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奥斯卡评委,吴君如如此兴奋,中国电影真的该加油了

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奥斯卡电影节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一直受到了所有电影人的向往。

虽然奥斯卡电影节的世界影响力可能更大一点,但真正的电影的艺术在欧洲,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对待其他国家的电影也是更加开放、客观的。

当选奥斯卡评委,吴君如如此兴奋,中国电影真的该加油了



奥斯卡其实也算不上真正国际性的电影节,它建立的初衷是激励美国电影工业而不是电影艺术,一个体现在硬件设置上的点就是“最佳外语片”的这个设立。

奥斯卡拥有着成千上万的评委,审美水准参差不齐,而且他们大多是好莱坞这个体制内的,审美体系相对已经定型。

奥斯卡电影委员会,这样一个人数近万的组织,可以说一直在尽可能地吸纳成员,此举也是扩大了评奖的相对合理性,提升了世界电影人的认可度,特别每年都会邀请一些在电影圈较为有成就的行业专业人士,这种精英化但是又相当广泛的组织方式也保证了评奖的水平。

我们国家也可以考虑建立类似的机制,尽可能地吸纳全世界高水准的电影人,组成我们自己的电影节的评委圈。

当然,现阶段奥斯卡评委会还是比较厉害的,这些评委涵盖了导演、演员,编剧等等和电影有关工作的全球杰出人士。

今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邀请了中国香港电影人:吴君如、许月珍、徐宽,担任了本届的奥斯卡评委。

6月30号,当吴君如收到了奥斯卡的邀请函,还特地发了个视频,在视频中吴君如也是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

当选奥斯卡评委,吴君如如此兴奋,中国电影真的该加油了



这两天,吴君如成为奥斯卡评委这件事情,也是频繁地登上了热搜榜。

借助吴君如这个事,也是促使我们关注了一些过去不曾关注的事情。

比如:中国电影;

其实中国电影本身就并不缺艺术大奖,也没必要过分看重奥斯卡,我们真正要做的,还是建设发展自身的电影工业。

客观的说,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差距还是有的。

美国在电影行业确实领先我们好几十年,这是我们要承认的客观现实。但是我们的观众、我们的影院、我们的电影工业也在逐步在发展。

中国电影经历过辉煌时期,也经历过低谷。

《霸王别姬》的时代,是中国电影的巅峰,电影人拥有蓬勃的创作热情,一部电影,从导演到演员,从摄像到剪辑,到各个不可或缺的工种,每个人都满怀热血,热爱电影,甘愿为拍摄佳片付出一切,于是佳作层出不穷。

当选奥斯卡评委,吴君如如此兴奋,中国电影真的该加油了


当选奥斯卡评委,吴君如如此兴奋,中国电影真的该加油了



但随着流量经济的到来,电影业也出现了畸形的发展趋势。流量至上、流量就是票房的观念洗涤着电影人的大脑,于是烂片渐渐变多,甚至出现了著名烂片《小时代》系列票房大卖的反常现象。

当选奥斯卡评委,吴君如如此兴奋,中国电影真的该加油了



不过,近两年的电影票房,大多都归属于口碑过硬的优质电影,烂片的生存空间也是越来越小。

中国电影有过辉煌,虽然绕了个弯,但要相信,一切都会好的。中国电影还是有希望的,因为电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在“十四五电影行业规划中”电影担当着文化输出的重任,现在的电影行业正在朝着电影工业化前进。

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中国正在搭建国家电影云制作服务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也是象征着国家电影工业化转型的决心。在国家云制作系统里,国外软件有的功能它都能实现,并且在操作体验,工作流程上更加贴切国人习惯。相信有这个国家平台的出现,中国电影一定可以实现标准化管理,让制作质量更好。

纵观世界电影的话,我们现在是无法独占鳌头的。单就我们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来看,其实还是指日可待的。

如果抓住了中国艺术的本味,再去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电影一定不会逊色于其他国家的电影。

关于中国的电影、电视剧乃至整个文化产业,进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带动电影行业,近些年文化产业进步其实也是很大的,也不乏较为优质的电影脱颖而出。

中国电影的目标,是将纯商业作品的平均质量再提升一些,达到比较完善成熟的水平。

在这样的基础下,少部分优质作品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相当的成就。

中国电影越发壮大,文化输出将会越有效,中国人在世界文化上的话语权将会越来越大。

希望中国电影人再接再厉,加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