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能青春永恒 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新”光闪耀

6月22日晚,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宁剧院举行。《未择之路》(中国)获得最佳影片奖,日本导演清原惟凭借《我们的家》获得最佳导演奖,《翻译的焦虑》(菲律宾)获得最佳编剧奖,中国演员丁溪鹤凭借《寻狗启示》获最佳男演员奖,伊朗演员内嘉尔·莫加达姆凭借《盛装舞步》获最佳女演员奖,《淡蓝琥珀》(中国)获得最佳摄影奖,《鸣叫,鸣叫》(俄罗斯)获得金爵奖最佳动画短片奖,《载羊》(中国)获得金爵奖最佳真人短片奖。

图说:《未择之路》(中国)获得最佳影片奖 网络图

多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坚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不断创新和完善新人新作培育机制,已形成新人新作阶梯式孵化体系。电影节构筑了新人成长的四个台阶,即:金爵短片、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到金爵奖的联动机制和全流程产业链支持。从短片就开始发掘新人,通过电影项目创投切实帮助青年电影人制作长片,为进入行业做好准备;再到亚新奖全面推荐、表彰、鼓励青年导演、编剧、摄影师及演员,最后能够逐步进入行业,完成更多的成熟作品,来到金爵奖主竞赛的舞台上。其中,亚洲新人奖在这个体系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入围亚新奖提名的《淡蓝琥珀》《未择之路》等,都分别拥有在上影节电影项目创投中脱颖而出的经历。

图说:《淡蓝琥珀》海报 网络图

颁奖典礼上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亚洲电影新生力量的蓬勃朝气和充满希望的未来。亚洲新人奖评委和颁奖嘉宾纷纷回忆自己的新人经历,年轻的获奖者则讲述自己与电影结缘的故事。

亚新奖评委会主席施南生说:“亚新奖的特色之一,就是六个奖项的所有提名人,都是他们的第一个或者是第二个作品。任何行业都必须要不停有新人加入才会兴旺。电影业的新人,就是电影的未來和希望。《缝纫机乐队》导演大鹏回忆起十年前以网络记者的身份参加上影节,到自导自演网络短剧,再初涉电影执导《煎饼侠》,又有了《缝纫机乐队》,他十分感慨,自己快四十岁了,还可以作为新人出现在这里,希望自己无论再过多少个十年,依然可以把每一部电影,都当成是自己的第一部电影。

图说:《缝纫机乐队》导演大鹏 官方图

各个奖项依次揭晓的同时,新老电影人们也纷纷登台,用感言、祝福、讲述表达自己的初心、本心和信心,用自己的经验与获奖人员共勉。杨子珊坦陈,她有好几部主演的电影,都是年轻导演的作品,有的甚至是处女作,他们把各自的“第一部”放心地交给了自己,可以与他们一起在电影的世界里逐梦,让她颇有感悟:“其实我们都是新人,也应该成为新人,因为只有初心不忘,方能青春永恒。”

导演、编剧宁浩登台为最佳影片颁奖时,尤有感触。13年前,他的影片《绿草地》就获得了第8届亚洲新人奖最受欢迎影片奖,促使他不仅让被外界和业界认识,还走向更大的成功,亚新奖对他来说有着“知遇之恩”。本届亚洲新人奖形象大使的演员、导演徐峥讲述:“‘新人’是每一个国家电影业‘希望’的代名词。在电影的道路上,如果你觉得孤独,那是因为你正在聚集力量;如果你觉得黑暗,那是因为你正在准备迎接光芒;如果你觉得迷茫,那是因为你正在思考这个时代的深刻与电影赋予你的理想;相信电影,它将用造梦时代和雕刻时间的巨大魔力,激活璀璨的烟花,照亮你回家的方向。”(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吴旭颖)

最佳影片

《淡蓝琥珀》(中国)

《洗骨》(日本)

《盛装舞步》(伊朗)

《光》(马来西亚)

《未择之路》(中国)

最佳导演

郭修篆《光》(马来西亚)

唐高鹏《未择之路》(中国)

大鹏《缝纫机乐队》(中国)

阿尔贝托·蒙特拉斯 《菲常嘻哈》(菲律宾)

清原惟《我们的家》(日本)

最佳男演员

庄仲维《光》(马来西亚)

李鸿其《缝纫机乐队》(中国)

阿布拉《菲常嘻哈》(菲律宾)

丁溪鹤《寻狗启示》(中国)

马成龙《疲城》(中国)

最佳女演员

内嘉尔·莫加达姆 《盛装舞步》(伊朗)

陈子颖《光》(马来西亚)

曲隽希《缝纫机乐队》(中国)

河西和香 《我们的家》(日本)

安野由记子 《我们的家》(日本)

雅娜·阿贡奇洛 《翻译的焦虑》(菲律宾)

最佳编剧

照屋年之 《洗骨》(日本)

希瑞·赛诺 《翻译的焦虑》(菲律宾)

蒋佳辰《寻狗启示》(中国)

陈玉慧 《XOXO卡夫卡》(中国台湾)

张林子 《镜像人·明日青春》(中国)

最佳摄影

欧阳永锋 《淡蓝琥珀》(中国)

丹妮斯·维多利亚 《翻译的焦虑》(菲律宾)

吉皮·帕斯夸 《翻译的焦虑》(菲律宾)

王皓达《疲城》(中国)

钟锐《云水》(中国)

黄绍辉《向阳的日子》(中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