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如何改变生活 汇讲坛聚焦"上海文化@她影响"

一曲《梁祝》,让小提琴这一西洋乐器发出了中国之声,从此成为经典;一部儿童小说,藏着童年的秘密,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一个爱美的有执念的母亲,让城市气质穿越时光隧道,在一个角色的塑造中重生;上海,上海,融合之城,不盲从,不自傲,海纳百川,兼容并包。

而在这独特的城市风格中,女性的作用在哪?作家王安忆说,“要写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她们以润物无声的姿态影响和改变着这座城市,6月9日的汇讲坛,以“上海文化@她影响”为题,邀请了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王一楠、分众传媒首席战略官陈岩等四位女性,分享她们的成长故事,以及对上海城市文化的独特思考(如图主办方供)。

俞丽拿今年78周岁,17岁进大学时她曾经非常困惑,即便是通俗作品,到工厂、到农村、到剧场演出,还是掌声寥寥。后来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把好听的民歌改编成小提琴来拉,大家笑咪咪地听懂了。她认为不是中国人不喜欢小提琴,而是它讲的话中国人听不懂,“因为它讲的是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俄国,我们用中国的语言在这个琴上拉,中国人民就喜欢这个乐器。”

实验小组后来创作了《梁祝》,成为世界知名的经典,“全世界都承认中国有这么一个好听的美妙得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的小提琴曲子。”从这之后,小提琴不再是大家不喜欢的听不懂的乐器,很多的父母亲让孩子学小提琴。俞丽拿认为,今天的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如果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参与学习、欣赏艺术,听音乐会、看话剧、或者看画展,画画,都是能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具体行为。

从26岁发表第一部作品,到现在37年过去,秦文君写了70多本书。《十六岁少女》的创作尤其令她难忘。那是写她16岁上山下乡的经历,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永远埋葬在了那里。写的时候,正值她怀孕,先生正在出国,她跟单位请了两个月的假,把家里电话挂断,冰箱里放满了吃的东西,两个月没有出门。“时钟停掉,窗帘拉上,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几点,不知道白天和黑夜,累了就在桌上趴一会儿,渴了喝点水。一直写到我先生回来。”

一个多月的时间写了近二十万字。秦文君说,这本书得奖不多,但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书,“后面的作品没有这样的状态,人生就这么一个,什么快乐都比不上创作的快乐。”

秦文君最出名的作品是《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创作契机是当时收到小朋友的来信,一个男孩子写给她:秦文君老师你赶紧来,我们现在校园里女孩子越来越厉害了,他们欺负男孩子。她于是走访了上海的学校,发现女孩子越来越强,越来越发挥他们天性的力量,越来越多的融入到社会,她认为男孩的成长会越来越不容易。从这个角度创作了《男生贾里》。正是通过《男生贾里》这本书,上海儿童文学火爆起来,大家开始认识到,儿童文学可以接近当下的孩子,可以打动现在以及将来的孩子。

王一楠对上海的认识源于她一辈子爱美的妈妈。每逢周末,母亲会带孩子们看画展、听讲座,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很早起步的艺术教育包括在那个年代,在西南这座城市,在并不宽裕的家庭支出中让孩子们学习电子琴。

“所有家庭教育的投资在那个时候都算是一场豪赌,我妈妈从来觉得应该是这样的,这是我最早领略上海女人所谓的精明。”王一楠后来16岁就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是当时唯一的西南三省考进的考生。

在她拍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时,当年耳濡目染的母亲的种种细节让她找到了表演的依凭。她扮演的叶碧玉是地地道道生活在上海石库门里的女性,这个角色的着装,旗袍的选择,一些场景的设计,许多细节受到好评,“因为真实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上海人的精明是因为精致,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点点滴滴的尊重。”

陈岩2000年从北京来到上海,对这座城市最大的感受就是“融合”,“她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同时不拒绝时尚。”陈岩是南京人,出生在青岛,结婚在北京,跟着先生在意大利、德国住过,全世界大的城市几乎跑遍,她眼中的上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还有人文情怀,上海的文化深深吸引着她。

陈岩说,提到上海女性,会想到雍容华贵的宋氏三姐妹,温婉的阮玲玉,孤傲的张爱玲……上海女性从来都在海派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优雅的上海女人,是全中国独到的风景线。过去提到中国永远讲功夫、中餐,今天要传播的是什么?是中国崛起,中国力量。她希望通过专业力量,来帮助传播政府品牌,包括为上海四大品牌的传播,尽自己的努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