿

每一个细微的细节都经过了反复修改

无论耗费多少心力都力求完美

专注、虔诚

像极了“择一事,终一生”的故宫工匠


这也是为什么黄海的海报设计,被好莱坞盛赞为


“崛起的中国设计”




有人说,

一张好海报价值2000万票房。

你会愿意因为一张海报,

去买票看一部电影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