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这些病,据说只有年轻人才会得

身体欠安,大病初愈。一问,才20+。

追剧心碎症

当代人的心脏到底硬不硬,是个薛定谔的问题。有时候万箭穿心,也觉得不如再补一刀?有时候的心碎,可能只与一部戏的结束有关。一部认真追过的剧完结之后,心中的怅然若失也叫“追剧心碎症”。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品尝过了“追剧心碎症”的心碎体验。

心碎指数

★★★★

症状

小作文:因为不舍,才会不愿意结束。在结束的时候,很多人会写几篇充满仪式感的小作文,来纪念作为npc,在这个故事里的所感所得。这样的小作文往往全是感情,没有技巧。

求二搭:追剧心碎人最常做的事就是求演员二搭,求第二部!极致的喜欢往往找不到任何代餐。

“全世界只有你们二搭才可以治愈我了,再合作一次吧就当是为了我。”剧粉心碎地说道。

戒断反应:追剧心碎症,是完结带来的戒断反应,在豆瓣论坛,甚至有专门的小组来帮助观众戒断一部剧、一个角色、一对 CP。戒断的过程是痛苦的,也常常面临“仰卧起坐”。很多人的戒断最后都会失败,演变成“整日清醒克制又有什么用”,再演变成“我不发xx疯发什么疯”。

自欺欺人:只要我家的电视还放着《梦华录》,这场梦就还没有结束。

过度共情症

过度共情是一种善良病——因为过度与他人的遭遇共情,在脑海中设身处地模拟了他人的痛苦,如同亲历般陷入了无尽的情绪漩涡。它往往在社会事件和伦理道德中表现最为强烈。

心碎指数

★★★★★

症状

失眠:过度共情症的导火索是在网上浏览了某些社会新闻,在舆论场中正义感和道德感被点燃,情绪像波浪线一般时而低沉,时而亢奋。一根象征情绪的铁丝被左右弯折,就别再想一夜好眠了。这时,人们反而像飞蛾一样不断地往事件中心上撞,每撞一次都会激起愤怒。

发泄:过度共情后极需要情感发泄,把心中的愤怒和郁结说出去,获得共鸣,才能得到缓解。

安全感受损:“有人说,在恶性事件中最令人担忧的,并不只是拳头或耳光,而是那个拳头或耳光会必然造成的女性集体安全感的又一次创伤。”我们在过度共情中产生的悲伤和不安,都是安全感受损的症状。

如何自愈?

建立边界感:过度共情症需要建立边界感,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有看不见的能量场在流动着,保护自己的能量,就是保护自己。

定期emo症

定期emo症,是个心病。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心情不好,诸事不顺。

定期emo症,是个慢性病。它不谋财也不害命,它就像一条小虫子在心里钻,古代豪杰也是患者。李白emo了,作诗一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定期emo症,是对自己情绪的内观,好像在和自己聊天:你到底有什么不开心的呀?说出来让我开心开心。

心碎指数

★★★

症状

负能量:emo的时候,与非emo状态判若两人。emo人狂写备忘录:“谈的恋爱,不喜欢。做的工作,不喜欢。银行卡的余额,不喜欢。人生进度,不喜欢。没有爱人,没有朋友,没有知己,没有梦想,没有自己,也没有钱。我不是,我没有,我不配。”

流泪:流泪不一定因为悲伤,还可能是emo了。

狂喜:狂喜不一定因为开心,也可能是emo了。

躁郁:躁郁不一定因为愤怒,有可能是emo了。

社交敷衍症

社交敷衍症,也是当代年轻人之间的一种流行病。敷衍的本质,是懒。社交敷衍症er尤其感谢这个世界上存在表情包,可以用一张图把想说的所有话省略。

心碎指数

呃,没有心。

症状

意念回复:眼睛看见了,心里回复了,微信没有回。

手机壁纸:把社交万能话术设置成手机壁纸或聊天背景,永远不怕没有废话聊。就算你说1+1=3,我也是懒得争辩的。

闺蜜留言板:因为患上了社交敷衍症,所有和好朋友的聊天界面变成了自说自话的留言板。有点感情,不确定,再看看。

社交牛人症

社交牛人症——全世界都是我的舞台,我是我自己的观众。“社牛”的字典里没有“社死”,所有他人眼中的社死时刻,都会变成社牛的炫技时间。他们是让社交恐惧症患者羡慕的存在,但是有时走近一看,咦,这不是一个人??

心碎指数

从不心碎。

症状

自来熟:熟人面前休眠状态,在陌生人面前启动高级变换形态。

没有社牛带不动的梗,跟社牛在一起,你也会变成社牛,因为打不过就加入!举例:当社牛金靖遇上蔡徐坤,蔡徐坤就是那个被社牛选中的人。

金靖一开口便是“我是你的钥匙,你是我的锁”“为了我你长大了”“我们的关系已经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为什么我们要像偶像剧一样不断地有误会”,手足无措的蔡徐坤只能眼观鼻鼻观心,缓缓降下车窗,“天好热”……当被金靖撩了数次的蔡徐坤终于反撩成功,弹幕里的观众都在为他加油:他做到了!

一体两面:社交牛人症和社交恐惧症常常是一个人的两种状态。

这些流行病,你已经是几级患者了?

A. 感冒般的轻症,问题不大。

B. 需要处方药,救救我!

C. 微创手术

D. ICU呼吸机!

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答案!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