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的风向标

提升电影质量永远走在路上,永不过时,针对这个话题我想说一下现实题材的创作问题。

我觉得十九大报告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它不会去教你怎么创作,具体写什么,也不会教你用什么技巧去创作,但是有一个特别具体的要求就是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作为电影人,无论你是创作者还是评论者,都要深刻领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

纵观现在我们整个中国电影的创作,虽然现实题材占据了多数,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比如说国产青春题材,一直是备受诟病的,没有突破,拿不出好的作品。顾长卫在近期拍的《遇见你真好》,大家好像也不太满意,批评声挺多的。

我认为现在我们的电影人对现实题材的创作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尤其是在“如何把握现实”“如何认知现实”“如何提炼生活”这三点上比较欠缺。

我们的电影人堆砌剧情的能力可能比较强,但是在塑造人物上差强人意。其实说到现实题材,其实影视剧本身就是现实的产物,你写历史也离不开对现实的人文关照,所以现实题材的电影创作最能考验艺术家把握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当然,认识生活,不是去记录生活,也不是去复制生活。

具备了认知能力,才能上升到情感的层面。只有在情感的积累下,我们才能站在一个审美的高度去现实。所以在我们的现实题材创作中难以出现非常好的作品,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当然我们的创作环境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我们的电影人是不是都已经触及到了。我想我们还远远没有做到。尤其是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文脉中,我们电影人可能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包括我们的电影评论者,可能也应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引导。

说到现实题材的创作,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剧本。一剧之本确实很重要,现在在谈加强剧本创作的问题上,可能更多的是在呼唤原创作品,但是我觉得也没有必要人为的唱衰改编。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出现了电影的高潮期。

所以我觉得“文学改编”“IP改编”“原创”这三方面应该齐头并进。“IP改编”和“名著改编”都重在“改”,从原著到剧本其实是一段很长的距离,没那么容易的。

对IP热的冷静思考之后,我个人更推崇的是文学改编。我指的是传统文学的改编。去年我也看了大量的剧本,有电影也有电视剧,就发现根据小说改编的剧本比较好。这样的剧本叙事也比较流畅,剧情的推进和矛盾的冲突都有它的合理性,人物和故事感觉都是从作者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东西,没有那种割裂感,也没有那种碎片化。

去年在看这些剧本的时候,还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在原创作品中,主题先行的痕迹比较明显,另外情节设计有点随心所欲,矛盾冲突也是为了冲突而冲突,人物命运是直指故事需要的结果,奔着结果去的。我并不是在唱衰原创,而是想通过对比文学改编的优势,更好的推动原创作品。

我还想说一下电影档期的配置问题。比如说春节档电影的供给。春节档的电影取得了这么高的票房,形成了一个爆发式的票房增长,为国产电影培育了一大批的忠实观众,在大中城市养成良好观影习惯的人和他春节回到家乡,带着父母、孩子走进电影院,带着他的发笑、亲朋好友,以家庭为单位或者是朋友圈为单位这种观影的行为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新民俗。

从某种程度上讲春节档已经成为吸引中老年观众和培养少儿观众,壮大国产电影观影群体的一次非常好的契机。

去年到今年的春节档市场,虽然取得了高票房,很喜人,但我个人觉得商业气息过于浓重,有意思缺意义的喜剧还是占了主流,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

我觉得要避免用太多的过于低俗之作来挫伤新观众的信心,破坏老观众的胃口。我们必须要鼓励更多的有文化内核、艺术情怀的高质量的电影参与到春节档的竞争中来。说白了,就是现在春节档的排片和配置过于单一了,基本上全是商业娱乐大片的天下,艺术片基本上没有,就连带有文艺范的剧情片也很少见。还有,给儿童看的基本上都是合家欢的电影,纯粹的儿童片也没有。

我觉得只有以多样的题材类型和丰富的故事内涵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才能让我们各个档期更健康的发展起来,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很多人都谈到目前我们的银幕数量已经超过了五万块,这五万块银幕必须与观众的新的增长点相对应。这个观众新的增长点,我一直认为春节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能让很多新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给他们养成观影的好的习惯。如果春节档过于用很娱乐化的片子来配置的话,可能会挫伤了一些年龄稍微老一点的观众他们观影的兴趣。

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我去年带着我哥哥去看《大闹天竺》,他看的过程中就在不停的睡觉。今年我又说带他去看电影,他说我不去看了,中国电影没啥看了,太没意思了。这是我身边的一个例子,他就因为这一部电影就挫伤了他看电影的兴趣了。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八十多岁,非让我带着他去看《黄金时代》和《归来》,看完以后他说中国电影这么好看了,因为他已经三十年没进电影院了。你要让他有看电影的兴趣,起码要让他有选择的可能。所以现在的春节档我个人认为配置还是太单一了,应该要多元化。

要回归到电影文化供给侧的原点,用新颖的创意、精良的剧本,精湛的表演来征服这一批新的观众,而且又能把我们的老观众留住,春节档的市场火爆才更具有金量。

其实我对电影票房关注的很少,我更在意的是我们能给中国电影的历史留下多少好电影,我们能有多少好电影走出去,这才是值得我欣喜的地方。

中国电影现在确实是迫切的需要走出去。我们的新主流大片《战狼2》和《红海行动》虽然在取得了高票房,但是在国际传播的这方面和我们国内的繁荣景象是不对称的。

我觉得这两种电影不能形成我当然对《战狼2》这部电影还是非常赞赏的,它对中国主流电影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但是我们不能一窝蜂的全去搞这种电影。而且它的民族情绪过于高涨,这在国际化传播上反而可能会形成阻碍的。其实我们想展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初衷没有问题,但是如何具体去展现是需要我们继续探讨下去的。我们尽量不要那种情绪化的东西,情绪化的东西会招来反感的。

拿什么走出去,如何走出去,我们也确实探索了很多年。有的人说是我们的营销做得不够,有一段时间集中在考虑营销的问题,其实现在看来也不是营销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倒是可以参考一下和我们在文化上有相似之处的印度电影,包括小成本制作的伊朗电影,他们为什么做得比较好。其实他们的电影也并非都是完全好莱坞化,但是又不是那种特别小众化的,就像《摔跤吧!爸爸》,恰恰是在本民族自信的审美框架中讲述了一个世界相通的情感的故事。《摔跤吧爸爸》讲的是对子女的教育,望子成龙什么的,契合了中国无数个家庭望子成龙的情况。《一次别离》讲的是夫妻之间的感情,伊朗导演在这部电影里并没有刻意的去渲染宗教,但是又把宗教的正能量体现出来了,比如说有一个情节是他把手放到古兰经上,他们就不敢说谎了,单这一个镜头语言就足够震撼人心。这些电影的细节和电影的叙事,我觉得都是值得我们中国电影来吸取的来借鉴的。

我们中国电影走出去不一定是靠《战狼2》《红海行动》这样的商业大片,其实现在我们再怎么做也做不过好莱坞商业大片。

我十分赞成王海洲老师的说法,还是要回到本民族电影的传统,比如说现实主义的传统,还有中华民族美学什么的。要从中国优秀文化宝库中寻找我们的文化自信,要从导演、编剧等主创,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比如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我觉得这都是有待提升的地方。

同时我们也是需要突破性的人才,比如说《战狼2》《红海行动》这样的电影,不光是靠一个剧本,还有靠演员、导演,还需要懂军事、外交、国际政治,乃至宗教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国家在军队层面的支持,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支持,就是得到了五角大楼和美国国防部的支持。

我说的这些也比较碎片化,就说这些,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